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校校園文化研究及其啟示
本文關鍵詞:美國高校校園文化研究及其啟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高校校園文化是在社會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高校特征的文化,是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校園人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質(zhì)與非物質(zhì)財富總和,由精神文化、物質(zhì)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構成。高校校園文化具有多種功能,其中教化與育人功能是核心功能,社會輻射功能是外延功能,F(xiàn)代社會處于市場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國際大環(huán)境的變化對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正因為高校校園文化能夠?qū)⑿@人的優(yōu)秀成果與高尚品格輻射到社會中,因此對校園文化的研究具有現(xiàn)實意義。美國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發(fā)達的強國,其高校校園文化的優(yōu)秀經(jīng)驗對我國高校的發(fā)展能夠提供指導意見,進而促進我國高校校園文化日臻完善。本文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緒論。這一部分首先介紹了美國高校校園文化問題研究的選題背景,并從理論與實踐出發(fā)闡述了此題的研究意義。然后通過國內(nèi)外研究綜述分析了現(xiàn)在對于文化、校園文化以及高校校園文化的研究情況。本文主要通過文獻法、觀察法、個案法、跨文化研究法、比較研究法作為研究方法,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更新高校校園文化的理論體系,結合美國高校校園文化的特色與存在的問題對我國提出符合本土根基的啟示。第二部分,高校校園文化基本問題概述。這部分首先界定了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內(nèi)涵,進而解讀高校校園文化的定義。然后解析高校校園文化由精神文化、物質(zhì)文化、制度文化與行為文化構成。最后闡述高校校園文化的功能,即教化與育人功能、激勵與凝聚功能、規(guī)范與約束功能和社會輻射功能,通過對高校校園文化的構成與功能的分析來解釋高校校園文化的內(nèi)涵。第三部分,美國高校校園文化的特色。這部分是文章的重點部分,主要從高校校園文化的構成,即精神文化、物質(zhì)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來分析美國高校校園文化的特色。首先,立足于學術自由的基點,闡述美國高校精神文化中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和積極嚴謹?shù)慕田L與學風。然后,分析了美國高校校園物質(zhì)文化主要體現(xiàn)在建筑與景觀、校園產(chǎn)品以及科技與網(wǎng)絡的應用上,其次從新生選拔制度、基礎課程設置及社團活動出發(fā),解釋美國高校以通才教育為綱領的制度文化。最后,以美國高校的教師競聘、競技體育與卓越創(chuàng)新的學生行為來闡述美國高校以追求卓越為目標的行為文化。第四部分,美國高校校園文化存在的問題。基于對高校校園文化亞文化類型的理解,結合美國社會大背景,將美國高校校園文化存在的問題通過四方面解析,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部分。首先,從個人主義價值觀出發(fā),從美國高校學生的行為文化問題暴露出過分推崇個人主義所產(chǎn)生的弊端。其次,從自由主義意識形態(tài)入手,以教師的價值取向與學生的倫理觀為基礎,分析美國高校校園文化逐漸喪失獨立性與趨于功利化的現(xiàn)狀。再次,將多元文化趨勢與相對主義相結合,揭露出美國高校種族偏見問題以及校園中“美國病”問題的根本詬癥。最后,將美國高校自身的開放性特征,結合美國資本主義市場經(jīng)濟,解釋資本主義經(jīng)濟社會對美國高校校園文化學生主體意志以及校園文化特性的消極影響。第五部分,對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啟示。首先,從精神文化角度出發(fā),提出培育優(yōu)秀大學精神的觀點,從美國高校校園文化存在的問題中總結經(jīng)驗,將建立正確價值體系設為重中之重,同時校風與教師隊伍建設也是構建優(yōu)秀高校校園文化必不可少的方面。其次,從美國高校物質(zhì)文化中先進的方面吸取長處,重視物質(zhì)文化建設,增加科技與網(wǎng)絡的應用以加速優(yōu)化校園文化環(huán)境。再次,通過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感染學生增強主觀能動性,在學;顒印⑿@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及社團活動上發(fā)揮學生的校園文化主體作用。最后,以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為己任,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增加人員國際交流,為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增加新的血液,進而構建出與時俱進、歷久彌新的先進高校校園文化。
【關鍵詞】:美國高校 中國高校 校園文化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41;G649.71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緒論13-22
