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學生思想危機癥候及其成因探究
本文關鍵詞:香港青年學生思想危機癥候及其成因探究
【摘要】:香港回歸以來,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群體性運動頻發(fā)折射出相應的思想危機。本文透過特定性和彌散性二重視角管窺香港青年學生思想危機的癥候,這種癥候除了青年學生自身的原因外,特定性思想危機的根源在于對現(xiàn)實的考量,而彌散性思想危機的根源則既有對歷史的折射,又有對未來的幻象。在此歸因的基礎上,建議構建以政府為主體的多重合作的協(xié)調治理模式規(guī)避香港青年學生思想危機,維護香港社會的健康穩(wěn)定。
【作者單位】: 杭州師范大學政治與社會學院;
【關鍵詞】: 青年學生 思想危機 癥候 成因
【基金】: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地項目“律師參與信訪治理的引導與規(guī)制研究”(項目編號:2016JD36)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41
【正文快照】: 香港自1997年回歸以來,總體來說是健康有序發(fā)展的,但是仍夾雜著不和諧之音,時不時掀起香港不穩(wěn)定的波瀾。如近些年發(fā)生的“民主運動”、“反高鐵運動”、“反國教運動”、和“占中運動”等,在這些運動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特征:香港的知識分子與青年學生成為抗爭的發(fā)起者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馬素偉;孫艷;;香港“青年危機”:表征、影響及策略[J];當代青年研究;2016年03期
2 劉愛芳;;當代青年“信心危機”的價值反思[J];青海社會科學;2015年02期
3 劉兆佳;;香港“占中”行動的深層剖析[J];港澳研究;2015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黃康;香港媒體的“國家認同”建構[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韓蘇蕓;;香港青年學生思想危機癥候及其成因探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7年01期
2 徐曉迪;;香港青年身份認同的路徑研究[J];青年探索;2016年05期
3 祝捷;章小杉;;主權、國家安全與政制改革:“港獨”的《基本法》防控機制[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4期
4 輝明;徐海波;;香港人雙重身份認同評析[J];嶺南學刊;2016年02期
5 陳相雨;王全權;;香港“占中”運動生成的再認識:闡釋與啟發(fā)——基于資源動員理論的分析[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6年02期
6 李岱;;一國兩制框架下就“占中”運動引發(fā)的思考[J];商業(yè)故事;2015年22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趙永佳;葉仲茵;;香港青年“下流”問題:客觀狀況與主觀感受[J];港澳研究;2015年03期
2 王春新;;“后政改”時期的香港經濟前景[J];港澳研究;2015年03期
3 何志平;;香港青年:問題與出路[J];港澳研究;2015年01期
4 舒遠招;;Existenz與Leben:人的兩種存在狀態(tài)——對《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兩個重要術語的考察[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3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馮楓;身份認同與香港英文報紙對內地人形象建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2 姜茜;大陸和香港英語媒體2012年兩會報道議程設置比較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3 劉娟;《時代》(2001-2010年)擬態(tài)環(huán)境下的中國形象[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2年
4 張岸晴;《人民日報》與香港《大公報》對中國國家形象傳播的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5 閆旭寧;1999-2009年《人民日報》的“澳門回歸”報道與國家認同建構[D];蘇州大學;2011年
6 鄭闖;鏡像與他者:《印度時報》涉華報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茅建興;香港中文報業(yè)的多元政治傾向及其社會經濟背景[D];浙江大學;2008年
8 畢笑楠;香港英文媒體如何塑造中國大陸形象[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聶莉;談青年學生的審美教育[J];鄭州牧業(yè)工程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2期
2 趙世宗;尊重青年學生與嚴格要求之我見[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3 趙西巨;丹麥大學改革與丹麥青年學生[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6期
4 葉清,袁毓玲;在青年學生中開展“兩思”教育的思考[J];青年探索;2000年05期
5 孫潔;要重視研究青年學生的心理需要[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2年02期
6 柴世學;應對青年學生進行反腐敗斗爭的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2年Z1期
7 畢經邦;;現(xiàn)代青年學生缺少點什么?[J];交通職業(yè)教育;2005年01期
8 蘇生;;“玩”出來的創(chuàng)業(yè)靈感[J];成才與就業(yè);2008年11期
9 胡錦濤;;給全國廣大青年學生提幾點希望[J];中國民族教育;2009年06期
10 畢廷延;;青年學生:軟實力決定就業(yè)競爭力[J];中國青年研究;2009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燕;;針對當前青年學生的思想特點開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2 洪守義;田保傳;;民辦高校對青年學生發(fā)展的影響[A];非公經濟與青年發(fā)展研究報告——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3)[C];2003年
3 張軍;;加強學校德育教育是構筑青年學生健康精神家園的有效途徑[A];山東省哲學學會“改革開放三十年哲學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袁國青;;讓崇高理想之花在校園綻放[A];《大學的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與文化育人》專家論壇論文集[C];2012年
5 ;拓展領域 凝心聚力 引導青年學生成人成才[A];全省高校關工委工作座談會材料匯編[C];2012年
6 席蔚菁;;盲人青年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施教原則[A];中國盲人按摩學會醫(yī)院管理工作委員會及教育分會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2年
7 單建;曹俊霞;;用愛心塑造青年學生的美好心靈[A];山東省醫(yī)學倫理學學會第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邵云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背景下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過程中的分類引導探析[A];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教育——德育論叢(第二輯)[C];2012年
9 ;發(fā)揮優(yōu)勢 拓寬渠道 扎實推進關心下一代工作[A];全省高校關工委工作座談會材料匯編[C];2012年
10 于偉;韓麗穎;;非公有制經濟對青年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與應對策略[A];非公經濟與青年發(fā)展研究報告——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3)[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霍曉麗;省領導會見臺灣青年學生代表團[N];河北日報;2007年
2 許云澤;青年學生應培養(yǎng)怎樣的審美觀[N];光明日報;2013年
3 陳金龍;青年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四個維度[N];中國民族報;2014年
4 甘潔儀;重視把握青年學生心理矛盾[N];福建日報;2002年
5 趙秀紅;學習胡錦濤向中國青年群英會致信精神[N];中國教育報;2007年
6 邢兆遠邋張興華;田建國:和青年學生做朋友[N];光明日報;2007年
7 記者 滑翔 通訊員 王斌;燃燒激情為構建和諧深圳建功立業(yè)[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8 記者 郭敏;市領導為青年學生作十七大精神輔導報告[N];安陽日報;2007年
9 忠陸;團市委引導青年學生參與環(huán)境建設[N];營口日報;2008年
10 陳冬;院士與青年學生面對面暢談理想[N];廈門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林魯文;民族主義社會思潮與民國時期福建學生運動歷次高潮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輝;高校網絡青年學生自組織建設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3年
2 付琪琳;青年學生基督教皈依歷程[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5年
3 范曉蘭;青年學生懷舊的量表編制及其特點分析[D];西南大學;2015年
4 邵美艷;北滿解放區(qū)土改教育研究(1946-1948)[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方圓;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6 代玲玲;趙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7 劉文龍;社會轉型視角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學生運動原因探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8 田幸川;國民政府防范青年學生運動研究(1927-1937)[D];湘潭大學;2015年
9 尤向東;山東省兩城市青年學生艾滋病知識行為調查及血清學檢測結果分析[D];山東大學;2016年
10 王平;青年學生男男性行為者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性取向成因的因素[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70271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70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