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dle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網絡課程的開發(fā)和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7-04-12 05:17
本文關鍵詞:基于Moodle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網絡課程的開發(fā)和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目前,互聯(lián)網進入Web2.0時代,這給網絡課程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網絡課程的開發(fā)應該更多的引入Web2.0應用。Moodle是一個基于Web2.0的網絡課程平臺,目前已經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qū)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Moodle支持多樣化的教與學方式,可以為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及個性化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網絡學習環(huán)境。 目前對Moodle平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術的實用性探討,而對其進行教學實踐及應用推廣方面的研究還略顯不足,本文試圖以高等師范院校《現(xiàn)代教育技術》網絡課程為例,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基于Moodle的網絡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進行探索。本文的主要章節(jié)安排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紹網絡課程研究和發(fā)展的現(xiàn)狀,對其未來的發(fā)展趨勢進行分析,并論述Moodle網絡教學平臺的優(yōu)勢。Moodle是一種完全基于Web2.0技術的網絡課程平臺,它強調建構集體智慧、共同學習和創(chuàng)造。同時還著重介紹Moodle網絡教學平臺的功能特點、系統(tǒng)架構、主要活動模塊和功能。 第二章介紹Moodle網絡課程開發(fā)的理論基礎,包括教學系統(tǒng)設計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ADL-SCORM網絡課件標準等。 第三章首先介紹Moodle環(huán)境下的課程設計原則,提出Moodle網絡課程的設計模式,并根據該模式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網絡課程進行詳細設計,包括學習環(huán)境、教學策略、教學活動、教學資源等的設計。 第四章詳細介紹基于Moodle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網絡課程的構建過程,包括Moodle平臺的搭建,教學活動模塊和教學資源的開發(fā)等。 第五章利用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隨機進入教學等方法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網絡課程進行教學實踐,并對其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和管理。 第六章對全文進行總結,對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歸納,同時也指出本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對下一步的工作進行展望。 通過對網絡教育基本理論及新興的Web2.0技術進行研究,以及對基于Moodle的網絡課程架設、教學資源開發(fā)、課程呈現(xiàn)、教學實施等一系列過程的實踐,希望能夠為今后教師利用Moodle平臺進行網絡課程開發(fā)和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課程 Web2.0 Moodle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40-057;TP391.6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緒論10-21
- 1.1 網絡課程概述10
- 1.2 網絡課程的現(xiàn)狀分析與發(fā)展研究10-14
- 1.2.1 網絡課程的研究現(xiàn)狀分析10-13
- 1.2.2 網絡課程未來的發(fā)展趨勢13-14
- 1.3 MOODLE 網絡教學平臺概述14-18
- 1.3.1 Moodle 網絡教學平臺的功能特點14-15
- 1.3.2 Moodle 網絡教學平臺的系統(tǒng)架構15
- 1.3.3 Moodle 網絡教學平臺的主要活動模塊介紹15-17
- 1.3.4 Moodle 網絡教學平臺的研究現(xiàn)狀17-18
- 1.4 本文的研究內容和研究目標18-19
- 1.5 研究過程19-21
- 第二章 MOODLE 網絡課程開發(fā)的理論基礎21-32
- 2.1 教學系統(tǒng)設計理論21-22
- 2.1.1 教學系統(tǒng)設計理論概述21
- 2.1.2 教學系統(tǒng)設計理論對Moodle 課程開發(fā)的指導意義21-22
- 2.2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22-24
