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廈門大學》 2008年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問題研究
劉志平
【摘要】: 引進國外優(yōu)質高等教育資源,促進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是中外合作辦學的核心。目前,我國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認識與實踐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相關系統(tǒng)理論研究較少。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引進不僅需要對教育資源資質進行鑒定與把關,還要求在引進后通過合理的合作辦學模式使“優(yōu)質”得以消化、吸收和利用,并且需要有效的政策法規(guī)和監(jiān)管體制來引導和保障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合理引進與有效利用。因此,本文把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作為一個全過程進行系統(tǒng)考察,不僅研究該過程在入口環(huán)節(jié)的資質鑒定和認證問題,而且把資源引進后的有效消化和利用也納入研究體系,把它們作為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發(fā)展環(huán)節(jié)進行研究和探討。通過梳理和分析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歷史與現(xiàn)狀、政策與法規(guī)、合作辦學模式及監(jiān)管體制等,研究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在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引進與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并就其發(fā)展趨勢進行初步探討。 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主要內容包括本研究的選題背景和意義,相關研究現(xiàn)狀的綜述,本研究的主要內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創(chuàng)新和不足。第二章主要是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背景、發(fā)展歷程、現(xiàn)狀及其存在問題進行梳理和分析。第三章在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國際政策背景和國內政策框架進行分析和概括的基礎上,從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在入口環(huán)節(jié)的資質鑒定與認證、在辦學過程中的教育教學管理、在出口環(huán)節(jié)的學位管理與認證等三個主要方面入手剖析當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監(jiān)管體制,以期為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優(yōu)質教育資源合理引進與有效利用的監(jiān)管體制提出對策和建議。第四章采用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辦法,從合作辦學參與主體、機構組織設置、課程提供與學位授予等三個維度分析了當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主要特點和存在不足;并選取了寧波諾丁漢大學、吉林大學—萊姆頓學院和集美大學—美國庫克大學合作辦學項目作為研究案例,分析它們在合作辦學主體資質、合作辦學內容與形式、內部管理體制等方面的現(xiàn)狀、特點與存在問題,以具體把握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過程及其特點。第五章以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三個跨國高等教育典型輸出國和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地區(qū)三個跨國高等教育典型輸入國(地區(qū))為研究對象,分析和概括這些國家(地區(qū))在跨國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規(guī)、辦學模式、監(jiān)管體制和質量保障機制等方面的現(xiàn)狀、經驗和問題及其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啟示。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論文第六章概括和提出了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在完善政策法規(guī)、加強監(jiān)管體制的建設以及實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走出去”等方面的對策與建議,以期對促進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發(fā)展和優(yōu)質高等教育資源合理引進與有效利用機制的建立有所裨益。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648.9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建成;美國教育認證機構的行業(yè)認可和官方認可[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2 牛欣欣,洪成文;“入世”后新加坡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實踐探索[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3 黃家泉,彭青;中外合作辦學新模式的實踐探索——廣州大學中法旅游學院辦學特點淺析[J];高教探索;2004年03期
4 肖地生,陳永祥;一個獨特的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J];復旦教育論壇;2004年03期
5 黃建如;加入世貿組織與中外合作辦學面臨的挑戰(zhàn)與新機遇[J];煤炭高等教育;2004年03期
6 葉光煌;;中外合作辦學的實踐與若干問題的思考——以集美大學與美國庫克大學合作項目為例[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4期
7 葉光煌;;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國外優(yōu)質教育資源探析[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2期
8 彭正霞;朱繼洲;;英國高!百|量文化”及內部質量保障體系[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06年04期
9 楊輝;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初探[J];教育評論;2004年04期
10 任增林,劉桔 ,王亞杰;美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特點及其對具有中國特色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的啟示[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劍波;跨國高等教育理論與中國的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費成效;;關于提高教師在職業(yè)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中作用的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06年08期
2 張兆才,左從現(xiàn);高校并校后對體育管理若干問題的探討[J];安徽體育科技;2004年01期
3 任麗明;李雁玲;;北京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發(fā)展對策[J];北京機械工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4 曲恒昌;創(chuàng)建“誠信教育”,迎接WTO挑戰(zhàn)[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牛欣欣,洪成文;“入世”后新加坡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實踐探索[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6 王曉輝;關于教育決策的思考[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4期
