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地區(qū)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質特點調查
本文關鍵詞:陜西地區(qū)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質特點調查
更多相關文章: 初中生 心理健康素質 城鄉(xiāng)差異
【摘要】:對陜西地區(qū)1299名城鄉(xiāng)初中生進行分層整體取樣調查,結果表明:(1)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質在人際素質、動力系統(tǒng)、自我和歸因風格方面城鄉(xiāng)差異顯著;(2)在適應、人際素質、動力系統(tǒng)、自我和歸因風格方面初二得分高于初一和初三,年級差異顯著;(3)在動力系統(tǒng)和歸因風格方面女生得分顯著高于男生,男生認知風格得分顯著高于女生。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初中生 心理健康素質 城鄉(xiāng)差異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03JZD0029項目的資助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心理健康素質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提出的一個新概念,是指個體在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內在的、相對穩(wěn)定的基本心理特質和身體特點的整合,它影響或決定著個體對各種內外刺激的心理生理反應,影響個體心理健康狀態(tài)和適應水平[1]。近年來,有關心理健康素質的研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沈德立,馬惠霞;論心理健康素質[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4期
2 沃建中,聞莉,周少賢;認知風格理論研究的進展[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4期
3 沈德立;馬惠霞;白學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的信效度再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4期
4 胡雙穩(wěn);城鄉(xiāng)中學生心理差異的成因分析及對策[J];蒙自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5期
5 沈德立;馬惠霞;白學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的編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7年01期
6 趙華;;歸因與青少年心理健康[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穎;崔立中;田海洋;;大學生外語焦慮與認知風格的關系研究[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2 王月霞;;小學《科學》課學生心理特征與教學效果關系探討[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3 楊麗;;簡述認知風格理論的發(fā)展[J];才智;2010年15期
4 田守花;;關于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教師心理健康素質的思考[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12期
5 楊艷;劉虹;;不同認知風格者決策偏向的研究[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6 張廣磊;;團體訓練在提高高職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及原因分析[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14期
7 鄭希付;宮火良;;《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個性素質分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2期
8 沃建中;孫慧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歸因風格分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2期
9 馬惠霞;白學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人際素質分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3期
10 沈德立;馬惠霞;白學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的信效度再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暴卿;張麗錦;;認知風格對小學低年級兒童冒險行為的影響[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陽毅;賀莉君;;企業(yè)員工復原力量表的初步編制[A];第四屆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Ⅱ)[C];2008年
3 宮本宏;潘燕燕;何金彩;蔣索;;護理本科女生人際歸因風格特點及其與心理健康程度自我評價的關系[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換屆選舉暨“‘治未病’及亞健康防治論壇”論文集[C];2008年
4 張書祥;;談當代外事交往對涉外人員素質的要求[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初春華;黨的群眾工作心理層面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志英;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祝春蘭;網(wǎng)絡學習中自我監(jiān)控的結構與影響因素[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俊山;中小學班主任的情感素質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霞;園林植物色彩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響[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6 王合義;特定人群健康狀況系統(tǒng)模型及分析[D];天津大學;2008年
7 宋志強;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8 孫翠香;學校變革主體動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燁;資優(yōu)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韓元平;認知方式、閱讀材料呈現(xiàn)模式對數(shù)字工作記憶廣度影響的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3 黃娟娟;基于認知風格的高中生英語閱讀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4 李春燕;廣東地區(qū)民辦高校大學生情緒智力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梁棟;言語—表象認知風格與空間記憶關系的實驗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6 于曉宇;認知風格與智力、學習成績的關系[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7 汪文娟;聽障學生認知風格與執(zhí)行功能及其關系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愛芬;大學生的幽默風格及其與認知風格、應對方式、心理健康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劉玲玲;體育運動與大學生體質健康、心理健康素質的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甲福;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及其與體育鍛煉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德立,馬惠霞;論心理健康素質[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4期
2 梁寶勇;關于心理健康素質及其結構的思考[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4期
3 張大均,馮正直;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的概念和結構初探[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4期
4 江光榮,柳s鷖,
本文編號:6617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66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