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生對殘疾學生的內(nèi)隱刻板印象特點研究
文內(nèi)圖片:
圖片說明: 交替試次呈現(xiàn)靶目標與屬性詞反應項目。此外,作為反應項目的各類測驗材料還與反應按鍵對應,在所屬組塊中隨機呈現(xiàn)。表3內(nèi)隱聯(lián)想測驗的組塊設計組塊任務描述功能試次E鍵反應項目I鍵反應項目1靶目標辨別練習20正常學生殘疾學生2屬性詞辨別練習20褒義詞貶義詞3相容關系任務練習20正常學生+褒義詞殘疾學生+貶義詞4相容關系任務測試40正常學生+褒義詞正常學生+貶義詞5靶目標反轉(zhuǎn)辨認練習40殘疾學生正常學生6不相容關系任務練習20殘疾學生+褒義詞正常學生+貶義詞7不相容關系任務測試40殘疾學生+褒義詞正常學生+貶義詞如圖1所示,在每個測驗組塊中,有四種信息會呈現(xiàn)在程序頁面上:(1)每個組塊任務開始前頁面都會呈現(xiàn)測驗指導語;(2)每個組塊的試次頁面左右上角均會呈現(xiàn)該組塊任務所需的類別標簽;(3)每個試次頁面會呈現(xiàn)相應組塊任務的靶目標和屬性詞反應項目,其中靶目標反應項目以300像素×300像素尺寸規(guī)格呈現(xiàn)在屏幕中央,屬性詞反應項目則以24號綠色楷體字體呈現(xiàn)在屏幕中央,兩類反應項目交替呈現(xiàn);(4)當被試出現(xiàn)錯誤反應時,屏幕中央偏下位置會出現(xiàn)一紅色叉提示被試,該提示會出現(xiàn)在反應項目的正下方。測驗中所有試次均以“E”、“I”和空格鍵為有效的反應按鍵。E鍵代表將屏幕中央的反應項目列入屏幕左上角的類別標簽,I鍵則代表將反應項目歸入右上角的類別標簽,空格鍵則主要用于切換不同試次頁面。被試在任務中如反應正確,,則屏幕中央間隔200毫秒繼續(xù)呈現(xiàn)下一個反應項目;如被試反應錯誤,程序會呈現(xiàn)紅色叉并暫停在錯誤的反應項目上直至被試更正錯誤的程序才會繼續(xù)。IAT程序自動記錄被試的每一個組塊和試次中的反應、反應時及正確率,并以格式為dat的文件輸出相應測驗結(jié)果。其中,反應時按各試次反應項目呈現(xiàn)在屏幕
文內(nèi)圖片:
圖片說明: 將反應項目歸入右上角的類別標簽,空格鍵則主要用于切換不同試次頁面。被試在任務中如反應正確,則屏幕中央間隔200毫秒繼續(xù)呈現(xiàn)下一個反應項目;如被試反應錯誤,程序會呈現(xiàn)紅色叉并暫停在錯誤的反應項目上直至被試更正錯誤的程序才會繼續(xù)。IAT程序自動記錄被試的每一個組塊和試次中的反應、反應時及正確率,并以格式為dat的文件輸出相應測驗結(jié)果。其中,反應時按各試次反應項目呈現(xiàn)在屏幕后至被試按鍵做出反應之間的時間計算。IAT程序的積極和消極刻板印象測驗中靶目標反應項目相同,但屬性詞反應項目存在區(qū)別(如圖2所示)。積極刻板印象測驗中褒義的屬性詞反應項目均代表外顯層面的積極刻板印象,而消極刻板印象測驗中貶義的屬性詞反應項目均代表外顯層面的消極刻板印象。圖1測驗界面示例圖2積極和消極刻板印象分測驗程序界面示例
【作者單位】: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華東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分類號】:G76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靚;;“家長愛分數(shù)”可能只是一種刻板印象[J];少年兒童研究;2009年19期
2 張潔;;你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的[J];少年兒童研究;2011年03期
3 李瑞江;;以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為核心 加強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5年Z1期
4 王烈廷;;對待殘疾學生的最佳施教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08年07期
5 朱翠霞;;讓殘疾學生“從心”站起來[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12期
6 蘇愛蓉;給殘疾學生以更多的關愛[J];廣西教育;2001年16期
7 孫裕昌;;讓每一個殘疾學生充滿感恩心[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5年11期
8 李瑞江;季俊昌;;基于殘疾學生發(fā)展的生命教育[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7年02期
9 劉賢偉;;美國殘疾學生轉(zhuǎn)換服務法規(guī)與轉(zhuǎn)換模式的研究——美國保證殘疾中學生向?qū)W校后過渡對我國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10 李瑞江;季俊昌;;培養(yǎng)殘疾學生的實踐能力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訴求[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9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靜;何之章;;殘疾學生的從眾心理及教育對策[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飛邋矯暢 徐敏;兵團776名貧困殘疾學生獲資助[N];兵團日報(漢);2007年
2 記者 駱耀明 見習記者 季孝龍;沛縣殘疾學生享受教育補貼[N];徐州日報;2010年
3 李莉莉 張佳卉;殘疾學生考取本科一次性獎勵4000元[N];青島日報;2011年
4 記者 劉倩 實習生 譚凌芳;殘疾學生及貧困殘疾人子女最高可獲1500元助學補助[N];桂林日報;2012年
5 牛新生;新學期我市殘疾學生將享受教育優(yōu)惠政策補貼[N];江陰日報;2008年
6 王海鷹;山東:特殊教育格局保障殘疾學生在校就讀[N];中國社會報;2008年
7 見習記者 楊莉;讓更多的人幫助殘疾學生[N];廣安日報;2009年
8 楚登峰 鄧光武 楊桂蘭;按摩學校讓殘疾學生有一技之長[N];中國社會報;2009年
9 特約通訊員 侯德江;沿河32名殘疾學生免費就讀銅仁玉昆中專[N];銅仁日報;2010年
10 記者 李影;殘疾學生讀書 每年最高可獲5000元資助[N];成都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嘉秋;師范生對殘疾學生的刻板印象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歐陽虹;教育公平理論下福州市殘疾中學生健康意識與行為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129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2512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