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融入技工院校語文教學的意義、困難及實現路徑
本文關鍵詞:國學經典融入技工院校語文教學的意義、困難及實現路徑
【摘要】:技工教育承擔著為社會提供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通過把國學經典融入技工院校語文教學,可以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化技工院校語文教學改革,提升技工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然而,語文課程體系封閉、語文教師國學素養(yǎng)基礎薄弱、技工院校學生文學基礎差、對語文課程缺乏興趣等現狀成為了國學融入技工院校的難題和瓶頸。因此,促進國學經典教育課程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開展提升國學素養(yǎng)的師資培訓活動以及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情境認知,顯得尤為必要。
【作者單位】: 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
【關鍵詞】: 國學經典 語文教學 融合
【分類號】:G633.3
【正文快照】: 技工教育承擔著為社會提供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而技工院校畢業(yè)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是衡量技工院校畢業(yè)生水平的重要指標。職業(yè)素養(yǎng)一方面體現在職業(yè)教育畢業(yè)生的技術,另一方面則體現為他們的職業(yè)道德。有調查顯示:企業(yè)對員工職業(yè)道德的要求甚至高于對知識技能的要求。[1]廣東省技工院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洪明;;經典傳承與教師培養(yǎng)淺談[J];中國教師;2012年1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智勇;;關于技校語文教學與專業(yè)技能融合的設想[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2 鄭春;;語文教學與現實生活相融合的實施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9年01期
3 張新利;趙振信;;淺談計算機對語文教學的輔助與融合[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年18期
4 程坤;;中國戲劇與語文教學的融合[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12期
5 邢穎;;反思傳統(tǒng)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缺失[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7年11期
6 張家慶;;“璀璨”≠“璀燦”[J];語文月刊;1998年06期
7 張青華;;擷談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融合[J];山西教育(教師教學);2008年11期
8 陳德良;;淺談如何讓信息技術為語文教學服務[J];成功(教育);2009年11期
9 王瓊;;略談語文教學與音樂的融合[J];基礎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10 陸新全;;“讀寫結合”與“讀寫融合”——淺談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訓練[J];現代教學;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建軍;;對語文教學中“文”“道”關系的再反思[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石麗;;語文教學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3 王趙軍;;使用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反思[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4 李仁瓊;鐘富彬;;探尋語文教學本真,促進教師自我反思提高[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5 蘇蘭英;;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6 孫洪祖;;堅持語文教學的樸實與扎實[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五——現代教育新論[C];2002年
7 李成龍;;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04年
8 郭玉群;;“三結合”對語文教學的影響及對策研究[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9 段紅梅;;語文教學注重創(chuàng)新教育芻議[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10 祝建軍;潘革新;;讓文化互動植根于語文教學[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盛芳;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提升學生心理素養(yǎng)[N];光明日報;2005年
2 廣西灌陽縣文市中學 陸芬平;語文教學滲透情感藝術[N];光明日報;2008年
3 西華縣艾崗鄉(xiāng)紙房小學 張金生;語文教學之我見[N];周口日報;2009年
4 臨夏市第二中學 陳淑文;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N];甘肅日報;2009年
5 李淑青;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N];衡水日報;2009年
6 唐鐵德 寧遠三中教師;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是語文教學的首要功能[N];云南經濟日報;2009年
7 通渭縣義崗中學 南旺軍;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問答藝術[N];定西日報;2009年
8 陳婕 貴陽市第三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使用多媒體[N];經濟信息時報;2009年
9 延津縣僧固鄉(xiāng)李僧固初中 張紅艷;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N];新鄉(xiāng)日報;2009年
10 赫章縣古基鄉(xiāng)初級中學 杜勇;語文教學應滲透德育因素[N];畢節(jié)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霞;語文體悟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2 史成明;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的早期路向[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慕君;閱讀教學對話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任桂平;文化視野中的語文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何強生;語文探究性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曹建召;學校語文知識生產方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7 陳隆升;語文課堂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8 陳勇;論語文課程的實踐品格[D];西南大學;2010年
9 劉雪瑩;初中語文學習能力測試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10 何更生;知識分類學習論和教學論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淑華;當代語文教育應該走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融合的發(fā)展道路[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重;關于語文教育與語言知識關系的思考[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玉森;略論語文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慕君;語文教學中實現有效教學的理論與策略[D];遼寧師范大學;2003年
5 施怡;語文教學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6 楊建成;基于網絡的中小學語文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7 鄧佩琪;論語文教學中非常態(tài)學生的情感矯治[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李超;從造詞理據看文化意義及其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9 郭曉雯;情感為經 興趣為緯[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吳紹欣;論語文教學中語言訓練[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6378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63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