7 于述勝;;教育交流視野中的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史研究——兼評《中外教育交流史》[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年04期
8 王錫群;加入WTO高等教育本體功能的嬗變及高校體育功能的再認識[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9 徐金堯,李啟迪;改進與加強我國體育政策研究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10 谷賢林;百年回眸:外來影響與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薛丹;孫慧玲;;社會轉型中的民辦教育——江蘇省宿遷市民辦教育分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2 張曉鵬;吳蔚芬;;服務貿易語境下國際分校行為的理論解析[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姚連芳;鄭樹景;張毅川;齊安國;;高等職業(yè)教育園林專業(yè)師資培養(yǎng)教學體系建設研究[A];中國風景園林教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忠斌;人力資源后發(fā)優(yōu)勢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2 顧衛(wèi)星;明清學校英語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3 盧曉中;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對中國的影響[D];廈門大學;2001年
4 張遠增;高等教育評價方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侯懷銀;20世紀上半葉中國教育學發(fā)展問題的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6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陳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蔡永蓮;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王春燕;中國學前課程百年發(fā)展、變革的歷史與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10 杜曉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轉移[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明;市場經濟中的我國高等教育評估適應性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2 宋敏;吉林省教育服務貿易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喬秀梅;高等學校中中外合作辦學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4 閆嶸;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與反思[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5 鄭素青;美國傳教士與中國女子教育[D];暨南大學;2000年
6 封喜桃;中美教育交流與合作[D];河北大學;2001年
7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國傳播及其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楊帆;論完全信息與高等教育供求均衡[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9 王啟智;論中國現(xiàn)行辦學體制下民辦中小學的規(guī)范與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10 鐘令彩;齊魯大學與近代山東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英學;新形勢下外國文教專家管理工作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2 何世潮,鄧兆紅,柳紅;英語口語中外教師教學情況的調查、分析與結論[J];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白燕;從“洋教習”到“外國專家”——北京大學聘請外籍教師百年回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4 張奕,王健;高等院校外籍教師教學現(xiàn)狀分析[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5 李繼;;淺談外籍教師教學特點與外籍教師教學管理[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S1期
6 王敏麗;中外合作辦學與外籍教師管理問題芻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年09期
7 井婷;張守臣;;高校教師績效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年02期
8 張星諭;論高等學校中外合作辦學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J];科技與管理;2005年04期
9 江麗;中外合作辦學的現(xiàn)狀及問題分析[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馮發(fā)明;;試論中外合作辦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教育與職業(yè);2007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琳;我國高校引智項目管理及績效評價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2 付擁軍;論學校外籍教師的管理[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譚琴;外語教學中外籍教師的作用探析[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翠華;合作教學中的師師互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陳潤奇;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對中外合作辦學的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6 王漪;上海普陀區(qū)中小學外籍教師職責履行情況調查及管理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吳杭萍;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和實效性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8年
8 王宇歡;浙江省高校外籍教師英語口語課教學現(xiàn)狀調查[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9 蔣良鳳;湖南省高等學校中外合作辦學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向春名;中外合作辦學的政府支持政策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 澎;海外校友是母校國際化的生力軍[J];江蘇高教;2002年03期
2 張建新;英國高校學生的國際流動[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3 郝克明;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終身學習體系的構建[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4 盧乃桂,操太圣;中國改革情境中的全球化:中國高等教育市場化現(xiàn)象透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5 于雪梅,席茹;在德國留學將變得更具魅力——德國吸引外國留學生的新舉措[J];德國研究;1999年01期
6 江麗;中外合作辦學的現(xiàn)狀及問題分析[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7 唐玉光;國際化——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的新職能[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8 伍金球;;菲律賓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高教探索;2006年01期
9 楊德廣,王勤;從經濟全球化到教育國際化的思考[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10 董澤芳;現(xiàn)代高校辦學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建如;加入世貿組織與中外合作辦學面臨的挑戰(zhàn)與新機遇[J];煤炭高等教育;2004年03期
