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洛克的政治精英教育
本文關鍵詞: 《教育漫話》 政治精英 自然法 名譽 出處:《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洛克的《教育漫話》真正的教育對象,不是平民子弟,也不是普通紳士,而是政治精英!督逃挕匪蠢盏年P鍵素養(yǎng)有:良好的教養(yǎng);堅忍;遵從理性、克制偏好;慷慨正直;愛好名譽;輔助德行的知識與技能。這些關鍵素養(yǎng)處處指向政治事業(yè)。在德行的培養(yǎng)中,洛克認為,對于兒童來說,謙遜比自信更重要。在知識與技能中,洛克專門強調年輕紳士要潛心研究自然法的經典著作,這與洛克本人的政治理論是相契的。在教育的實施方面,洛克主張,政治精英教育的總原則是順應天性,采取私人教育的方式,杜絕辯論習氣,極力主張從小就培養(yǎng)年輕紳士(口頭和書面)講故事的能力。洛克的"白板說"指的是人的頭腦中沒有天賦觀念,但并不是說人沒有天生的稟賦或傾向,因此由"白板說"并不能推導出"教育萬能論"。
[Abstract]:The real object of Locke's Education is not the common children nor the ordinary gentleman, but the political elite. The key qualities outlined by the Education Man are as follows: good upbringing; Perseverance; Obey reason and restrain preference; Generosity and integrity; Love of reput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assist in virtue. These key qualities point everywhere to political caus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virtue, Locke believes that humility is more important to children than self-confidence. In knowledge and skills. Locke specially stressed that young gentlemen should concentrate on the classical works of natural law, which is in line with Locke's own political theor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Locke argues that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political elite education is to conform to nature. Using private education to put an end to the habit of debate, he urged young gentlemen to tell stories (both orally and in writing) from an early age. Locke's "whiteboard" refers to the lack of natural ideas in the mind. However, it does not mean that people do not have natural endowment or inclination, so "whiteboard theory" can not deduce "education omnipotence".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分類號】:G40-09
【正文快照】: 學界有關洛克教育思想的研究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資料。針對以往的研究,本文提出一個新的假設并提供論證。表面上看,洛克的教育著述比如《教育漫話》所討論的對象是所有人的教育,事實上,洛克所關注的只是紳士教育。而且,洛克所關注的也不是一般的貴族紳士,而是政治精英,即未來要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吳飛;;洛克論宗教寬容[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梁君;;論洛克的政治精英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06期
2 高娃;;由施萊爾馬赫到“寂靜嶺”[J];神州;2014年15期
3 王志;;英國宗教自由的特殊歷程[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1年05期
4 許江;;政教分離與信仰自由──讀洛克《論宗教寬容》[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永久;柳建文;;民族政治精英論[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倪星;原超;;從二元到多元:海外中國政治精英研究述評[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3 張雷;;當代中國政治精英的更替[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4年02期
4 楊善華;家族政治與農村基層政治精英的選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一個分析框架[J];社會學研究;2000年03期
5 李里峰;;不對等的博弈:土改中的基層政治精英[J];江蘇社會科學;2007年06期
6 陳水生;黃穎;;隱蔽議程形成機制中的利益集團和政治精英[J];南京社會科學;2009年03期
7 彭蓓蕾;伍小濤;;中國時下政治精英的身體言說[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8 龍異;;印度尼西亞華人政策與華人政治參與的歷史分析——以政治精英構成為解釋要素[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9 王海騰;;精英政治理論的研究綜述[J];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10 張立鵬,姚正寬;農村政治精英角色轉變及其背景[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郎友興;;民主政治的塑造:政治精英與中國鄉(xiāng)村民主(研究論綱)[A];村民自治進程中的鄉(xiāng)村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1年
2 聞麗;;懶正與認同——民初政治精英的“政黨”釋義[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3 任映紅;張鳴;;新中國成立后村落政治精英的更替及內在影響——浙江XF村的實證研究[A];“秩序與進步:浙江社會發(fā)展60年研究”理論研討會暨2009浙江省社會學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美國戰(zhàn)略預測公司總裁 喬治·弗里德曼;全球經濟危機實質是一場政治經濟危機[N];光明日報;2011年
2 喬治·弗里德曼 趙紀萍 編譯;全球面臨一場深層政治經濟危機[N];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 包剛升;政治精英與國家轉型[N];東方早報;2012年
4 王才友 杭州師范大學歷史系;如何做好人物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5 趙雷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倡導政治精英主導模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特派記者 陸振華;意大利人為什么憤怒[N];21世紀經濟報道;2013年
7 朱苗苗 同濟大學德國問題研究所/歐盟研究所;“技術官僚”可以解決歐債危機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8 郭亞丁 浙江省委黨校黨建研究所所長教授 全國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從更宏觀層面看表彰先進的意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1年
9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李春成;直面影響改革的不良心態(tài)[N];北京日報;2014年
10 趙鳳琦;民主那些事……[N];中華讀書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楊景明;轉型以來韓國與俄羅斯政治精英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程麗娜;當代臺灣地區(qū)精英嬗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雪峰;廣西村民自治進程中農村后備政治精英培育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
2 顧聞;選拔制下中共政治精英流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3 伍揚;中央委員的教育背景與中國政治精英更替研究[D];南京大學;2015年
4 張東岳;美籍華裔政治精英的媒體再現(xiàn)[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5年
5 楊青;中國政治精英的流動[D];南京大學;2016年
6 孫子堯;菲律賓南海政策激進化轉變的動因及我國對策分析[D];中共浙江省委黨校;2016年
7 劉洪宇;精英決策視角下安倍政府南海政策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7年
8 王鵬;當代中國第三次政治精英轉換及其發(fā)展趨勢[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9 譚,
本文編號:14530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453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