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域經(jīng)濟轉型期成人個性化教育模式初探
本文選題:區(qū)域經(jīng)濟 + 成人教育。 參考:《中國成人教育》2017年08期
【摘要】:成人個性化教育,要以適應社會需要為原則,以突出個性發(fā)展為目的,以重視差異性為基礎。同時,成人個性化教育不但要把個性發(fā)展放在首要位置,而且還要強調個人的發(fā)展空間。特別是在當前區(qū)域經(jīng)濟轉型時期,成人個性化教育要與時俱進,在改革中,要以新理念、新方法進行教育教學,加快成人個性化教育的發(fā)展步伐。成人學校要從重視成人個性化培養(yǎng)、加快成人個性化教育體系建設、完善成人個性化教育評價體系三個方面著手,形成區(qū)域經(jīng)濟轉型期下成人個性化教育的新模式,推動成人個性化教育的強勁發(fā)展。
[Abstract]:Adult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emphas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difference. At the same time, adult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should not only put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first place, but also emphasiz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space. Especially in the period of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dult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the course of reform,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with new ideas and methods, and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adult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should be accelerated. Adult school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adult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dult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system and perfect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adult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so as to form a new mode of adult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romote the strong development of adult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作者單位】: 綿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G72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鄧軍;鄧雯雯;張佩霞;;高水平大學發(fā)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型成人教育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大學教育科學;2016年03期
2 謝琴;劉海濤;孫麗媛;;社會轉型期我國成人教育發(fā)展研究[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6年01期
3 尹何明;;經(jīng)濟轉型期成人教育的發(fā)展策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年19期
4 陳伙金;黃鴻鴻;;新時期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發(fā)展困境與轉型路徑[J];東南學術;2014年05期
5 周玉國;周芳梅;;成人高等教育轉型期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4年07期
6 吳偉偉;劉子平;;新時期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實困境及破解路徑——以山東省高校為例[J];山東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7 方瑩芬;;我國成人院校轉型發(fā)展的能力建設研究[J];職教通訊;2013年1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冬;;區(qū)域經(jīng)濟轉型期成人個性化教育模式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17年08期
2 岳文河;;基于核心競爭力的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yè)SWOT分析——以青海電大為例[J];中國商論;2017年10期
3 吳結;于蕾;;區(qū)域獨立設置成人高校轉型取向研究——以廣東省為例[J];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17年02期
4 李毅;田建湘;孫煥良;;三分法: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新思維[J];大學教育科學;2017年02期
5 李毅;向浩;;混合學習視域下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學設計研究[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農(nóng)林教育版);2017年01期
6 王石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高校成人教育轉型發(fā)展的新路徑[J];成人教育;2016年10期
7 路新華;;提升成人高等教育含金量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6年15期
8 劉超洋;皮建華;;后大眾化背景下我國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發(fā)展研究[J];繼續(xù)教育;2016年05期
9 趙閃閃;焦峰;;我國成人高等教育轉型研究回顧與展望[J];成人教育;2016年04期
10 藏書起;;我國成人教育在農(nóng)村的發(fā)展困境[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5年10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龍奎;;科學發(fā)展觀視域下當代中國社會轉型理論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重慶行政(公共論壇);2015年01期
2 王斌;;終身教育視域下的成人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年08期
3 曾青云;盧雯璨;;中國成人教育視域下的文化創(chuàng)新[J];中國成人教育;2013年23期
4 何光全;;我國成人學習基本狀況調查[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5 魏勇;苑兆忠;;成人高等教育發(fā)展態(tài)勢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3年21期
6 常學洲;朱之紅;;論終身教育背景下的成人教育發(fā)展[J];中國成人教育;2013年20期
7 吳遵民;;中國成人教育會終結嗎?——新時期我國成人教育面臨的重大危機與挑戰(zhàn)[J];開放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8 楊劍波;;遠程教育環(huán)境下成人教育的終身教育策略研究——以天津市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3年07期
9 謝國東;;國際成人教育共識與我國成人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J];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10 白炳貴;杜友堅;;論成人高等教育轉型路徑抉擇[J];成人教育;2013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耘生;淺論個性化教育策略[J];保山師專學報;2002年03期
2 郭喜青;關于家庭個性化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3年11期
3 王品富;;創(chuàng)造個性化教育促發(fā)展[J];中國市場;2005年28期
4 譚曉蘭;;試論素質教育中的個性化教育[J];教師教育科研;2006年05期
5 王新民;;個性化教育與高校體育個性化教育策略[J];凱里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6 韓冬梅;;淺談個性化教育的基本理念[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7 石露;;試論全面發(fā)展學說的實質與個性化教育[J];教學研究;2010年03期
8 呂芳;;淺談體育的個性化教育[J];成功(教育);2011年14期
9 鐘育秀;;獨立學院90后學生個性化教育初探[J];商;2013年12期
10 鐘啟泉;選修制度與個性化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姜凌;;探索個性化教育策略,激發(fā)學生優(yōu)勢潛能[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卷2)[C];2013年
2 安潔;;學生個性化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與思考[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宋景華;楊杰;;“三螺旋”模式下高校個性化教育發(fā)展路徑探究[A];第七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2年
4 安潔;;學生個性化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與思考[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5 承正義;錢麗霞;;小班教育,孕育個性化教育的土壤[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二——教苑擷英[C];2002年
6 姜立軍;;實施學生個性化教育 讓每一個孩子健康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卷)[C];2013年
7 賈曉歐;;“三結合”對學生個性化教育的正面影響[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紅 陜西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龔三校;孩子的健康成長呼喚個性化教育[N];中國教師報;2010年
2 本報評論記者 徐寧;個性化教育不要再是毛毛雨[N];嘉興日報;2009年
3 何會斌 廣東總隊一支隊;倡導個性化教育[N];人民武警;2009年
4 記者 禾子;個性化教育是大勢所趨[N];銀川晚報;2010年
5 記者 劉志杰;“個性化教育”對差生不放棄[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6 本報記者 康麗;個性化教育應該成為教育主流[N];中國教師報;2010年
7 記者 汪培堅;衢州二中個性化教育出成效[N];衢州日報;2011年
8 記者 潘啟雯 通訊員 馬俊;《個性化教育消費白皮書》發(fā)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戴勇;個性化教育有效補充學校教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陳曦;將“個性化教育”進行到底[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艷華;高校個性化教育理念與對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4年
2 徐萍;初中個性化教育評價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關雯文;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為導向的大學個性化教育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4 孫洪霞;化學教學中個性化教育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5 田燕;英美日個性化教育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6 孫洪雁;中學語文個性化教育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7 孫彥敏;A個性化教育機構教學與管理質量提升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4年
8 李春榮;湖北大學楚才學院個性化教育之質的研究[D];湖北大學;2012年
9 馬炳霖;我國普通高中個性化教育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5年
10 肖碧芳;職業(yè)學校實施個性化教育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9974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1997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