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學習型家庭與其社會技能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2 14:03
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傳統(tǒng)的家庭功能面臨著新挑戰(zhàn)和新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現代家庭教育體系。現代家庭教育體系是一個以親情為紐帶,以網絡為空間,所有家庭成員共享知識、信息、情感,能夠促進所有家庭成員共同成長、個性發(fā)展、終身發(fā)展的體系。《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家庭教育被全面納入國家教育整體現代化體系中,明確提出“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強調要加強對家長的教育指導服務,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注重健康的家風建設。自閉癥譜系障礙作為一種普遍的發(fā)展性障礙,其核心表現之一就是社會技能受限。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教育康復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提升其社會技能,促進社會性發(fā)展。雖然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的各類教育康復資源日漸豐富,但家長在子女的教育康復中參與不足,還時常感到力不從心。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不僅是我國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的教育康復支持體系尚未成型,還包括家長缺乏積極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掌握各類教育康復資訊并知行合一的能力。倘若家庭將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的教育康復寄希望于外界,或者將此作為個別家庭成員...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流程圖
研究流程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自閉癥兒童社會技能和自我意識的影響[J]. 曾碧,馬驪. 綏化學院學報. 2020(01)
[2]孤獨癥兒童社會技能評定量表的編制[J]. 魏壽洪.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7(04)
[3]自閉癥譜系障礙的臨床研究新進展(DSM-5新標準)[J]. 鄧明昱,勞世艷.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04)
[4]母子關系、師幼關系與學前流動兒童的社會適應行為[J]. 李燕芳,徐良苑,呂瑩,劉麗君,王耘.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4(06)
[5]父母的婚姻滿意度對父親教養(yǎng)投入的影響:父母協同教養(yǎng)的中介作用[J]. 陳玲玲,伍新春,劉暢.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4(03)
[6]父親參與教養(yǎng)狀況對學前兒童社會技能的作用[J]. 劉麗莎,李燕芳,呂瑩,李艷瑋.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3(01)
[7]北京市0~6歲殘疾兒童家長教育需求研究[J]. 谷長芬,陳耀紅,曹雁. 中國特殊教育. 2012(04)
[8]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家庭精神環(huán)境比較[J]. 劉苓,陳蘊.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1(11)
[9]父母實施孤獨癥兒童共同注意干預的效果研究[J]. 劉昊,劉立輝. 中國特殊教育. 2010(02)
[10]家庭收入與兒童早期的社會能力:中介效應與調節(jié)效應[J]. 張曉,陳會昌,張銀娜,孫炳海. 心理學報. 2009(07)
博士論文
[1]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社會技能的影響:作用與機制[D]. 孫圣濤.上海師范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發(fā)展性障礙兒童父母教養(yǎng)方式、親子關系與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D]. 余晴薇.重慶師范大學 2019
[2]殘疾兒童家庭困境與家庭支持政策研究[D]. 張麗娜.南京師范大學 2017
[3]成都地區(qū)自閉癥兒童家庭生活質量研究[D]. 羅玲.四川師范大學 2014
[4]發(fā)展遲緩兒童社會技能的家長執(zhí)行干預案例研究[D]. 朱曉晨.華東師范大學 2013
[5]臺灣學習型家庭建構的經驗與啟示[D]. 白慧.福建師范大學 2012
[6]學習型家庭的理論研究及其對家庭教育的啟示[D]. 高燕.東北師范大學 2006
[7]學習型家庭構建之研究[D]. 王麗.河南大學 2006
[8]創(chuàng)建學習型家庭理論與實踐探索[D]. 朱文彪.上海師范大學 2005
[9]影響學習型家庭創(chuàng)建的家庭因素之探析[D]. 楊蕓.華東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297293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流程圖
研究流程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自閉癥兒童社會技能和自我意識的影響[J]. 曾碧,馬驪. 綏化學院學報. 2020(01)
[2]孤獨癥兒童社會技能評定量表的編制[J]. 魏壽洪.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7(04)
[3]自閉癥譜系障礙的臨床研究新進展(DSM-5新標準)[J]. 鄧明昱,勞世艷.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04)
[4]母子關系、師幼關系與學前流動兒童的社會適應行為[J]. 李燕芳,徐良苑,呂瑩,劉麗君,王耘.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4(06)
[5]父母的婚姻滿意度對父親教養(yǎng)投入的影響:父母協同教養(yǎng)的中介作用[J]. 陳玲玲,伍新春,劉暢.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4(03)
[6]父親參與教養(yǎng)狀況對學前兒童社會技能的作用[J]. 劉麗莎,李燕芳,呂瑩,李艷瑋.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3(01)
[7]北京市0~6歲殘疾兒童家長教育需求研究[J]. 谷長芬,陳耀紅,曹雁. 中國特殊教育. 2012(04)
[8]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家庭精神環(huán)境比較[J]. 劉苓,陳蘊.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1(11)
[9]父母實施孤獨癥兒童共同注意干預的效果研究[J]. 劉昊,劉立輝. 中國特殊教育. 2010(02)
[10]家庭收入與兒童早期的社會能力:中介效應與調節(jié)效應[J]. 張曉,陳會昌,張銀娜,孫炳海. 心理學報. 2009(07)
博士論文
[1]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社會技能的影響:作用與機制[D]. 孫圣濤.上海師范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發(fā)展性障礙兒童父母教養(yǎng)方式、親子關系與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D]. 余晴薇.重慶師范大學 2019
[2]殘疾兒童家庭困境與家庭支持政策研究[D]. 張麗娜.南京師范大學 2017
[3]成都地區(qū)自閉癥兒童家庭生活質量研究[D]. 羅玲.四川師范大學 2014
[4]發(fā)展遲緩兒童社會技能的家長執(zhí)行干預案例研究[D]. 朱曉晨.華東師范大學 2013
[5]臺灣學習型家庭建構的經驗與啟示[D]. 白慧.福建師范大學 2012
[6]學習型家庭的理論研究及其對家庭教育的啟示[D]. 高燕.東北師范大學 2006
[7]學習型家庭構建之研究[D]. 王麗.河南大學 2006
[8]創(chuàng)建學習型家庭理論與實踐探索[D]. 朱文彪.上海師范大學 2005
[9]影響學習型家庭創(chuàng)建的家庭因素之探析[D]. 楊蕓.華東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2972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329729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