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者任職資格標準探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教師資格的美國成人教育教師專業(yè)化實踐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河南大學》 2011年
教師培訓者任職資格標準探究
馬艷艷
【摘要】: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如今,以實施教師繼續(xù)教育來提高教師素質,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共識。教師培訓者隊伍水平高低,則成為制約在職教師培訓成敗的瓶頸。為保障教師培訓者隊伍朝著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的方向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教師培訓者任職資格標準勢在必行。 本研究以成人教育、成人學習、教育學的基本理論為理論基礎,在對數(shù)百名受訓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的實證基礎上,運用文獻法、比較法、分析法等諸種方法,對教師培訓者任職資格標準這一主題進行了探究。本論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組成: 引言:主要包括選題緣由、選題意義、概念界定、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研究思路與方法、研究重點、難點及創(chuàng)新點。 第一部分:構建教師培訓者任職資格標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論述了教師培訓者任職資格標準提出的時代背景、學術背景和實踐背景,指出研究教師培訓者任職資格標準的必要性和構建教師培訓者任職資格標準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對國內外成人教育教師資格標準的解讀與辨析。通過研究美國成人教育教師資格標準、英國繼續(xù)教育教師從業(yè)標準,以及我國企業(yè)培訓師國家職業(yè)標準,指出其對構建我國的教師培訓者任職資格標準的可鑒之處。 第三部分:構建教師培訓者任職資格標準的理念與原則。本部分以標準構建理論、人本主義教育理念和成人學習理論以及培訓理論等為理論支撐,并借鑒國外經驗,對比企業(yè)培訓師職業(yè)標準,嘗試提出構建富有中國特色的教師培訓者任職資格標準的開發(fā)理念以及應遵循的原則。 第四部分:我國教師培訓者任職資格標準構建初探。本部分回歸本土進行思考,分析提出教師培訓者的角色定位以及應具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作為構建教師培訓者資格標準應具有之核心內涵,并嘗試提出構建我國教師培訓者任職資格標準的理論框架及指標體系的構想。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451.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新;;影響教師培訓有效性的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2 郭世安;;對教師培訓者專業(yè)發(fā)展的幾點思考[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 洪成文;國際教師教育質量保證制度的最新發(fā)展[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4 楊尊偉;美國教師教育:從“能力本位”到“標準本位”[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5 洪成文;質量認證框架下的美國教師教育質量保證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6 施克燦;國際教師專業(yè)標準的三種模式及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7 陳龍根;;基于教師資格的美國成人教育教師專業(yè)化實踐探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8 吳天武;繼續(xù)教育專業(yè)化:在職教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選擇[J];成人教育;2005年03期
9 張曉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中小學教師的繼續(xù)教育[J];成人教育;2005年10期
10 劉穎;;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背景與價值取向[J];成人教育;2009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時偉;專業(yè)化視野下教師繼續(xù)教育的理論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朱益明;教師培訓的教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王立國;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素質標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經柏龍;教師專業(yè)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望秋;中學數(shù)學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探索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2年
2 趙紅利;美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國家標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3 鄭紅紅;人本主義取向的教師教育改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4 鄭子娜;論現(xiàn)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及其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礫卉;張慶林;陳寧;;論批判性思維訓練與問題解決教學的有效結合[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2 蔡韋齡;;淺析中等職業(y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確定依據(jù)[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S1期
3 吳文權;;師范生“教師專業(yè)化”培養(yǎng)方案探討[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S2期
4 劉玲;;語文教學中的教師角色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S1期
5 楊燦輝;;物理教學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解決學生的疑眼[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S1期
6 譚可;;堅持以人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2期
7 馬家安,李宜江;論學習策略教學與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8 阮成武;教師專業(yè)化與教師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9 程躍文;“差生”轉化過程中的情感智力教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10 周林;從自我意識中剖析元認知的實質[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炳芳;聶金全;李衛(wèi)國;;淺析人本主義教育在高職大學生心理發(fā)展上的作用[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2 胡心怡;王虹英;耿梅芳;張馳;;焦點解決短期療法在深度輔導中的應用與思考[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3 蔣磊;;獨立院校英語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途徑探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4 白冬;;初中歷史學科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評價體系的探索[A];來自教育一線的報告——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一五”優(yōu)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5 吳永遠;;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幸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陽縣為個案[A];教育領導研究(第二輯)[C];2012年
6 李宇峰;隋君;;信息素養(yǎng)構成要素研究[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7 郭芬;;淺析高職高專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A];云南省高職高專教育分會第七次全體理事會暨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劉勤;彭芳;;中小學航;顒诱n教師資源開發(fā)與管理的策略研究[A];2011全國航空特色學校發(fā)展論壇交流材料[C];2011年
