教師教學實踐智慧:內涵解讀與生成之道
本文關鍵詞:教師教學實踐智慧:內涵解讀與生成之道 出處:《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年3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教學實踐智慧是教師實踐智慧在教育領域內的拓展,具有情感交融性、情境建構性、生成反思性等特性,是促使教學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走向和諧統(tǒng)一、提升教師專業(yè)化水平并實現(xiàn)生命化教育的必然訴求。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的生成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重拾實踐智慧"善"的理念,并在理解的基礎上不斷地生成與反思,以研究學習及實踐創(chuàng)新為保障條件,最終實現(xiàn)教學實踐智慧形成的最優(yōu)化。
[Abstract]:The wisdom of teaching practice is the practical wisdom of teachers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with emotion, situation construction,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ction, is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to harmonious unity, the necessity of promo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practice wisdom generation teachers need to pick up practical wisdom of "good"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concept, and constantly generated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to study and Practi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novation, and ultimately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teaching practice to form.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
【基金】:西南大學國家“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化與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項目編號:教重[2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451.2
【正文快照】: 縱觀已有研究,學術界對于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的探討主要是建立在哲學領域實踐智慧研究基礎之上,而對于實踐智慧和教學實踐智慧關系的研究,以及在將教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上升為教學實踐智慧的策略方面的研究,從總體上看還顯得較為薄弱和模糊。如果不能明確教師教學領域實踐智慧的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楊啟亮;規(guī)約與釋放:教學實踐智慧的選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啟亮;規(guī)約與釋放:教學實踐智慧的選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11期
2 ;教師書畫[J];安徽教育;2004年08期
3 ;教師書畫[J];廣西教育;2004年28期
4 ;教師書畫[J];人民教育;2004年18期
5 約翰·施拉特,鄧笛;我是教師[J];山西教育(綜合版);2005年03期
6 修春雨 ,王韋平;傷害,在一言一行中——教師言行對學生心理影響的分析與思考[J];山東教育;2005年16期
7 楊麗萍;;教師禮贊[J];小學青年教師(語文版);2006年03期
8 季阿娜·鮑戈達諾娃 ,陳慶瑞;怎樣才算是一名好教師——歐美一些國家學生和教師心目中的好教師[J];外國中小學教育;1996年01期
9 ;教師文藝[J];黑河教育;2000年01期
10 聶川;教師的眼睛[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秀榮;;談教師對學生的愛[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2 趙鳴九;;大學青年教師16種個性因素的比較研究[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3 卞玉潮;;維護學生的尊嚴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04年
4 盧毅勤;;教師在心理活動課中的定位[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5 潘小莉;;教師對學生的“偏愛”及其影響淺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6 徐燕萍;;教育是農業(yè),教師當何為?——論生態(tài)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的“整體教育”職能[A];葉圣陶德育思想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劉友仁;;論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意識的更新[A];2001中國電子教育研究論文集[C];2001年
8 蔣晉紅;;實施素質教育 教師是關鍵[A];2001中國電子教育研究論文集[C];2001年
9 王金道;;不同類型學校教師健康狀況的多緯度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10 余崢嶸;;做一個“會說話”的老師——淺談教師課堂語言的運用[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寬寧;教師課程理解中的自我關懷[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郭朝紅;影響教師政策的中介組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席梅紅;教學實踐智慧發(fā)展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周潤智;被規(guī)約的教師職業(yè)[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王延文;教師專業(yè)化的系統(tǒng)分析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6 羅儒國;教師教學生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鮑道宏;教師課程理解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常亞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金美福;教師自主發(fā)展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10 馮茁;論教育場域中的對話[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時春;靜悄悄的革命:教師對課程的重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沈紅霞;智者之思與仁者之行[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3 李秋穎;教師成為研究者:現(xiàn)實與展望[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焦麗敏;論教師的情緒管理[D];湖南大學;2008年
5 吳璜;在研究中認識新的自我——關于“教師成為研究者”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姜淑穎;教師個性化教學的形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劉浩;關于教師人力資源管理的若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朱賽紅;教師與家長互動關系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辛麗春;論教師對教材文本的解讀[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10 張金芳;教師校本課程開發(fā)能力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4272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2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