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研究法在影像科護理人員對比劑過敏反應預防及處置能力培訓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2-07-12 19:23
目的提高影像科護理人員正確預防并快速處置對比劑過敏反應的能力,以保障影像醫(yī)療安全。方法基于行動研究法的框架,按照明確問題、制訂計劃、展開行動、效果評估、反思改進等5個步驟,對護理人員進行對比劑預防及處置能力的培訓,并采用柯式模型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結果受訓者對培訓項目、方法、內容和講義的滿意度較高,達到95%以上;培訓后,護理人員平均考核成績由(62.25±7.67)分提高至(89.71±4.02)分,患者因嚴重過敏反應需轉急診的轉診率由66.5%降為26.0%,患者滿意度由66.8%提升到90.2%,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結論基于行動研究法的培訓能夠提高受訓護理人員滿意度,有效提高培訓成績,促使受訓者自覺運用所學知識,達到正確預防并快速處置對比劑過敏反應的目的,對影像醫(yī)療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行動前準備
1.2.2 行動實施
1.2.2.1 明確并分析問題
1.2.2.2 形成計劃及展開行動
1.2.2.3 效果評估
1.2.2.4 反思與修正計劃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反應層級
2.2 學習層級
2.3 行為層級
2.4 成果層級
3 討論
3.1 基于行動研究法的培訓是提高護理人員對比劑過敏反應預防及急救能力的有效方法
3.2 加強護理人員相關能力的培訓可降低影像檢查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影像增強檢查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放射科應用的效果評價[J]. 石亞娜,任麗,朱英,邵松娟,施紅芳. 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 2017(05)
[2]行動研究法構建胸外科專科護士培訓效果評價模式的實踐[J]. 張偉英,倪逸倩,沈美芳,邱文娟,黃燕.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7(17)
[3]全程精細化護理干預對降低CT增強掃描造影劑不良反應的作用[J]. 朱英,任麗,孫進蓮,張海燕.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08)
[4]行動研究法在老年慢性腎病患者中西醫(yī)結合延續(xù)性護理中的應用[J]. 李雨昕,蒲敏,吳翠玲,楊茜,黃艷芳,孫鴻燕. 西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02)
[5]基于柯式模型構建手術室?谱o士培訓效果評價體系[J]. 李美璇,李雪,谷保榮,李超,欒海雯.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5(17)
[6]應用行動研究法構建護理學碩士研究生專業(yè)課程資源共享體系[J]. 李芳芳,姜安麗,胡雁,吳蓓雯,顧申,蘇穎,朱卓非. 中華護理雜志. 2013(06)
碩士論文
[1]基于柯氏模型的危重癥?谱o士培訓效果評價研究[D]. 薛寧寧.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659702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行動前準備
1.2.2 行動實施
1.2.2.1 明確并分析問題
1.2.2.2 形成計劃及展開行動
1.2.2.3 效果評估
1.2.2.4 反思與修正計劃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反應層級
2.2 學習層級
2.3 行為層級
2.4 成果層級
3 討論
3.1 基于行動研究法的培訓是提高護理人員對比劑過敏反應預防及急救能力的有效方法
3.2 加強護理人員相關能力的培訓可降低影像檢查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影像增強檢查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放射科應用的效果評價[J]. 石亞娜,任麗,朱英,邵松娟,施紅芳. 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 2017(05)
[2]行動研究法構建胸外科專科護士培訓效果評價模式的實踐[J]. 張偉英,倪逸倩,沈美芳,邱文娟,黃燕.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7(17)
[3]全程精細化護理干預對降低CT增強掃描造影劑不良反應的作用[J]. 朱英,任麗,孫進蓮,張海燕.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08)
[4]行動研究法在老年慢性腎病患者中西醫(yī)結合延續(xù)性護理中的應用[J]. 李雨昕,蒲敏,吳翠玲,楊茜,黃艷芳,孫鴻燕. 西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02)
[5]基于柯式模型構建手術室?谱o士培訓效果評價體系[J]. 李美璇,李雪,谷保榮,李超,欒海雯.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5(17)
[6]應用行動研究法構建護理學碩士研究生專業(yè)課程資源共享體系[J]. 李芳芳,姜安麗,胡雁,吳蓓雯,顧申,蘇穎,朱卓非. 中華護理雜志. 2013(06)
碩士論文
[1]基于柯氏模型的危重癥?谱o士培訓效果評價研究[D]. 薛寧寧.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6597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365970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