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本文關鍵詞:美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摘要】:在美國,人們通常所說的公民教育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相對來說,美國的公民教育最有代表性,因為美國從很久之前就開始實行公民教育,而且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方式也隨之更新,在世界上一直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本文重點研究美國的公民教育,分析其獨特性還有包含的內(nèi)容,目的就是要理清美國當前的公民教育情況,以及其發(fā)展方向,進而了解美國公民教育的未來發(fā)展目標,最終使我國的公民教育能夠有所發(fā)展。
【作者單位】: 河南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鍵詞】: 美國公民教育 現(xiàn)狀 趨勢
【分類號】:G41
【正文快照】: 1美國的公民教育含義和理論基礎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要想本國得到更好的治理,就必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國家的領導階層來說,只有不斷的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算的上是一個成熟的階級。相反,如果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該統(tǒng)治階級發(fā)展將會受阻。就美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來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少良,彭慶紅;大學生 公民意識的調查與思考[J];求索;2001年04期
2 周松華;對學生要進行公民教育[J];機械職業(yè)教育;2002年02期
3 葉長茂,謝舒瀟;網(wǎng)絡時代下的公民教育與環(huán)境建設[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4 洪明,許明;國際視野中公民教育的內(nèi)涵與成因[J];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04期
5 付軼男;俄羅斯公民教育概觀[J];外國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6 朱琳;世界歷史教學中的公民教育[J];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7 李慎之;公民教育之必要[J];教師之友;2003年06期
8 趙明玉;法國公民教育述評[J];外國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曾盛聰;論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公民教育的價值理念[J];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10 何曉芳;澳大利亞公民教育概觀[J];外國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剛;;國際視野中的公民意識與公民教育[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下)[C];2004年
2 單文經(jīng);;澳門公民教育簡史[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擷影(2006年6月·香港)[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香灼璣;;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開幕詞[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王雄;;公民教育:新的起點與探索——2005年中國內(nèi)地公民教育現(xiàn)狀概述[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藍維;;公民教育的社會背景與實踐要素分析[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謝文;;社會性別平等意識教育是中國公民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趙達仕;;縱論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彭敬慈;;推動公民教育,從何人手?[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謝均才;;公民社會與政府,相生相克:香港推廣公民教育的經(jīng)驗[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公民教育推進成效顯著[N];人民政協(xié)報;2005年
2 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楊啟華;轉型期公民教育問題引發(fā)專家關注[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周敦文;和諧社會視野中的公民教育[N];湖北日報;2008年
4 皓夫;江蘇省“公民教育實踐活動”項目介紹[N];江蘇教育報;2009年
5 魯軍 楊雅彬 中國文化研究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建立公民教育制度[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李瑞蘭;應該大力倡行公民教育[N];天津教育報;2011年
7 楊云香;公民教育要抓好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N];人民日報;2012年
8 本報記者 石影;用公民教育成就素質教育[N];遵義日報;2011年
9 李友唐 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美國的“公民教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10 大學教師 齊問;嚴管須運行于公民教育的環(huán)境中[N];東莞日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姬振旗;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中小學公民教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朱志萍;中國社會現(xiàn)代化轉型視域中的積極公民身份培育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3 蘇守波;美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付軼男;美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公民教育與道德教育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新月;我國大學公民教育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王文嵐;社會科課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7 李微;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公民教育[D];復旦大學;2005年
8 崔貞姬;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與公民教育[D];吉林大學;2007年
9 趙明玉;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英國公民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敖潔;我國大學生公民教育實效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海霞;2007年英國公民教育改革及其啟示[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2 薛艷芳;網(wǎng)絡時代的公民教育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8年
3 潘莉;區(qū)域性推進中小學公民教育的實踐考察[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仲柳靖;我國現(xiàn)階段學校實施公民教育的問題與對策[D];揚州大學;2008年
5 張鵬燕;香港學校公民教育的演進透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6 呂宏倩;澳大利亞中小學公民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吳利運;英國公民教育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于永梅;全球化視域下的公民教育研究[D];長安大學;2007年
9 楊倩;美國公民教育理論(2000-2010)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岳書杰;澳大利亞中小學公民教育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0128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012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