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教師志愿者糾正性反饋的形式及影響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30 01:28
【摘要】:偏誤是第二語言習得中必然有的現(xiàn)象,伴隨習得過程的始終。學習者正是通過不斷地克服偏誤學會語言的,教師糾正學習者的偏誤能加速其中介語的發(fā)展,促進第二語言習得,所以糾正性反饋也就成了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球漢語教學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中的糾正性反饋研究也引起了第二語言研究者和對外漢語教師的共同關注。國內對外漢語界對糾正性反饋的研究大多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fā),從教師角度思考的研究比較少,而對漢語教師志愿者的糾正性反饋研究就更寥寥無幾。每年由國家漢辦選拔并派往世界各地的漢語教師志愿者是推動漢語教學發(fā)展的新鮮血液,漢語教師志愿者承擔了大量的漢語教學任務,所以其在課堂教學中所采取的糾正性反饋情況將會對學習者學習漢語的興趣及成果產生巨大影響。本文將以漢語教師志愿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及訪談的研究方法,研究以下三個主要問題:第一、漢語教師志愿者對學習者的偏誤是否進行糾正?對偏誤使用哪些糾正形式?不同的偏誤是否使用不同的糾正形式?第二、漢語教師志愿者在課堂教學中的糾錯形式的選擇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第三、漢語教師志愿者對糾正性反饋的效果如何評價。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第一、漢語教師志愿者最常糾正的學生的語法、語用和語音的偏誤。針對這些偏誤,教師認為“重述”的反饋方式最好,但在真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引導”的頻率最高,第二、學生的個體因素(年齡、性別、焦慮程度和漢語水平)、課堂練習的類型都會對糾正性反饋方式的選擇產生影響。第三、從反饋方式的使用是否高效和是否能讓學生改正偏誤的角度來看,漢語教師志愿者均認為其在課堂教學中的糾正性反饋得到了良好的反饋效果,均能根據情況有效地利用課堂的有限時間,同時學生也能在教師的糾正下改正偏誤。根據結論,本文建議漢語教師志愿者要增強對學生的了解與熟悉;更有針對性地對待練習類型的糾錯;鼓勵學習者自己發(fā)現(xiàn)并改正偏誤。希望能對漢語教師志愿者的教學工作有參考性的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195.3
【圖文】:
個人
本文編號:2734652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195.3
【圖文】:
個人
本文編號:27346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7346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