9 胡芬玲;;自我效能感的歸因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10 郝玲玲;孫河川;;教師評價意義的研究[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風云;英語師范生學科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齊偉鈞;終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語教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潔;上海市郊公辦學校學生來源的多樣性對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翟艷芳;全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7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于興國;轉型期中國教師教育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興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琨;普通高校教師處分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孫麗影;幼兒教師課程權力個案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志艷;城市義務教育校際均衡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賈麗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文化的重新理解與建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紅梅;新課程標準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素質結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華麗;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論分析及培養(yǎng)途徑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許錦絨;遼寧省縣級職教中心專任教師校本培訓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徐艷君;初中教師間競爭關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林麗;小學教師自我評價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李鳳陽;思想政治課新課程探究式教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葵芬;發(fā)達國家教師資格證書制度之比較[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2 李素敏;發(fā)達國家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法規(guī)保障機制[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3期
3 肖成全,熊維平;農村教師繼續(xù)教育培訓模式研究與實踐[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4 沈劍平;美國本科畢業(yè)的實習教師能力評定條目[J];外國教育動態(tài);1987年05期
5 張衛(wèi)江;新加坡教育學院[J];比較教育研究;1993年06期
6 眭依凡;全民教育:2000年的挑戰(zhàn)和對策[J];比較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7 陳桂生;關于“教育研究方法”的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8 朱旭東;國外教師教育的專業(yè)化和認可制度[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9 李敏誼;“絕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布什新政府教育改革藍圖[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10 劉翠航;美國教師資格認證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朱永新;[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宋曉夢;[N];光明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顧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志厚;教師校本學習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奎明;建構主義視野下的教師素質及其培養(yǎ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劉立剛;高校教師素質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段兆兵;論課程資源開發(fā)與教師專業(yè)成長[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3 陳劍梅;中學教師素質結構及現(xiàn)狀評價[D];蘇州大學;2003年
4 張雯;中學教師素質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2011年教師進修院校培訓者培訓”順利啟動[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孫振宇;;北京:強化培訓者培訓 抓好落實[J];中國人才;2006年23期
3 劉歡桐;;教師培訓中培訓者的專業(yè)化發(fā)展[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6期
4 路德維希·海林,李家麗 ,李桃;新世紀的教師、學校和師資培訓[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5 張琦;;如何在培訓者培訓中利用學員資源[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8年01期
6 陳小婭;;在“國培計劃——培訓者研修項目”國家級研修班開班儀式上的講話[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9年12期
7 馬世新;;當前農村教師培訓的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8 李宏亮;淺談青年教師成長的“三點一線”[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1年10期
9 王洪香;發(fā)展性教師評價——促進教師成長的重要手段[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10 柳德玉;;論經歷在教師專業(yè)成長中的意義[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月鮮;;在教學反思中成長[A];2007“校本培訓”主題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潘水添;;學校內涵發(fā)展與教師成長的研究與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3 ;附件材料⑨ 四川省青川中學校教師成長檔案袋管理辦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4 劉友開;;敢立潮頭唱大風——我的30年教師成長和專業(yè)發(fā)展總結與反思[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5 潘水添;;學校內涵發(fā)展與教師成長的研究與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6 楊雄;;反思其實很美麗[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7 郭紅霞;;一位中學數(shù)學教師的成長之路——解讀張思明[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黃慶坤;向蘭花;;民辦學校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9 劉友開;;敢立潮頭唱大風——我的30年教師成長和專業(yè)發(fā)展總結與反思(二)[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10 王繼亨;;在反思中充實 在反思中前進[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文科 大連教育學院學校發(fā)展評估中心主任;[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記者 吳騫 通訊員 吳其林;[N];萊蕪日報;2010年
3 聞道;[N];江蘇教育報;2009年
4 陽 芳;[N];中國教師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陳強;[N];中國教育報;2010年
6 周曉玲 本報記者 黃巧娣;[N];樂山日報;2010年
7 古林松 廣東省中山市教師進修學院教師;[N];中國教師報;2010年
8 本報通訊員 張蕊;[N];濟南日報;2011年
9 記者 吳晶;[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10 通訊員 李旭;[N];中國人事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燕;和合學視野下教師合作研修共同體建構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李飛;引領與自主:學校變革中的教師領導與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毛齊明;教師有效學習的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鄭秋賢;“沖破堅冰”——三位浸入式教師成長的故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趙昌木;教師成長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周珂;中學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7 姚志敏;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課程執(zhí)行力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8 馬萌;面向教師需求的教師及時培訓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趙鑫;教師感情修養(yǎ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曹眾;中小學音樂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艷艷;教師培訓者任職資格標準探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闞興芳;教師角色期待及其對教師成長的影響[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3 宗永杰;普通高中教師工作狀態(tài)調查[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鄧雪梅;研培教師對“研培合一”模式的不適應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5 黃雪亞;生命之光與價值之鏡[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涂欣;作為一個人的教師[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7 彭智琨;虛擬學習社區(qū):構筑信息技術教師成長的平臺[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孟凡森;中學優(yōu)秀物理教師成長的敘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王慧娟;論教師關懷能力及其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明菊;論教師的教學自主權[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教師資格的美國成人教育教師專業(yè)化實踐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591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15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