- 2.2.1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概述22-23
- 2.2.2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Moodle 課程開發(fā)的指導意義23-24
- 2.3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4-26
- 2.3.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概述24-25
- 2.3.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Moodle 課程開發(fā)的指導意義25-26
- 2.4 奧蘇貝爾的教學理論26-28
- 2.4.1 奧蘇貝爾教學理論概述26-27
- 2.4.2 教學理論對Moodle 課程開發(fā)的指導意義27-28
- 2.5 ADL-SCORM 網絡課件標準28-32
- 第三章 基于MOODLE 的網絡課程的設計32-46
- 3.1 MOODLE 環(huán)境下的課程設計原則32-33
- 3.1.1 總體設計原則32
- 3.1.2 一般性原則32-33
- 3.2 MOODLE 環(huán)境下的網絡課程設計模式33-34
- 3.3 網絡課程設計的前期分析34-38
- 3.3.1 課程內容分析34-35
- 3.3.2 教學目標分析35-36
- 3.3.3 教學內容分析36
- 3.3.4 學習者分析36-38
- 3.4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網絡課程的設計38-45
- 3.4.1 設計以人為本的學習環(huán)境38-40
- 3.4.2 教學資源設計40-41
- 3.4.3 設計教學策略41-44
- 3.4.4 設計教學活動44-45
- 3.5 設計教學評價45-46
- 3.5.1 設計形成性評價45
- 3.5.2 設計總結性評價45-46
- 第四章 基于MOODLE 的網絡課程的構建46-57
- 4.1 MOODLE 網絡課程平臺的搭建46-47
- 4.1.1 數據庫的搭建46
- 4.1.2 安裝Moodle 網絡教學平臺46-47
- 4.1.3 添加一門課程47
- 4.2 開發(fā)MOODLE 功能模塊47-50
- 4.2.1 Moodle 功能模塊的開發(fā)原則47-48
- 4.2.2 rmvideo 功能模塊的開發(fā)48-50
- 4.3 開發(fā)MOODLE 課程的教學資源50-56
- 4.3.1 教學資源開發(fā)的要求50-51
- 4.3.2 視聽教學資源51-52
- 4.3.3 SCORM 課件52-56
- 4.4 完成《現(xiàn)代教育技術》網絡課程的構建56-57
- 第五章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網絡課程的教學實踐57-78
- 5.1 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簡介[29]57-60
- 5.1.1 支架式教學簡介57-58
- 5.1.2 拋錨式教學簡介58-59
- 5.1.3 隨機進入教學簡介59-60
- 5.2 實踐方案60
- 5.3 支架式教學實踐60-63
- 5.3.1 搭建腳手架60-61
- 5.3.2 進入情境61
- 5.3.3 獨立探索61
- 5.3.4 協(xié)作學習61-62
- 5.3.5 效果評價62-63
- 5.4 拋錨式教學實踐63-70
- 5.4.1 創(chuàng)設情境63
- 5.4.2 確定問題63
- 5.4.3 學習者自主學習63-65
- 5.4.4 協(xié)作學習65-68
- 5.4.5 效果評價68-70
- 5.5 隨機進入教學實踐70-72
- 5.5.1 確定主題70-71
- 5.5.2 創(chuàng)設情境71
- 5.5.3 隨機進入教學71
- 5.5.4 思維發(fā)展訓練71-72
- 5.5.5 小組協(xié)作學習72
- 5.5.6 學習效果評價72
- 5.6 教學反思72-78
- 5.6.1 問卷調查分析72-75
- 5.6.2 教學反思75-78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78-83
- 6.1 全文總結78-79
- 6.2 本研究取得的成果與不足79-81
- 6.2.1 取得的研究成果79-80
- 6.2.2 存在的不足80-81
- 6.3 工作展望81-83
- 參考文獻83-85
- 附錄一85-88
- 附錄二88-89
- 致謝89-90
- 在校期間的論文發(fā)表及科研成果90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鄭成英;黃澤火;;英國文學課程Moodle網絡教學平臺應用研究[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2 李健;;基于Moodle的大學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設計[J];內江科技;2010年11期
3 黎平國;曹小莉;陳紅勤;;基于Moodle平臺的《信息檢索》網絡課程設計[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0年10期
4 陳勁;;Moodle平臺在網絡安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年05期
5 張永潔;敬國雷;梁瑾;王麗娟;梁瑋;藺勇
本文編號:3008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300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