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教育的困境與出路:復性書院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2 09:15
本文關鍵詞:國學教育的困境與出路:復性書院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晚清時期,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的瓜分和侵略,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機,與此同此,西方科技、醫(yī)學、文化等方面大量涌入中國,受西學東漸思潮影響,不少有志之士開始主張向西方學習,到民國時期,一些激進派甚至走向了極端,“全盤西化”成為當時的主流。民國初期,蔡元培對中國教育體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引入了大量西方課程,廢除了讀經、講經課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現代化學制中的地位幾乎蕩然無存。這一現象引起很多關心中國傳統(tǒng)文化命運的有志之士的強烈不滿,最終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掀起了一場國學教育運動。當時比較獨立的國學教育機構主要有20年代初建立的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和30年代初建立的河南河洛國學專修館,并且當時還出現了許多國學研究院,比如1922年北京大學研究所設立的國學門,1925年清華大學設立的國學研究院,還有一些教會大學,如金陵大學等學校也相繼設立國學研究院。一時間國學教育如雨后春筍,悄然興起,大有與西方文化分庭抗爭之勢。但是,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被漸漸冷落,傳統(tǒng)國學教育的前途堪憂。總之,近代以來,中國的國學教育經歷了繁榮與困境的更迭,走過了一段不同尋常的歷程。民國時期馬一浮所倡導的以國學教育為主的復性書院就是近代國學教育的一個縮影。復性書院從籌劃到創(chuàng)辦整個過程,同樣也經歷著繁榮與衰退的跌宕起伏,盡管最終迫于無奈而結束,然而它卻始終沒有停止過從困境中探尋出路的腳步,成為我們窺探整個近現代國學教育的一個窗口。如何使國學教育走出困境、走向復興,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本文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通過對復性書院的籌辦歷程、全面概況、育人成效以及其在困境中的博弈等方方面面的深入剖析,以便更深刻理解和把握近代中國國學所面臨的困境以及深層次的原因,進而為國學教育探索出一條嶄新的發(fā)展之路。
【關鍵詞】:國學教育 復性書院 馬一浮 困境 出路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49.299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6
- 一、選題來源及研究意義10-11
- 二、研究動態(tài)綜述11-14
-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14-15
- 四、研究方法15
- 五、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與不足15-16
- 第1章 馬一浮和復性書院16-22
- 1.1 浙江大學講授國學16-19
- 1.1.1 竺可楨二請馬一浮16-17
- 1.1.2 馬一浮入浙江大學開辦國學講座17-19
- 1.2 倡議創(chuàng)辦以講授國學為主的復性書院19-20
- 1.2.1 友人倡議19
- 1.2.2 當局支持19-20
- 1.3 復性書院始末20-22
- 第2章 復性書院的運行狀況22-32
- 2.1 復性書院的辦學理念22-23
- 2.1.1 復性書院的命名22
- 2.1.2 復性書院的宗旨22-23
- 2.2 復性書院的課程23
- 2.3 復性書院的教學23-25
- 2.3.1 教學原則23-25
- 2.3.2 讀書原則與方法25
- 2.4 復性書院的管理25-32
- 2.4.1 復性書院的管理架構25-26
- 2.4.2 教師聘請26-28
- 2.4.3 學生選拔及考核28-32
- 第3章 復性書院運行中的艱難博弈32-39
- 3.1 復性書院性質問題32-34
- 3.2 復性書院經費問題34-36
- 3.3 復性書院中西課程問題36-37
- 3.4 復性書院學生出路問題37-39
- 第4章 復性書院的育人成效39-46
- 4.1 復性書院對于學生的學術影響39-42
- 4.2 復性書院對于學生的德性陶冶42-44
- 4.3 復性書院對于學生的職業(yè)影響44-46
- 第5章 歷史經驗的當代價值46-51
- 5.1 當代國學教育面臨的困境46-47
- 5.1.1 國學教師“知行合一”的缺失46
- 5.1.2 課堂教學“一言堂”的弊病46-47
- 5.1.3 國學課程存在重表面輕心性義理的問題47
- 5.2 可能的克服路徑47-51
- 5.2.1 國學教師本身應努力做到知行合一48
- 5.2.2 由“一言堂”向“雙向互動”的教學模式轉變48-49
- 5.2.3 重國學、強載體,匯聚發(fā)展合力49-51
- 參考文獻51-53
- 致謝53-54
本文關鍵詞:國學教育的困境與出路:復性書院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11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01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