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孩對二孩的接納度及其影響因素
發(fā)布時間:2020-12-30 05:32
"全面二孩"政策對提高我國生育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2018年我國出生人口1523萬人,其中二孩數(shù)量和比重明顯高于一孩。本研究采用問卷法和訪談法,隨機抽取來自江蘇省Y市育齡家庭的215名5~9歲兒童及1011名家長,調(diào)查家中大孩對二孩的接納度及其影響因素,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大孩對二孩的接納度較高;孩子年齡及是否為獨生子女、父母與大孩的溝通情況等均對大孩的接納度有影響。家長應抓住等待二孩出生的關(guān)鍵期,全面做好與大孩的溝通工作;平等對待大孩與二孩,妥善平衡對孩子的愛和關(guān)注,提升大孩對二孩的積極接納態(tài)度和接納行為。
【文章來源】:學前教育研究. 2019年1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工具
1. 訪談設計。
2. 問卷編制。
(三)研究過程
(四)數(shù)據(jù)分析
三、研究結(jié)果與分析
(一)兩孩家庭中大孩對二孩的接納度
1. 兒童的角度。
2. 家長的角度。
(二)獨生子女對虛擬二孩的接納度
1. 孩子的角度。
2. 家長的角度。
(三)生育二孩家庭父母與大孩的溝通情況
1. 溝通的基本情況。
2. 溝通對接納度的影響。
3. 影響父母溝通行為的因素。
(四)影響大孩對二孩接納度的因素分析
1. 是否獨生子女因素。
2. 兒童年齡因素。
四、討論
(一)渴望玩伴的心理影響著大孩對二孩的接納
(二)父母良好的溝通措施有助于增強大孩對二孩的接納
五、對策與建議
(一)抓住關(guān)鍵期,全面做好溝通工作
(二)一視同仁,妥善平衡父母的愛與關(guān)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個案介入分析如何提高頭胎對二胎的接納程度發(fā)現(xiàn)[J]. 高婷婷,鄭凱歌,孫靜宇,張淼淼,史孝志.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9(21)
[2]“獨二代”家庭頭胎子女對“二胎”的接納度影響因素分析[J]. 王皓宇. 成都師范學院學報. 2018(04)
[3]“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父母二孩生育意向的調(diào)查研究——以江蘇省蘇州市、鹽城市為例[J]. 劉強,朱瑋依,董超,徐海揚,張琴,梅舒怡. 教育導刊(下半月). 2017(11)
[4]育齡家庭大孩對二孩接納度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J]. 任沙沙. 安順學院學報. 2017(02)
[5]同胞競爭障礙的診治與預防[J]. 蘇林雁.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7(03)
[6]二胎進行時:頭胎兒童在向同胞關(guān)系過渡時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及其影響因素[J]. 陳斌斌,王燕,梁霽,童連. 心理科學進展. 2016(06)
[7]北京市獨生與非獨生子女中學生行為及情緒反應比較[J]. 安芹,賈曉明.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9(11)
[8]高中生獨生與非獨生子女人格特質(zhì)的比較研究[J]. 何蔚.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997(01)
[9]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個性特征差異研究[J]. 方平. 北京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0(03)
本文編號:2947083
【文章來源】:學前教育研究. 2019年1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工具
1. 訪談設計。
2. 問卷編制。
(三)研究過程
(四)數(shù)據(jù)分析
三、研究結(jié)果與分析
(一)兩孩家庭中大孩對二孩的接納度
1. 兒童的角度。
2. 家長的角度。
(二)獨生子女對虛擬二孩的接納度
1. 孩子的角度。
2. 家長的角度。
(三)生育二孩家庭父母與大孩的溝通情況
1. 溝通的基本情況。
2. 溝通對接納度的影響。
3. 影響父母溝通行為的因素。
(四)影響大孩對二孩接納度的因素分析
1. 是否獨生子女因素。
2. 兒童年齡因素。
四、討論
(一)渴望玩伴的心理影響著大孩對二孩的接納
(二)父母良好的溝通措施有助于增強大孩對二孩的接納
五、對策與建議
(一)抓住關(guān)鍵期,全面做好溝通工作
(二)一視同仁,妥善平衡父母的愛與關(guān)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個案介入分析如何提高頭胎對二胎的接納程度發(fā)現(xiàn)[J]. 高婷婷,鄭凱歌,孫靜宇,張淼淼,史孝志.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9(21)
[2]“獨二代”家庭頭胎子女對“二胎”的接納度影響因素分析[J]. 王皓宇. 成都師范學院學報. 2018(04)
[3]“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父母二孩生育意向的調(diào)查研究——以江蘇省蘇州市、鹽城市為例[J]. 劉強,朱瑋依,董超,徐海揚,張琴,梅舒怡. 教育導刊(下半月). 2017(11)
[4]育齡家庭大孩對二孩接納度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J]. 任沙沙. 安順學院學報. 2017(02)
[5]同胞競爭障礙的診治與預防[J]. 蘇林雁.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7(03)
[6]二胎進行時:頭胎兒童在向同胞關(guān)系過渡時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及其影響因素[J]. 陳斌斌,王燕,梁霽,童連. 心理科學進展. 2016(06)
[7]北京市獨生與非獨生子女中學生行為及情緒反應比較[J]. 安芹,賈曉明.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9(11)
[8]高中生獨生與非獨生子女人格特質(zhì)的比較研究[J]. 何蔚.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997(01)
[9]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個性特征差異研究[J]. 方平. 北京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0(03)
本文編號:29470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9470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