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提高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策略研究
本文選題:大學生 + 社會責任感 ; 參考:《東北石油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近年來,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引領(lǐng)下,大學生思想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普遍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但是,有關(guān)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或者淡化的報道也屢見報端,同樣引起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如“云南大學學生馬加爵殺害4名同學事件”、“復旦大學研究生飲水機投毒事件”、“5·8中南大學殺人事件”等等,諸多事件表明,個別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不強,有的甚至嚴重缺乏社會責任感。這些問題雖然出現(xiàn)在少數(shù)大學生身上,但其影響卻很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高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是傳播精神文明、傳承先進文化的陣地,承擔著創(chuàng)新知識、培養(yǎng)人才和服務社會的三大任務,同時也肩負著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重任。本論文首先以杜威的實用主義德育理論、弗洛姆的責任心理學及蒂里希的責任倫理學作為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生成的相關(guān)理論依據(jù),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相關(guān)概念作出準確界定和科學概括;通過對大學生的歷史責任感的考察,找出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歷史沿革的規(guī)律性,分析闡述提高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意義;同時,以調(diào)查問卷的統(tǒng)計結(jié)果為依據(jù),通過實地調(diào)查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現(xiàn)狀進行了解,深入分析當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高校社會責任感教育存在的問題,并闡述了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最后,從立德樹人、教學改革、實踐養(yǎng)成、文化建設(shè)以及過程評價等方面提出培育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策略。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the mainstream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situation is positive, healthy, upward, and generally has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However, reports on the lack or desalin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e also frequently reported, which has also aroused widespread social concern, such as "the murder of four students by Ma Jia-jue, a student at Yunnan University." "the poisoning incident of drinking water machine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Fudan University" and "the murder incident in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in 58" and so on. Many incidents show that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individual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strong, some even seriously lack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lthough these problems appear in a small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they have a great influence and need to be highly valu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cradle of cultivating talents, the front of spreading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heriting advanced culture, undertaking the three tasks of innovating knowledge,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serving the society, and also shouldering the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thesis firstly takes Dewey's pragmatic moral education theory, Fromm's responsibility psychology and Tillich's responsibility ethics as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relevant concepts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e accurately defined and scientifically summarized, a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regula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foun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istorica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improving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finds 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xpound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aspect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process evaluation,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e put forward.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64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艷國;;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 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年10期
2 ;“立德樹人——高校輔導員先進事跡報告團”巡回報告活動在有關(guān)省市及高校開展[J];高校輔導員;2010年01期
3 ;立德樹人,與愛同行——2009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頒獎晚會舉行[J];高校輔導員;2010年03期
4 許武;;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J];中國高等教育;2013年01期
5 秦廷書;;立德樹人要重視的幾個問題[J];當代貴州;2013年15期
6 孫弘安;;堅持立德樹人 加強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13年09期
7 張宏磊;;志愿服務是立德樹人的理想載體——荊楚理工學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實踐思考[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8 王逍;楊樹園;;淺談語文教學中立德樹人的途徑[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年32期
9 彭佳景;;堅持立德樹人的基本導向[J];湖南教育(上);2013年12期
10 王繼華;;“立德樹人”的文化價值[J];遼寧教育;2013年2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懷玉;;教書育人“德”為先——有感于教育部長周濟,談“立德樹人”[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2 秦紅儉;;從情感入手構(gòu)建未來科學夢[A];開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教師論文集[C];2005年
3 朱大楚;;物理教學中突出情感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劉培香;閆明星;;淺談大學的情感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上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裴娟;;語文課是情感教育的最好課堂[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6 戴春霞;;數(shù)學試卷的情感講評[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7 趙鳳霞;;談農(nóng)村聾兒的情感教育[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七屆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8 孫成剛;;和諧校園建設(shè)應重視情感教育[A];中國首屆心理咨詢師大會暨心理危機干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許新民;;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A];基礎(chǔ)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10 ;讓生命之舟在情感發(fā)展中航行[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二——教苑擷英[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南開大學校長 龔克;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N];中國教育報;2012年
2 本報記者 韓麗梅;立德樹人為本 促進教育公平[N];佳木斯日報;2013年
3 河南鄭州科技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岳修峰;立德樹人重在培育“四種意識”[N];中國教育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解艷華;立德樹人而非立才樹人[N];人民政協(xié)報;2013年
5 記者 吳天祥;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 再創(chuàng)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新業(yè)績[N];馬鞍山日報;2013年
6 ;在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推進高校立德樹人[N];聯(lián)合時報;2013年
7 書法教育家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 歐陽中石;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N];中國教育報;2013年
8 蘇州市第五中學 趙加軍;立德樹人,把“三個培養(yǎng)”落到實處[N];江蘇教育報;2013年
9 王繼華 北京大學教育文化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立德樹人”的文化價值[N];中國教師報;2013年
10 記者 高吉龍;愛崗敬業(yè) 立德樹人 為人師表[N];延邊日報(漢);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淑燕;我國當代情感教育的現(xiàn)實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賴春華;基于中醫(yī)學理論的主觀性失眠評定問卷的研制與初步應用[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元;大學生立德樹人理念養(yǎng)成探究[D];渤海大學;2015年
2 雷琴;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推進立德樹人手段的中外比較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3 董晶;高校人文性與科學性的立德樹人模式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4 朱洪娟;基于立德樹人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sh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6年
5 呂霞飛;大學校園標語在立德樹人中的作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7年
6 付曉玲;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路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7年
7 張莉;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xiàn)路徑研究[D];東南大學;2017年
8 武茜;立德樹人引領(lǐng)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創(chuàng)新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7年
9 趙蕾;立德樹人理念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4年
10 李敬;中小學體育開展和滲透“立德樹人”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0030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0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