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民考漢”在校大學生對相關問題的認知——基于個案訪談的分析
本文關鍵詞:維吾爾“民考漢”在校大學生對相關問題的認知——基于個案訪談的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民考漢 雙語教育 文化穆斯林 歷史敘述 知識分子亞社會
【摘要】:為理解"民考漢"在校大學生行動的內在意義,筆者選取了10名維吾爾在校大學生(其中6名是"內高班"畢業(yè)生)進行深度訪談,展示了他們對語言、伊斯蘭教、維吾爾族歷史以及對自身和維吾爾族前途的期待等四個方面的認知,發(fā)現(xiàn):1)該十名訪談對象對其母語具有一定的情感傾向,同時對其他語言也持開放態(tài)度;2)該群體為典型的文化穆斯林,"重信仰,輕行為",同時他們對新疆當前的宗教治理實踐有各自心理反映;3)對維吾爾族歷史的認識呈現(xiàn)一定的分化,其對官方歷史的態(tài)度更需引起注意;4)大多數(shù)人對其自身和整個民族的前途持樂觀態(tài)度,但其中存在一定的階層分化。文中最后討論了"知識分子亞社會"實現(xiàn)的可能途徑。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分類號】:G755.5
【正文快照】: 所謂“民考漢”是指自幼上漢語學校并與漢族學生一樣用漢語參加高等學校入學考試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后來泛指一切上漢語學校的民族學生。與之相對的概念是“民考民”。(1)隨著新疆雙語教育的發(fā)展,“民考漢”群體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2)因其在理論上作為“維—漢兩種文化”的承載者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開展“去極端化” 引領信教群眾正信正行[J];中國宗教;2016年02期
2 郭未;趙嘉瑩;;維吾爾族人口發(fā)展辨析(2000~2010)[J];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03期
3 張文杰;;中國宗教研究的“政治經濟學”嘗試 評《中國的宗教》[J];社會;2014年03期
4 孜維達·阿不都克里木;買熱巴·買買提;卡哈爾江·阿布拉;;雙文化選擇下的多元社會認同研究——為被貼“漢化”標簽的“民考漢”群體辯護[J];新疆社會科學;2014年02期
5 馬戎;;知識分子在社會族群結構和族際交往中的角色——讀戈登的《美國人生活中的同化》[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3年07期
6 張靜;;社會身份的結構性失位問題[J];社會學研究;2010年06期
7 盧云峰;;苦難與宗教增長:管制的非預期后果[J];社會;2010年04期
8 祖力亞提·司馬義;;族群認同感建構的社會學分析:以新疆“民考漢”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9 呂大吉;;關于宗教本質問題的思考[J];中國社會科學;1987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元超;;維吾爾“民考漢”在校大學生對相關問題的認知——基于個案訪談的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03期
2 魯春艷;;關于社會學的族群關系研究[J];智富時代;2016年08期
3 孫旭友;;去人情化:新一代社區(qū)工作者的治理傾向和社區(qū)“脫域”策略[J];社會工作與管理;2016年04期
4 侯水平;王明成;;論我國宗教財產制度的功能、主體與權能[J];黨政研究;2016年04期
5 趙璇;;遏制宗教極端思想向新疆高校滲透的策略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年06期
6 周微;李根強;孟勇;;集群行為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6年06期
7 劉莉;戚務念;;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功能界限[J];當代教育科學;2016年10期
8 王凱元;徐文兵;;破壞性膜拜團體“全能神”的縣域傳播和治理——以浙江省X縣為例[J];科學與無神論;2016年02期
9 廖勤;高金超;;大學生族際交往研究綜述[J];民族論壇;2015年11期
10 李辰;王沫;;大學教育:在“道”與“用”之間的徘徊[J];智富時代;2015年S1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忠才;;西北民族社會的階層分化與治理創(chuàng)新——社會分層及其社會效應的微觀實證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02期
2 馬戎;;中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中的民族關系演變[J];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01期
3 馬忠才;;中國西部勞動力市場的民族分層[J];社會學評論;2015年01期
4 郭未;;中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發(fā)展分析:2000~2010[J];人口學刊;2014年06期
5 徐平;張陽陽;;新疆各族國家認同狀況調查與分析[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6 疆生;;“寺”與“家”——關于維吾爾族現(xiàn)代化的理論思考[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7 胡安寧;;民間宗教的社會學人類學研究:回顧與前瞻[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8 楊鳳崗;;當代中國的宗教復興與宗教短缺[J];文化縱橫;2012年01期
9 Weller;范麗珠;陳納;Madsen;鄭筱筠;劉芳;;制度性宗教VS分散性宗教——關于楊慶X《中國社會中的宗教》的討論[J];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05期
10 張國玉;余斌;;維漢關系中族群意識與國家認同的實證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濤;劉虹嘉;;新疆“民考漢”學生的教學策略[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2 李儒忠;;論“民考漢”[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3 郭衛(wèi)東;黃莉;;新疆喀什地區(qū)中小學民考漢學生學業(yè)成績及影響因素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希日娜依·買蘇提;;維吾爾族和漢族對“民考漢”的評價與看法的比較研究[J];中國西部科技;2009年32期
5 鮑煒煜;;淺析民考漢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年09期
6 張興;;行走于兩種文化之間——“民考漢”社會化問題及解析[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7 孜維達·阿不都克里木;買熱巴·買買提;卡哈爾江·阿布拉;;雙文化選擇下的多元社會認同研究——為被貼“漢化”標簽的“民考漢”群體辯護[J];新疆社會科學;2014年02期
8 魯英;王琦三;武毅;鄭平;;淺談班主任對民考漢學生的管理技巧[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9 阿麗婭·阿力木;;新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2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宣;落實黨的少數(shù)民族政策 努力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人才[N];新疆日報(漢);2009年
2 夏燕;面向未來的“綠色通道”[N];新疆日報(漢);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徐玄錫;維吾爾民考漢亞文化群體文化特征[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2 簡娜古麗·阿木提;語言使用與維吾爾族“民考漢”群體的社會化[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3 張超;葛茲文化變化曲線下的“民考漢”大學新生校園適應性研究[D];西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2078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1207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