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隱喻與教學理論的發(fā)展
本文關鍵詞:生物學隱喻與教學理論的發(fā)展
【摘要】:教學理論中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學隱喻。源于生物學的啟示,杜威的"經驗"、"生長",皮亞杰的"同化"、"調節(jié)"、"平衡"以及多爾的"自組織"等概念及其支撐的教學理論,強調學習者內在的經驗和主動性及其與外部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對赫爾巴特、桑代克和泰勒曾占統(tǒng)治地位的教學、學習和課程理論形成了有力的沖擊,從而推動了教學理論的發(fā)展。生物學隱喻促進教學理論發(fā)展的事實啟示我們:應重視隱喻在教學理論發(fā)展中的價值,并廣泛地吸收生物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來觀照教學問題,以求教學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一般認為,教育學和教學論的學科基礎主要有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這些學科學派的更迭和思想的演進都直接地對教學理論的發(fā)展產生著重大的影響。因此,教育學研究者在此方面的論著頗豐。然而,19世紀末以來,自然科學的崛起和發(fā)展對哲學社會科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影響不僅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建洲;隱喻:生物學與社會學對話的橋梁[J];學術探索;2003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家成;論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陶志潔;建構英語教學中新的師生角色[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趙闖;;高校體育課教學分組的建構主義設計與試驗[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4 朱萬喜;兒童語言中的親屬稱謂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5 趙必華;建立教育目的導引機制初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6 鄭翔;皮亞杰教育理論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02期
7 韓久建;;課堂互動活動有效性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8 王希寶;建構主義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初探[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9 葉光華;董亞軍;;社會體育專業(yè)課程體系優(yōu)化的系統(tǒng)方法與構建[J];安徽體育科技;2006年04期
10 常蕤,馬志凌,佘少華;課程走向自組織——后現代課程理論之復雜性解讀[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郭建斌;;理解與表達:對凱利傳播儀式觀的解讀[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2 李恒威;;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創(chuàng)生和意義[A];第十三屆全國科學哲學學術會議浙江大學代表團論文集[C];2007年
3 田文苗;;認知模式對產品與廣告的制約作用[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4 王少敏;;從過程到素質[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5 尚淼;;工業(yè)設計課程模塊化模式教學探討[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6 魏良婷;;對“職業(yè)教育就是就業(yè)教育”的理解與分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7 朱靖華;;也談蘇辛詞派[A];2003中國上饒辛棄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韓德民;;個性意識、想象力與同情心——有關美育屬性的功能性界定[A];“和諧社會中的美學與高校美學教育”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唐德海;大學課程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4 李善良;現代認知壓觀下的數學概念學習與教學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費多益;論科學的合理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錢永生;論墨子思想結構的生成[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7 彭文釗;俄語語言世界圖景的文化釋義性研究:理論與方法[D];黑龍江大學;2002年
8 郅庭瑾;為何而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婁立志;論目前我國教育的主導價值[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張琰焱;網絡影響下的高校德育變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潔;神理與詩情——論船山詩學的超越本質[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2 李慶奎;數學學與教的建構主義視角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3 樊育紅;當代知識管理觀分析[D];蘇州大學;2001年
4 常亞慧;教學認識方式考察[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5 王傳金;論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6 程紅艷;生命與教育——呼喚教育的生命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7 李洪兵;論中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馬志成;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研究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9 杜覺民;西方教育理論在近代中國的移植應用和現實思考[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楊洪;物理量結構及教學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董宏樂;論科技語言的隱喻性[J];外語學刊;1999年03期
2 楊宏秀;哲學文本中的隱喻[J];云南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儒彬;有機體的學習[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2 鄭杰;給教師的新建議(第四十九、五十條)[J];上海教育;2004年24期
3 張冀生;學習科學理論體系[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4 喻明;;沒有天生的傻瓜[J];中國計算機用戶;2007年03期
5 ;科學問答[J];科學世界;1999年11期
6 李雪榮;素質與成才[J];心理與健康;2001年06期
7 武杰;;兒童發(fā)展理論的模式[J];江西教育科研;1985年02期
8 瑪格麗特·唐納德遜 ,蔡q年;皮阿杰的智力發(fā)展學說[J];比較教育研究;1981年03期
9 肖東英;;藝術類考生考前心理緊張的負面效果及克服方法[J];音樂生活;2007年08期
10 宋富鋼;;裴斯泰洛齊“教育心理化”思想初探[J];教育理論與實踐;1989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傅程鯤;生態(tài)教育與教育生態(tài)[N];團結報;2006年
2 張維 紅花崗區(qū)新蒲鎮(zhèn)心中中學;青年教師心理壓力的自我調節(jié)策略[N];遵義日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欣;“經驗”與“成才”[D];復旦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665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16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