2 朱麗;;淺析中外合作辦學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推動作用[J];法制與社會;2010年13期
3 李效鋒;薛江蕓;;西部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中外合作辦學的視角[J];科技促進發(fā)展;2009年12期
4 王娜;;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不均衡性的實證分析——以河南省辦學實踐為例[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 王璽;李獻斌;;中外合作辦學與推動江蘇高等教育國際化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yè)教育;2008年03期
6 王璽;;四川省高等教育國際化問題探析——以四川國際標榜職業(yè)學院為例[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1期
7 李凱;;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初步探索[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8 張星諭;;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實踐與認識[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年08期
9 程蕉;;高等教育合作辦學課程實施策略探討[J];價值工程;2010年17期
10 張希勝;黃自萍;王從;;獨立學院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學研究[J];邯鄲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繼南;;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兩大路向與傳媒的作用[A];北京論壇(2006)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對人類文明方式的思考:“國際化背景下的大學戰(zhàn)略規(guī)劃與戰(zhàn)略管理”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6年
2 余亞佳;馮建文;;論高等教育國際化發(fā)展的趨勢與特征[A];紀念鄧小平《利用國外智力和擴大對外開放》重要談話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3 陳學飛;;關于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若干基本問題[A];北京高校引進國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輯)[C];2004年
4 陳學飛;;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宏觀考察[A];第三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4年
5 趙蒙成;;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歷史透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8)——外國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楊芳梅;;中外合作辦學條件下校園文化建設芻議[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7 西寶;李一軍;;高等教育國際化條件下的大學人力資源開發(fā)戰(zhàn)略[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8 蔣峰;;淺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國成人教育與中外合作辦學發(fā)展態(tài)勢[A];科學發(fā)展觀與成人教育創(chuàng)新——2004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Ⅰ)[C];2004年
9 姚書研;;《高等院校中外合作課程與教學研究》課題研究報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冊:專題研究)[C];2006年
10 王紅;;高等教育國際化途徑之一:完善中外合作辦學的質量保障體系[A];第二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黃建如;[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記者 龔哲明;[N];寧波日報;2011年
3 姚晗;[N];湖南日報;2005年
4 記者仇方迎;[N];科技日報;2003年
5 記者 楊濟澤 通訊員 連詩軒;[N];連云港日報;2009年
6 湖南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張漾濱;[N];湖南日報;2009年
7 記者 焦新;[N];中國教育報;2011年
8 王穎;[N];浙江日報;2011年
9 王彥;[N];黑龍江日報;2004年
10 李艷梅/王佳;[N];科技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聯(lián)明;后“9·11”時代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新發(fā)展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2 溫雪梅;教育國際化與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服務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袁琳;德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王哲;《服務貿易總協(xié)定》框架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5 陳正輝;全球化時代臺灣農科高等教育國際化策略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6 王劍波;跨國高等教育理論與中國的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馮國平;跨國教育的國際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方守江;中國學生國際流動:驅動力及風險防范[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呂杰昕;高等教育多元化與學生權益保護[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郭為祿;新時期高等教育法制建設進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苗俊俊;山西高等教育國際化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0年
2 楊穎;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教育主權問題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漾濱;改革開放以來中外合作辦學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邵麗霞;中外合作辦學政策分析[D];揚州大學;2009年
5 周曲;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辦學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6 馬聰;高等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目標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楊尊偉;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國際化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劉志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9 郭勤;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畢勇;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fā)展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關鍵詞: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44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2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