-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13-15
- 1.1.1 選題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義14-15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5-20
- 1.2.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5-18
- 1.2.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8-20
-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20-21
- 1.4 創(chuàng)新之點與不足之處21-22
- 第2章 高校校園文化基本內(nèi)容概述22-32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22-26
- 2.1.1 文化22-23
- 2.1.2 校園文化23-24
- 2.1.3 高校校園文化24-26
- 2.2 高校校園文化的構成26-28
- 2.2.1 高校校園精神文化26
- 2.2.2 高校校園物質(zhì)文化26-27
- 2.2.3 高校校園制度文化27
- 2.2.4 高校校園行為文化27-28
- 2.3 高校校園文化的功能28-32
- 2.3.1 教化與育人功能28-29
- 2.3.2 激勵與凝聚功能29
- 2.3.3 規(guī)范與約束功能29-30
- 2.3.4 社會輻射功能30-32
- 第3章 美國高校校園文化的特色32-46
- 3.1 學術自由為主的精神文化32-35
- 3.1.1 自由是學術創(chuàng)新的基石32-33
- 3.1.2 教風是教職操守的表達33-35
- 3.1.3 學風是學生面貌的再現(xiàn)35
- 3.2 軟硬設施為輔的物質(zhì)文化35-38
- 3.2.1 寄情于景的建筑與景觀36-37
- 3.2.2 托物寓感的校園產(chǎn)品37
- 3.2.3 事捷功倍的科技與網(wǎng)絡37-38
- 3.3 通才教育為綱的制度文化38-42
- 3.3.1 獨特的選拔章程注重學生總體素質(zhì)39-40
- 3.3.2 規(guī)范的基礎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40-41
- 3.3.3 科學的社團管理培育學生綜合能力41-42
- 3.4 追求卓越為鵠的行為文化42-46
- 3.4.1 開放的教師聘任勇攀學術高峰42-43
- 3.4.2 精英化的競技體育挑戰(zhàn)自我極限43-44
- 3.4.3 豐富的文娛活動追求獨特新穎44-46
- 第4章 美國高校校園文化存在的問題46-59
- 4.1 對個人主義的過分推崇46-49
- 4.1.1 個人價值觀的困惑46-48
- 4.1.2 群體價值意識淡薄48-49
- 4.2 對自由主義的被動理解49-52
- 4.2.1 校園文化缺乏獨立性49-50
- 4.2.2 校園文化趨于功利化50-52
- 4.3 對多元文化的盲目解構52-55
- 4.3.1 種族偏見難以根除52-54
- 4.3.2 “美國病”問題此起彼伏54-55
- 4.4 對市場經(jīng)濟的消極應對55-59
- 4.4.1 經(jīng)費競爭削弱校園文化特性55-56
- 4.4.2 經(jīng)濟壓力抑制學生探索激情56-59
- 第5章 美國高校校園文化對中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啟示59-71
- 5.1 在營建學術氛圍背景下培養(yǎng)優(yōu)秀大學精神59-63
- 5.1.1 樹立正確價值體系60-61
- 5.1.2 營建科學民主校風61-62
- 5.1.3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62-63
- 5.2 在升級文化載體基礎上增加網(wǎng)絡科技應用63-65
- 5.2.1 硬件載體以改善基礎設施63-64
- 5.2.2 軟件載體以保障校園運行64-65
- 5.3 在推動校園活動氛圍內(nèi)強化學生主體意識65-68
- 5.3.1 學;顒右龑W生參與意識65-66
- 5.3.2 校園傳統(tǒng)節(jié)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66-67
- 5.3.3 社團活動增進學生自覺意識67-68
- 5.4 在關注歷史傳承環(huán)境中批判汲取外來文化68-71
- 5.4.1 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包容精神68-69
- 5.4.2 增加師生國際交流與交換機會69-71
- 結語71-72
- 參考文獻72-78
- 作者簡介78-79
- 致謝7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勇;淺論校園文化與素質(zhì)教育[J];教育探索;2000年11期
2 薛德文;校園文化的理論框架之我見[J];教育探索;2000年12期
3 周雄國,尤傳明;芻論校園文化的體系與建設[J];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S1期
4 孔凡香;校園文化的新發(fā)展[J];中國成人教育;2000年03期
5 胡鵬程,王玉娥;淺析大學校園文化的功能[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0年02期
6 劉浩春,劉文章;中國開發(fā)區(qū)校園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J];常州工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7 閻新剛;論高校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影響[J];丹東師專學報;2000年03期
