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影響及其提升策略
發(fā)布時間:2021-01-05 04:08
共情指的是個體深入體驗他人的內心世界,進行觀點采擇并通過理解式對話把握他人的思維和情感的實質。共情對小組合作學習有重要的影響,它是建立尊重、信任、包容的人際關系的前提,有助于開展有針對性的對話,推動合作小組的發(fā)展與成熟。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共情主要有三個方面,即學生與合作材料中相關人物的共情、小組成員之間的共情以及師生之間的共情。這三個方面的共情在對象及產生過程上存在差異,因此需要運用不同的策略進行提升。
【文章來源】:當代教育科學. 2019年0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對共情概念的理解
二、共情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價值
三、小組合作學習中共情的提升策略
(一)學生與學習材料中相關人物的共情
(二)小組成員之間的共情
(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情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學回歸生活的有效性表征與教學主體價值的實現(xiàn)[J]. 毛紅芳. 教育探索. 2019(01)
[2]共情與同情:詞源、概念和測量[J]. 顏志強,蘇金龍,蘇彥捷.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8(04)
[3]有效的課堂對話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J]. 張光陸. 課程.教材.教法. 2017(03)
[4]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幾個關鍵策略[J]. 賈可,路海東,李環(huán)宇.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15(03)
[5]教師共情預測能力及其策略的現(xiàn)狀調查與啟示[J]. 陳寧,盧家楣,汪海彬. 教育研究. 2014(09)
[6]學校發(fā)展階段評價解釋模型的建立及應用——基于組織生命周期理論[J]. 王薇. 教育科學研究. 2012(03)
[7]大學生共情能力結構及其問卷編制[J]. 潘孝富,孔康,趙斌強,李艷春,房紹霞. 心理研究. 2010(05)
[8]在咨詢的世界共舞——共情與移情區(qū)別與整合[J]. 高劍婷,孫越異. 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 2009(11)
博士論文
[1]教師的情緒預測準確性及其影響因素[D]. 陳寧.上海師范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重慶高校大學生共情能力對人際關系的影響研究[D]. 房紹霞.西南大學 2010
[2]通過共情訓練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研究[D]. 陳珝.南京師范大學 2008
[3]論教師權威的當代轉變[D]. 劉榮飛.華東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57993
【文章來源】:當代教育科學. 2019年0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對共情概念的理解
二、共情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價值
三、小組合作學習中共情的提升策略
(一)學生與學習材料中相關人物的共情
(二)小組成員之間的共情
(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情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學回歸生活的有效性表征與教學主體價值的實現(xiàn)[J]. 毛紅芳. 教育探索. 2019(01)
[2]共情與同情:詞源、概念和測量[J]. 顏志強,蘇金龍,蘇彥捷.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8(04)
[3]有效的課堂對話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J]. 張光陸. 課程.教材.教法. 2017(03)
[4]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幾個關鍵策略[J]. 賈可,路海東,李環(huán)宇.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15(03)
[5]教師共情預測能力及其策略的現(xiàn)狀調查與啟示[J]. 陳寧,盧家楣,汪海彬. 教育研究. 2014(09)
[6]學校發(fā)展階段評價解釋模型的建立及應用——基于組織生命周期理論[J]. 王薇. 教育科學研究. 2012(03)
[7]大學生共情能力結構及其問卷編制[J]. 潘孝富,孔康,趙斌強,李艷春,房紹霞. 心理研究. 2010(05)
[8]在咨詢的世界共舞——共情與移情區(qū)別與整合[J]. 高劍婷,孫越異. 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 2009(11)
博士論文
[1]教師的情緒預測準確性及其影響因素[D]. 陳寧.上海師范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重慶高校大學生共情能力對人際關系的影響研究[D]. 房紹霞.西南大學 2010
[2]通過共情訓練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研究[D]. 陳珝.南京師范大學 2008
[3]論教師權威的當代轉變[D]. 劉榮飛.華東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579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95799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