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地區(qū)中學生網絡應用行為調查研究
本文關鍵詞:蘇南地區(qū)中學生網絡應用行為調查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蘇南地區(qū) 中學生 網絡應用行為 調查 數字化學習
【摘要】:本研究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選取蘇南地區(qū)南京、無錫、蘇州、常州和鎮(zhèn)江五個城市中初二和高二的1376名中學生為問卷調查對象,對其網絡應用行為的基本特征、差異及主要影響因素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表明:蘇南地區(qū)中學生的網絡擁有、接入條件及設備都已具備且非常便捷,互聯(lián)網已成為中學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中學生去網吧的比率比較小;中學生對待信息技術的態(tài)度比較積極,且對自身信息技術水平的評價較高;中學生具有多任務、多通道的工作特性;娛樂性是目前吸引中學生使用互聯(lián)網的重要動力之一;絕大部分中學生都能夠適度上網,但仍有3~4%的學生在過度使用網絡;學校開設的"信息技術"課程是蘇南地區(qū)中學生信息技術技能獲得的首要途徑;網絡在學校(學習)中的深度應用有待進一步加強;相比于高中生,初中生更符合"數字原著民"的特征;普通中學和重點中學學生在網絡應用行為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
【作者單位】: 網絡化學習與管理研究所;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
【基金】: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蘇南城市青少年網絡應用行為研究”(編號:09JYB007)成果之一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一、相關研究綜述早在互聯(lián)網剛剛出現不久,具有“數字未來學家”之稱的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在其所著的《數字化成長——網絡世代的崛起》一書中就提出了“網絡世代”(Net Generation,簡稱“N世代”)的概念[1]。十年之后的2009年,泰普斯科特在《數字化成長(3.0版)》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梁林梅;;改變美國教育:技術使學習更強大——《2010教育技術規(guī)劃》解讀[J];開放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2 趙呈領;李青;閆莎莎;;地平線報告(K-12)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黃德群;毛發(fā)生;;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變革美國教育:技術推動的學習”及其啟示[J];中國遠程教育;2011年01期
2 關龍艷;;信息技術在遠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書育人;2012年24期
3 武法提;李彤彤;;技術視角下的教育范式變革[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4 張屹;陳慧;黃渤;張千年;;教育信息化視野下連接式教學的實現[J];現代教育技術;2011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曦;中美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戰(zhàn)略的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龍;;地平線研究報告及其啟示[J];中國遠程教育;2009年07期
2 桑新民;;美國大學數字化新景觀及啟示[J];中國教育網絡;2009年11期
3 李睿;;2010地平線報告基礎教育版:越來越多的教和學發(fā)生在教室之外[J];上海教育;2011年Z2期
4 宋小軍;;中韓基礎教育信息化比較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0年07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佩媛;;網絡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年12期
2 竇愈;;戒除網癮 健康成長——兼論新時期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學教學參考;2010年36期
3 胡珍;賴虎強;陳瓊;;孩子們已經開始行動——四川省中學生性行為狀況調查報告(下)[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11期
4 劉國正,,王偉付;淺談中學生的心理衛(wèi)生教育[J];河南教育;1996年01期
5 趙雅光;淺談新形勢下中學生的德育[J];現代中小學教育;1998年05期
6 王立海;;中學生心理失衡的成因及調適[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下半月);2001年03期
7 ;能幫我找回自信嗎?——一封高三學生的來信[J];高校招生;2003年12期
8 羅香玲;;中學生逆反心理的教育調控[J];赤峰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9 本刊編輯部 ,文軒;青春里有朵偶像做的云[J];高中生之友;2005年20期
10 林楚菲;李樹強;;順德區(qū)某中學學生考試焦慮程度的調查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5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冷榮蘭;;中學生學習適應性調查報告[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郭汲源;賈海濤;侯振成;李繼陽;李富和;趙祖安;;北京市某區(qū)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報告[A];2006年度全國第九次精神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程軍;;宣泄與健康——淺談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導作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4 程軍;;宣泄與健康——淺談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導作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5 孟四清;;中學生問題行為量表的理論構建與編制[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中)[C];2011年
6 汪之頊;楊振宇;蔭士安;;不同性別中學生青春期前后學習成績變化的分析研究[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五屆婦幼營養(yǎ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7 黃盈;馬麗莉;梁寶勇;;對中學生生活應激和困擾癥狀的調查[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8 龔翠萍;張捷;;包頭市宏志班學生與普通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對照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9 徐方忠;馮年琴;;聽力殘疾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10 李國瑞;;上海市中學生心理健康自評量表的研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商州二職中 王小亞;當代中學生心理及行為淺析[N];商洛日報;2006年
2 孟民 祝嘉;完不成社會實踐 中學生不能畢業(yè)[N];寶雞日報;2009年
3 高云;七成中學生認為母親管教過度[N];中國婦女報;2011年
4 廣東省廣州市真光中學 鄭思東;透視中學生性心理[N];中國教育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劉海蘊;浪費的不僅僅是金錢[N];河南日報;2005年
6 記者 吳杰;桐梓 為中學生筑起心理防護墻[N];遵義日報;2010年
7 陳英云 本報記者 趙琳;我市中學生“心病”越來越“重”[N];哈爾濱日報;2011年
8 見習記者 呂君 通訊員 王琴芬;開學了,拿什么心情面對[N];嘉興日報;2006年
9 裘湘 南北;專家建議進一步加強學校健康教育[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6年
10 本報記者 李洋;對中學生進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N];甘肅法制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陸洋;中學生擔憂的一般傾向性和內容特殊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張月娟;中學生學習能力傾向測驗的初步編制[D];中南大學;2002年
3 翟群;中學生自我價值感系統(tǒng)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馮正直;中學生抑郁癥狀的社會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胡明;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簡易篩查量表的編制及其篩查參考值、影響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學;2007年
6 甄志平;體育與健康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7 陳旭;中學生學業(yè)壓力、應對策略及應對的心理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晏碧華;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顯與內隱加工模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9 劉啟剛;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結構、影響因素及對學校適應的意義[D];吉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魏彬;中學生人際關系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及教育引導[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雪梅;中學生人際交往效能感及其與人際壓力、人際壓力應對策略關系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3 陳洪巖;中學生學習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楊小洋;中學生提問能力發(fā)展及與其閱讀理解能力關系的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徐曉飛;中學生學業(yè)社會比較對學業(yè)壓力應對策略的影響[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袁茜;中學生偏愛流行音樂的心理分析及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李曉天;中學生青春期性教育的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張利;中學生學習適應性及其銜接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9 周冶;內觀法對中學生生活滿意度的干預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10 王淑敏;中學生人際壓力及其應對策略特點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1730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17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