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所以教者五”與“學生層次”論
發(fā)布時間:2017-08-02 12:05
本文關鍵詞:“君子之所以教者五”與“學生層次”論
【摘要】:本文對《孟子》"君子之所以教者五"一段文字本義予以闡釋與解說,指出"君子之所以教者五"論的是教育方法(或方式),其方法確有層次之別,古人訓釋此句有言"教民之道有五品",其所謂"品",即是言等級,言層次,然其等級、層次絕非是對學生進行的層次分類。針對《中國教育通史》有關闡釋給予商榷討論,致力恢復孟子教育理論的歷史真實,同時進一步指出,在一般情況下,對學生不做定性的層次分類,能更好地體現(xiàn)科學的教育之道。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吉林大學圖書館采編部;
【關鍵詞】: 《孟子》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學生層次
【基金】:東北師范大學第二批通識教育選修核心課程建設項目《孟子導讀》課程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B222.5;G40
【正文快照】: 《孟子·盡心上》有一段與教育有關的文字,即題目所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茲先引于下: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本段文字在注家那里,理解并無歧義,基本是說君子教育的方式有五種。201,
本文編號:6091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60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