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學思想在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孔子仁學思想在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孔子仁學思想 新疆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應用
【摘要】:孔子仁學思想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主流文化的精毮,經(jīng)過幾千年數(shù)代傳承,在我們中國人的思想意識領域深深扎根?鬃尤蕦W思想對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本文將對孔子仁學思想進行梳理解讀,并對孔子仁學思想對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xiàn)世價值展開研究,最大限度的施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能,推進建筑和諧校園,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開展,促進社會穩(wěn)定。孔子仁學思想主要包括了愛人之心、孝悌之心、忠恕之道、為仁由己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鬃尤蕦W思想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標的相似性、內(nèi)容的交叉性、教育方法的互通性。通過仁本教育有助于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的豐富,有助于新疆大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還能有助于構(gòu)建和諧新疆。通過對新疆五所大學所發(fā)放的600份問卷結(jié)果進行分析:新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整體狀況良好,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比較高。但是由于受到一些社會、學校、家庭以及大學生自身的因素限制,部分新疆大學生的道德思想是缺失的,仁學思想在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運用和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主要表現(xiàn)在有個人主義傾向,感恩意識有待加強,愛國主義情感有待增強,社會責任感有待提升以及傳統(tǒng)文化和道德教育缺失。因此孔子仁學思想可以給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實際的指引。首先應當堅持孔子仁學思想中“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思結(jié)合”、“知行合一”的理念,通過循循善誘、啟發(fā)誘導、自查自省和榜樣示范的方法,對新疆大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責任感和道德感建設。應當加強學校教育、引導大學生自省內(nèi)省,加強社會實踐,重視家庭教育,促進大學生對仁學思想的認知與道德實踐。
【關(guān)鍵詞】:孔子仁學思想 新疆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應用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41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1.引言9-16
- 1.1 論文選題緣起及選題意義9-10
- 1.1.1 選題的緣起9
- 1.1.2 選題的意義9-10
- 1.2 研究現(xiàn)狀10-14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0
-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0-14
-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14
- 1.3.1 研究思路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4 研究的重難點、及創(chuàng)新點14-16
- 1.4.1 研究的重難點14-15
- 1.4.2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15-16
- 2.孔子仁學思想相關(guān)理論概述及其現(xiàn)實意義16-25
- 2.1 孔子仁學思想的內(nèi)涵16-21
- 2.1.1 愛人之心為仁心16-18
- 2.1.2 孝悌之心為仁本18-19
- 2.1.3 忠恕之道為仁方19-20
- 2.1.4 為仁由己為仁境20-21
- 2.2 孔子仁學思想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21-23
- 2.2.1 教育目標的相似性21-22
- 2.2.2 教育內(nèi)容的交叉性22
- 2.2.3 教育方法的互通性22-23
- 2.3 孔子仁學思想對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23-25
- 2.3.1 孔子仁學思想有助于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的豐富23
- 2.3.2 孔子仁學思想有助于新疆大學生思想覺悟和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23-24
- 2.3.3 孔子仁學思想有助于新疆社會穩(wěn)定24-25
- 3.孔子仁學思想在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現(xiàn)狀及成因分析25-39
- 3.1 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孔子仁學思想應用的調(diào)查情況25-36
- 3.1.1 具有愛人之心,,但有個人主義傾向26-28
- 3.1.2 具有孝悌之心,但感恩意識有待加強28-30
- 3.1.3 有較高的主體意識,但愛國主義情感有待增強30-31
- 3.1.4 社會責任感認同意識較強,但自我踐行有待提升31-33
- 3.1.5 傳統(tǒng)文化和道德教育不缺位,但效果有待提升33-36
- 3.2 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孔子仁學思想未充分應用的原因分析36-39
- 3.2.1 社會外界因素分析36-37
- 3.2.2 學校教育因素分析37
- 3.2.3 家庭成長因素分析37-38
- 3.2.4 個人發(fā)展因素分析38-39
- 4.孔子仁學思想在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運用39-50
- 4.1 孔子仁學思想為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教育理念39-42
- 4.1.1 有教無類39-40
- 4.1.2 因材施教40-41
- 4.1.3 學思結(jié)合41
- 4.1.4 知行合一41-42
- 4.2 傳承孔子仁學思想優(yōu)化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42-44
- 4.2.1 加強新疆大學生仁心教育,提升集體主義意識42-43
- 4.2.2 加強新疆大學生仁本教育,提升感恩意識43
- 4.2.3 加強新疆大學生仁己教育,提升社會責任感43-44
- 4.2.4 加強新疆大學生仁境教育,提升思想覺悟和道德素養(yǎng)44
- 4.3 孔子仁學思想應用于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44-46
- 4.3.1 堅持循循善誘44-45
- 4.3.2 重視啟發(fā)誘導45
- 4.3.3 注重自查自省45
- 4.3.4 堅持榜樣示范45-46
- 4.4 孔子仁學思想應用于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46-50
- 4.4.1 加強學校教育,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46-47
- 4.4.2 注重新疆大學生自我教育,提高自身道德素質(zhì)47-48
- 4.4.3 重視新疆大學生社會實踐,加強思政教育實效性48-49
- 4.4.4 做好家庭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49-50
- 結(jié)語50-51
- 附錄51-54
- 附錄 1:調(diào)查問卷51-54
- 參考文獻54-59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9-60
- 后記6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艷霞;;論李光地的仁學思想[J];求索;2012年09期
2 劉世祥;淺議孔子的仁學思想[J];焦作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3 田穎;;仁學思想與體育文化[J];搏擊.武術(shù)科學;2008年11期
4 夏志新;試論孔丘的仁學思想[J];哈爾濱師專學報;1995年03期
5 曾毅;;李贄仁學思想簡論——以“仁者憂天下而人始大失所”為例[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6 田芳;韓飛雪;;談仁學思想對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現(xiàn)實意義[J];保定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2008年02期
7 胡孝四;;儒家仁學思想與建構(gòu)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8 王佳;;試論儒家仁學思想對現(xiàn)代企業(yè)文化的塑造[J];社科縱橫;2012年04期
9 羅鋒;;簡析孔子仁學思想中的和諧意蘊[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10 朱艷兵;李萊;;孟子的仁學思想與文化自覺[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魏義霞;;論朱熹的仁學思想[A];朱子學與文化建設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鄭建鐘;北宋仁學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蘆琳;仁學思想對中醫(yī)教育的影響[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東;仁學思想在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的價值探究[D];延邊大學;2015年
2 陳月;孔子仁學思想對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啟示[D];沈陽師范大學;2016年
3 張越;孔子仁學思想在新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年
4 張江波;孔子仁學思想與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及其價值研究[D];蘭州商學院;2010年
5 楊瑞芬;先秦儒家仁學思想與和諧社會構(gòu)建探析[D];燕山大學;2009年
6 劉志榮;孔子仁學思想對現(xiàn)代領導者影響力的借鑒意義[D];青海師范大學;2011年
7 鄧國宏;“仁”的規(guī)范性內(nèi)涵及其論證方式的近代轉(zhuǎn)換[D];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0年
8 紀文娟;孔子仁學思想融入高中《文化生活》課堂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9 朱潔;羅汝芳仁學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10 劉樹生;康有為與譚嗣同仁學思想比較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8442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844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