8 王文鋼;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設計與組織[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9 張福生,陳洪林;談“校園文化”建設的四個原則[J];黑龍江教育;2000年03期
10 胡鵬程;校園文化調(diào)控探微[J];衡水師專學報(綜合版);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國慶波;;青年校長的職責是校園文化的繼往開來[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2 吳睿;;有效構建大學校園文化之對策[A];第三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何茂勛;;高校校園文化淺論[A];廣西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廣西高教研究》創(chuàng)刊十周年(1985-1995)論文選集[C];1996年
4 王龍俠;;圖書館與校園文化[A];向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的圖書館工作[C];2004年
5 王貴安;;綠化美化校園環(huán)境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A];機遇與挑戰(zhàn)——北京高校后勤物業(yè)管理研究論文集[C];2003年
6 農(nóng)倩倩;;校園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淺談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A];貫徹“十七大”精神,建設先進校園文化——廣西首屆校園文化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區(qū)堅;;積極探討校園文化 努力建設校園文化[A];貫徹“十七大”精神,建設先進校園文化——廣西首屆校園文化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7年
8 阮慶賀;;當好五種角色 塑造校園文化——一個校長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實踐與思考[A];貫徹“十七大”精神,建設先進校園文化——廣西首屆校園文化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區(qū)年華;;繼承和發(fā)展校園文化 著力打造平安快樂和諧校園[A];貫徹“十七大”精神,建設先進校園文化——廣西首屆校園文化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7年
10 徐小燕;;關于校園文化的組織與建設[A];貫徹“十七大”精神,建設先進校園文化——廣西首屆校園文化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通化師范學院化學系黨總支書記 秦旭鵬;大學校園文化觀念的創(chuàng)新[N];吉林日報;2007年
2 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 田勝龍;打造校園文化新體系[N];無錫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徐德明;“校園文化”不能缺少特色和生命力[N];天津教育報;2009年
4 王冼平 (中央電視臺著名導演);文化強國的根在校園文化[N];中國藝術報;2011年
5 警種學院 沈德富;用嶄新觀念引領校園文化[N];人民武警報;2012年
6 記者 鄭夢婕;加大設施投入 培育校園文化[N];汕頭日報;2013年
7 邵建華 指揮學院;提升校園文化軟實力[N];人民武警報;2014年
8 秋月白;另類迎新:校園文化的異化之潮[N];深圳商報;2014年
9 河北省南皮縣第二中學校長 苑國明;讓校園文化成為亮麗風景[N];中國教育報;2014年
10 見微;打造特色濃郁的校園文化[N];解放軍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立軍;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校園文化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2 李春陽;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高校校園文化價值研究[D];燕山大學;2011年
3 黨家政;論高校校園文化市場[D];武漢大學;2005年
4 秦旭鵬;論大學校園文化的創(chuàng)新[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崔霞;齊魯大學的校園文化研究(1928—1937)[D];山東大學;2006年
6 孫照勇;美國高校校園文化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魏迎新;關于吉林省高校校園文化的文化人類學考察[D];延邊大學;2011年
8 王龍飛;海峽兩岸大學校園文化交流及引導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9 王芳;高校校園文化對女大學生成長的影響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10 侯麗波;大學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美國高校校園文化研究及其啟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91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