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主義時代的教育——韋伯《以學術(shù)為業(yè)》釋義
[Abstract]:In "academic as a career", Weber pointed out that, in terms of external conditions, young people need luck to pursue academically; in terms of internal pursuit, academicism requires young people to take the path of specialization and have academic inspiration. More importantly, in the age of progressive rationalisation, learning is not about ultimate value. This requires that teachers should not act as life mentors for students. Fundamentally, this is an era of nihilism in the struggle of the gods. Education cannot achieve uniform value in the field of value, and the teacher's duty is limited to the transfer of skills and methods, and clearly tells the students. An irrational value choice must be made. But the problem is that Weber's view of education starts from "scientism" and "realism", which cancels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for goodness" and makes students fall into the meaningless situation of life. A good educational theory should focus on the ultimate concern and explore the path of going out of nothingness and good from the dispute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度國家一般課題“實踐哲學視野中的教育學演變”[BAA130010]
【分類號】:G4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長偉;;現(xiàn)時代教育精神的理性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穎;;交往實踐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2 方瀟;;革命話語下的理性思維——董必武法學教育思想芻議[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3 趙宗亮;;權(quán)利政治初論——方法、觀念與實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4 趙志浩;;“和諧”思維的哲學意蘊[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5 鄭曉華;達爾經(jīng)濟民主思想述評[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6 曾裕華;;論古希臘哲學研究方向的轉(zhuǎn)變[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7 陳虹;;西方現(xiàn)代童話中的成長儀式原型及文化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8 唐勇,朱長華;學校教育資源分配探討[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錢善剛;;身行據(jù)亂 心寫太平——康有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10 張飛;;施特勞斯自由教育思想與經(jīng)典閱讀[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白云;;和諧社會下我國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gòu)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08年
2 高山奎;;論虛無主義的歷史主義根基——兼論施特勞斯的海德格爾批判[A];繁榮學術(shù)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 何強;;道德資源整合與網(wǎng)絡道德建設[A];繁榮學術(shù)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4 秦越存;;現(xiàn)代性倫理危機與西方共同體主義的困境[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5 劉梅珍;;哈姆雷特形象的倫理視角審視[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6 許文駿;;略論明代后期的造物藝術(shù)思想[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shù)——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汪其昌;;信托財產(chǎn)權(quán)制度的特質(zhì)及其經(jīng)濟學分析[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張睿麗;;議會政治:憲政民主的運作[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三輯)[C];2008年
9 曾宇青;;社區(qū)制困境與“公民—社區(qū)制”構(gòu)建——以深圳為研究文本[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10 郭倩;張繼平;;海洋環(huán)境保護中公眾參與機制的功能與實現(xiàn)——基于對油污污染賠償?shù)乃伎糩A];東方行政論壇(第一輯)[C];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陳春常;轉(zhuǎn)型中的中國國家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紅峰;大學組織變革中的博弈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靳寶;批判哲學的現(xiàn)象學批判[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gòu)[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宇;從臣民到公民[D];南開大學;2010年
9 劉自學;論政治哲學范式的演進[D];南開大學;2010年
10 王希艷;環(huán)境倫理學的美德倫理學視角[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季婧;理查德·羅蒂新實用主義真理觀探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巖;跋涉在路上—女性視域下的李少紅影視劇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宋浩;民族性與比較科學哲學[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姜超;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的調(diào)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盧楠;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馮秋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與教學智慧的相關(guān)性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7 季曉希;試論我國村民自治的歷史變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吳旭東;《勞動合同法》立法過程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畢圣潔;中國政治發(fā)展過程中的合法性構(gòu)成與獲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吳玄;馬基雅維利與威尼斯城市共和國憲政[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長偉;;成本、信任與共同體的教化——對見義不為現(xiàn)象的一種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2年05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陳家琪;[N];文匯報;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勇華;影響青年一輩子的四個夢[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2期
2 張偉;;韋伯以學術(shù)為志業(yè)的思考——基于學術(shù)人的使命與規(guī)約的視角[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3 李長偉;;虛無主義時代的教育——韋伯《以學術(shù)為業(yè)》釋義[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4年03期
4 ;[J];;年期
,本文編號:22164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221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