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衡派”與20年代的國學研究
[Abstract]:......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I206.7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雪蓉;以美國模式為趨向:中國大學變革研究(1915—1927)[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勛初;;羅著《中國文學批評史》序[J];古典文獻研究;2003年00期
2 金大偉;;淺析春秋戰(zhàn)爭作戰(zhàn)方式的“詭道”特征[J];理論界;2011年07期
3 王俊義;;魯迅的幸福生活[J];雜文選刊(上旬版);2011年07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方銘;;前言[A];《春秋》三傳與經(jīng)學文化[C];2009年
2 劉殿祥;;“殺蠹的蕓香”:聞一多國學研究的思想價值取向——聞一多國學研究經(jīng)典的當代意義[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3 何希凡;;“國學熱”:新世紀魯迅研究的現(xiàn)實困擾[A];魯迅與“左聯(lián)”——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莊融融;另類角度看紅樓[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6年
2 肖向東;“錢穆學術思想”研討會綜述[N];文藝報;2005年
3 吳永平;老舍英文論文《唐代的愛情小說》疑案[N];中華讀書報;2006年
4 山西大同大學文史學院 劉殿祥;殺蠹的蕓香[N];光明日報;2011年
5 王均江;何處是家園[N];文藝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陳潔;奇文共欣賞,厚誼相與懷[N];中華讀書報;2007年
7 戴家祥;重拾清華園的一些軼事舊聞[N];社會科學報;2009年
8 高國興 張碧波;由分到合:中國古代文學的學科走向[N];光明日報;2006年
9 記者 豐捷邋柳霞;文化讀本和學生讀本同時出版[N];光明日報;2008年
10 洛陽師范學院 張寶明;對峙的意義:學衡派與新青年派文化論爭再回眸[N];光明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盧文蕓;變革與局限[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麗娟;論朱自清的“歌謠”[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李國帥;近現(xiàn)代三國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3770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377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