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檜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5 03:58
《詩經(jīng)·檜風》共有四篇,是研究檜國的重要資料。筆者結合歷史文獻資料、《詩經(jīng)》學著作以及考古發(fā)現(xiàn),對《檜風》四首的創(chuàng)作年代、檜國地理位置、《檜風》詩旨進行考證,進而探尋《檜風》的藝術成就。關于《檜風》的創(chuàng)作年代以及檜國地理位置,歷代存在爭議,是《詩經(jīng)》學史上的兩大難題。筆者在尊重歷代《詩經(jīng)》學者研究的基礎之上,通過整理、歸納歷代學者的觀點,結合史料記載及近現(xiàn)代以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得出《檜風》四首皆是西周時期的詩歌。在考證地理位置方面,創(chuàng)新地運用圖、文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得出檜國都城在密縣城東35公里曲梁鄉(xiāng)大樊莊古城寨村。關于《檜風》四首的詩旨問題歷代爭議不斷。究其原因,大多是學者們對詩中字詞的理解不同,至于每首詩有多種詩旨解讀。因此,筆者以檜國歷史為底本,將文學史料與文字學的知識相結合,得出《檜風》中《羔裘》是“憂思詩”,《素冠》是“懷人詩”,《隰有萇楚》是表示歡快情緒的詩,《匪風》是表達思念之情的“思詩”。研究《檜風》四首的文學藝術成就,是以賦、比、興和句式、章法的運用,及語言、用韻的特色為基礎。從賦、比、興的運用,分析出檜人成熟地運用文字表達情感的能力;以句式、重章的運用看出檜國人特別注重...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元)羅復的《詩集傳名物鈔音釋纂輯》中十五國風地圖
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龍山文化城址發(fā)掘簡報: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龍山文化城址位置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鄶國故城的未解之謎[J]. 馬世之. 黃河.黃土.黃種人. 2017(16)
[2]《詩集傳》“檜詩皆為鄭作”說考析——兼及《檜風》的斷代問題[J]. 劉挺頌.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3)
[3]《檜風·素冠》“棘人”、“欒欒”、“慱慱”本義考辨[J]. 于雪棠.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13(01)
[4]論《檜風》以及《曹風》在歷史上不受重視的原因[J]. 馬繪琳. 詩經(jīng)研究叢刊. 2012(00)
[5]“去國逾竟”之禮與《檜風·素冠》詩旨探微[J]. 王學軍,賀威麗.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3)
[6]《詩經(jīng)》中悼亡詩之周禮意蘊發(fā)微[J]. 梅顯懋,于蓮蓮.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2)
[7]《鄶風·隰有萇楚》怨婦悔婚說論[J]. 李廣寬,楊秀禮. 文藝評論. 2011(06)
[8]上博簡《詩論》與《詩經(jīng)·隰有萇楚》新解[J]. 晁福林. 河北學刊. 2009(03)
[9]《詩·檜風·羔裘》、《素冠》作時補證[J]. 邵炳軍,張靜.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3)
[10]古鄶國歷史地理問題考辨[J]. 陳隆文. 中州學刊. 2005(06)
博士論文
[1]先秦典籍引《詩》考論[D]. 曾小夢.陜西師范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鄭國東遷歷史地理研究[D]. 熊棟梁.湖北省社會科學院 2016
本文編號:3138623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元)羅復的《詩集傳名物鈔音釋纂輯》中十五國風地圖
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龍山文化城址發(fā)掘簡報: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龍山文化城址位置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鄶國故城的未解之謎[J]. 馬世之. 黃河.黃土.黃種人. 2017(16)
[2]《詩集傳》“檜詩皆為鄭作”說考析——兼及《檜風》的斷代問題[J]. 劉挺頌.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3)
[3]《檜風·素冠》“棘人”、“欒欒”、“慱慱”本義考辨[J]. 于雪棠.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13(01)
[4]論《檜風》以及《曹風》在歷史上不受重視的原因[J]. 馬繪琳. 詩經(jīng)研究叢刊. 2012(00)
[5]“去國逾竟”之禮與《檜風·素冠》詩旨探微[J]. 王學軍,賀威麗.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3)
[6]《詩經(jīng)》中悼亡詩之周禮意蘊發(fā)微[J]. 梅顯懋,于蓮蓮.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2)
[7]《鄶風·隰有萇楚》怨婦悔婚說論[J]. 李廣寬,楊秀禮. 文藝評論. 2011(06)
[8]上博簡《詩論》與《詩經(jīng)·隰有萇楚》新解[J]. 晁福林. 河北學刊. 2009(03)
[9]《詩·檜風·羔裘》、《素冠》作時補證[J]. 邵炳軍,張靜.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3)
[10]古鄶國歷史地理問題考辨[J]. 陳隆文. 中州學刊. 2005(06)
博士論文
[1]先秦典籍引《詩》考論[D]. 曾小夢.陜西師范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鄭國東遷歷史地理研究[D]. 熊棟梁.湖北省社會科學院 2016
本文編號:31386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13862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