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科學模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學科學模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首都師范大學》 2014年
中學科學模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張躍
【摘要】:科學模型是科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分支,對科學方法教育的促進影響深遠,其中科學模型教育是指在通過認識和建立模型來實現(xiàn)教學。國際上對科學模型的探索已逐步完善,而我國對科學模型教育重視不足,即使涉及也從未將科學模型作為整體研究,同時較少有研究對中學科學模型進行梳理和總結(jié)?茖W模型教學的有效實施促使教師更加深刻的理解科學本質(zhì),同時存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故針對中學開展科學模型教育,從理論和實踐層面豐富科學方法教育的途徑是極為有益的。本論文立足國際視野,通過對科學模型理論的探索,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深入探究了我國中學科學模型教育的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為中學科學模型教學的有效實施提出建設性意見。 本論文采用了定量和定性混合研究方法,考慮到群體差異,針對教師和學生分別采用了半開放式問卷和封閉式問卷,利用SPSS軟件進行差異性、相關性、對比和回歸分析。為使研究更為深入,結(jié)合個案訪談的文本分析和教學片斷分析,定性地探索了科學模型教育的現(xiàn)狀。根據(jù)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的結(jié)果,論文最后對科學模型教育在中學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方面的應用提出了啟示與展望。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633.7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春生;物理類比方法淺談[J];現(xiàn)代物理知識;2003年01期
2 駱金軍;對教材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5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顯元;;關于“追光悖論”的思考[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周宗元;關于動量概念的建立與動量的表述[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3 商衛(wèi)星;;心智研究:跨學科的攻堅[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4 胡化凱;;愛因斯坦直覺認識方法初探[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年03期
5 蔣毓舒;;論構建環(huán)境友好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體系——以皖西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為例[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6 孫顯元;;“道德悖論”研究的現(xiàn)狀及走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7 陳小莉,梁俊龍;光電效應中的佯謬[J];安康師專學報;2001年03期
8 周士蕓;;大學物理教學與學生科學素質(zhì)的培養(yǎng)[J];安順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9 張一方;;易學與現(xiàn)代科學基本原理的一致性,量子易學和易熱力學[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10 李武成;崔鳳午;楊曉翠;;關于本科畢業(yè)論文選題的思考[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李德新;;論(973計劃)中醫(yī)理論專題研究的問題意識[A];《黃帝內(nèi)經(jīng)》高峰論壇暨全國第十一屆內(nèi)經(jīng)學術年會會議匯編[C];2011年
2 夏登武;;編輯不容忽視的三種基本意識[A];中國編輯研究(2009)[C];2010年
3 于祺明;;在“科學與宗教關系”的研究中應當堅定發(fā)揚科學精神[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專家專題論壇“在為國服務中發(fā)展自然辯證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王嘉毅;梁永平;;中國科學教育的文化使命[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聶焱;;三一理論、三一學派縱橫談——三一語言學座談會紀要[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6 楊雄勝;張國法;劉旭;于成永;酆塵穎;;中國會計研究規(guī)范及其成效問題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4年
7 周景杰;;在科學發(fā)展中思維方法研究的意義[A];云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研究與理論探索[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睿;美國《物理評論》的創(chuàng)辦和發(fā)展[D];西北大學;2011年
2 龔少情;獨一執(zhí)政黨發(fā)展的動力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洪春;少數(sh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過程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4 鄧鑄;問題解決的表征態(tài)理論與實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費多益;論科學的合理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唐榮德;學生學習生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向喜瓊;區(qū)域滑坡地質(zhì)災害危險性評價與風險管理[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8 楊廣軍;高中物理教材設計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黃維;國家助學貸款轉(zhuǎn)移支付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10 李江林;高師理科專業(yè)教育改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卜振鑫;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研究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柴莉莉;初高中物理教育對比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吳艷艷;不同版本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比較與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白旭東;遼寧省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狀況調(diào)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馬楠;基于課題培養(yǎng)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孫榮;課堂教學中關于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能力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張敏;小學班級管理倫理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齊東平;探究教學在《大學物理實驗》課程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孫春成;江陰市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任皎雪;高中古詩文教學與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鍇;陳志偉;;生物學師范生對科學模型的認識[J];生物學通報;2012年06期
2 鄧峰;;高中生科學模型認識觀的結(jié)構與特點[J];化學教育;2011年10期
3 周奇峰;自然科學教學中科學模型的構建[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4 季薛慶;;談物理教學中科學認識觀的培養(yǎng)——一道中考題所引起的思考[J];物理通報;2010年05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躍;中學科學模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中學科學模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49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84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