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開放大學課程輔導教師能力需求與實際現(xiàn)狀調查
本文關鍵詞:北京開放大學課程輔導教師能力需求與實際現(xiàn)狀調查
更多相關文章: 開放大學 課程輔導教師 能力 能力需求 問卷調查
【摘要】:隨著我國開放大學建設進程的推進,課程輔導教師逐漸成為開放大學落實基于學習過程的優(yōu)質網絡課程教學的關鍵因素。面對更加復雜化、技術化、個性化的網絡教學輔導工作情景,課程輔導教師的能力構成與結構需要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才能適應網絡時代開放大學課程教學輔導與教學服務對其提出的新要求?鑒于此,該文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深入調查了北京開放大學課程輔導教師、遠程學生和學校其他各類教學相關的三類角色對開放大學課程輔導教師能力需求的看法。通過能力重要性評估和相對耗時評估,定義課程輔導教師的核心能力、關鍵能力與輔助能力,通過能力自評考察當前在職人員的實際能力水平。文章最后根據(jù)調查結果,對開放大學課程輔導教師能力需求的特殊性、技術應用與學習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輔導教師培訓進行了討論。該文希望能夠為正在實踐中探索開放大學課程輔導教師的能力需求、能力標準和能力培訓的研究提供依據(jù)。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遠程教育研究中心/交互媒體與遠程學習實驗室;北京開放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
【關鍵詞】: 開放大學 課程輔導教師 能力 能力需求 問卷調查
【分類號】:G724.8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課程輔導教師是開放大學課程教學與學生支持隊伍中的重要角色,也是影響開放大學教學與服務質量的關鍵因素。我國開放大學目前正在探索基于學習過程的有效網絡教學與服務模式,而這勢必對習慣于傳統(tǒng)廣播電視大學遠程教學與輔導模式的課程輔導教師提出新的能力要求。面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正東;;遠程教師的勝任力模型及其應用意義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2 李爽;陳麗;;中國遠程教育關鍵專業(yè)角色的工作分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8年1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閆曉春;肖韻;張卓;;遠程教育教師勝任力研究現(xiàn)狀與思考[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2 肖韻;;遠程教育教師勝任力模型結構研究[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3 高茜;;基于Moodle平臺的開放大學課程設計策略探究[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4 查代春;;遠程開放教育教師專業(yè)能力構成要素分析[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5 陳青;馮曉英;李爽;;網絡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制定的原則和思路[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10年01期
6 孫崇正;安哲鋒;;基于網絡遠程教學的高校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探究[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11年02期
7 馮曉英;路廣欣;;能力為本的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暨課程體系開發(fā)模式分析[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8 張卓;高金金;陳毅文;;遠程教育教師勝任力模型的構建和檢驗[J];人類工效學;2014年01期
9 李爽;張艷霞;陳麗;張婧婧;劉永權;;網絡教育時代開放大學課程輔導教師角色定位與職能轉變實證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年09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金軍;基于學歷壓力的高校教師學習動機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牛婷婷;現(xiàn)代遠程教育導學教師導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爽;陳麗;;中國遠程教育專業(yè)人員能力模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4年03期
2 李爽;陳麗;;遠程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實踐和研究綜述[J];中國電化教育;2007年08期
3 李爽;陳麗;;遠程教育專業(yè)能力研究綜述[J];中國電化教育;2008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運強;開放教育中輔導教師的角色探討[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3年06期
2 劉建杰;開放教育輔導教師的備課“三部曲”[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3 朱玉珍;網絡教育的優(yōu)勢與輔導教師的職責[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5年22期
4 杜軍;;現(xiàn)代遠程開放教育輔導教師隊伍的構建[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lián)合學報;2006年04期
5 姜勇;;美國實習輔導教師培養(yǎng)改革述評[J];外國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6 張振華;肖娟;;網絡輔導教師的素質能力探析[J];交通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7 思麗·塞蒂雅寧斯;艾米魯汀·祖哈利;;學生與輔導教師的在線交互研究(英文)[J];開放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8 吳運娟;;試論遠程開放教育輔導教師的專業(yè)化[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9 李松杰;;在線輔導教師面對的困境[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2年01期
10 馮曉英;;在線輔導的策略:輔導教師教學維度的能力[J];中國電化教育;2012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治中;;不可忽視現(xiàn)代遠程教育中輔導教師的作用[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張云鑣;;淺說中小學科技輔導教師在深化素質教育中的特有作用[A];創(chuàng)新在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匯編[C];2006年
3 唐遠廷;;“初二現(xiàn)象”及應對[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曲玲 編譯;教師短缺令英國“一對一”輔導難執(zhí)行[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記者 王爽;江蘇舉辦青少年集郵輔導教師培訓班[N];中國集郵報;2009年
3 長治二中副校長 路軍;強化二塊 穩(wěn)定二面[N];長治日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杜芳群;撫州電大探索創(chuàng)新提升辦學質量[N];撫州日報;2009年
5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 尚俊杰;MOOC:能否顛覆教育流程?[N];光明日報;2013年
6 本報特約通訊員 王濤;揚州社區(qū)輔導站讓學生“離校不離教”[N];中國教育報;2009年
7 湖南桃江灰山港鎮(zhèn)中學 丁星凡;嘗試個別輔導[N];中國教育報;2002年
8 陳慶明;管教學生要兼顧其身心特點[N];保定日報;2006年
9 田和平 劉勝嶺;印臺區(qū)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重實效[N];銅川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劉磊;書法回歸課堂的喜與憂[N];中國教育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禹麗鋒;網絡繼續(xù)教育輔導教師支持服務質量評估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3年
2 陶小麗;現(xiàn)代遠程開放教育輔導教師專業(yè)成長敘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3 熊曉燕;語文遠程直播教學中遠端輔導教師的角色定位與行為范式[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4 張小姣;網上討論活動中的引領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5 董歡;網絡環(huán)境下PBL的教學輔導策略及其行動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7244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72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