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基于BIM的建筑結構模型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2年
基于BIM的建筑結構模型的研究
李艷妮
【摘要】: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信息技術在建筑行業(y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集合了眾多信息技術的建筑行業(yè)中依然存在著信息流失、信息孤島現(xiàn)象等問題,其中的工作流程和信息的交流迫切需要改革和進步。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應運而生,它對建筑物物理和功能特性進行數(shù)字表達,為建筑整個生命周期提供可信賴的信息共享和知識資源。在整個建筑工程項目中,BIM技術體現(xiàn)了較高的實用性和經濟價值。 目前,BIM技術在我國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但在建筑業(yè)中的應用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于進一步解決。為了擴大BIM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范圍,本文以BIM技術在建筑結構設計階段的應用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內容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⑴在深入理解BIM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上,使用基于BIM的Revit軟件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從建筑信息模型中提取所有結構信息,為結構工程師提供可靠的結構信息數(shù)據(jù),以便進行整體結構模型的結構分析與計算。 ⑵在提取出結構模型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xiàn)了結構構件檢索的可視化功能,使結構工程師對模型中特殊的結構構件進行查找篩選,以便于結構工程師對特定的結構構件做定量分析。 ⑶在對現(xiàn)有建筑結構分析軟件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給出了Revit軟件和結構分析軟件SAP2000之間的模型轉換方法,實現(xiàn)了它們之間模型數(shù)據(jù)的轉換。 以上研究為BIM技術在建筑結構建模中的實際應用提供了一種可供參考的解決方案,可以提高結構工程師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TU17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捷,KAHN Hilary J,CARPENTER Andy;應用限制編程的信息模型內在檢查方法(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2005年01期
2 李文姹;;華通破解BIM創(chuàng)新命題——訪華通設計顧問工程有限公司BIM研究中心主任王宇[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1年02期
3 艾昕;;回歸建筑藝術的靈魂——惠普Z系列工作站重鑄建筑信息模型利器[J];工業(yè)設計;2011年05期
4 楊家海,王繼龍,張金祥,吳建平;基于多級抽象的網絡管理信息模型[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S1期
5 周建鵬;;DNC車間中刀具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J];機床與液壓;2005年11期
6 陶麗華;;制造單元信息系統(tǒng)設計[J];機床與液壓;2006年11期
7 馬峻;肖田元;范文慧;;面向分區(qū)協(xié)同設計的關聯(lián)關系信息模型[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09年08期
8 楊尚飛;吳寶中;龔京忠;薛曉光;;可擴展的裝配模型研究[J];機械制造;2009年07期
9 楊超英;孫家坤;曹靈芝;;面向網絡化制造的覆蓋件模具產品信息建模[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10 楊洪兵;;企業(yè)信息化建設的模型[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年2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曲文;;中國建筑信息模型標準發(fā)展研究[A];BIM與工程建設信息化——第三屆工程建設計算機應用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可持續(xù)設計分析和建筑信息模型[A];BIM與工程建設信息化——第三屆工程建設計算機應用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楊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給排水專業(yè)三維結構分析初探[A];工程設計與計算機技術:第十五屆全國工程設計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4 吳吉明;;數(shù)字信息模型(BIM)與我國的建筑設計[A];工程設計與計算機技術:第十五屆全國工程設計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朱曉晶;徐韞璽;;基于雙層建模理論的BIM研究[A];工程設計與計算機技術:第十五屆全國工程設計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6 湯德佑;郭玉彬;奚建清;沈順七;;數(shù)據(jù)的遺傳信息模型及查詢語言[A];第二十三屆中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會議論文集(技術報告篇)[C];2006年
7 馬寧;;基于信息模型的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與元信息系統(tǒng)[A];’2004計算機應用技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嚴俊;曾廣武;周戰(zhàn)鋒;趙耀;;船廠管子零件加工信息模型構造[A];第六屆全國計算機應用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9 施煒;賈曉輝;鄧志凌;樂嘉錦;;構件檢索的刻面索引研究[A];第二十二屆中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會議論文集(技術報告篇)[C];2005年
10 李銘志;柳存根;蔣如宏;趙永生;馬寧;;船舶電氣智能設計中數(shù)字化信息模型的研究[A];2010年MIS/S&A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學術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Erin Rae Hoffer(艾琳·雷·霍夫爾) AIA CSI LEED (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 建筑規(guī)范學會綠色建筑評估體系)認證專業(yè)人士;[N];中華建筑報;2011年
2 Erin Rae Hoffer(艾琳·雷·霍夫爾) AIA CSI LEED (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 建筑規(guī)范學會綠色建筑評估體系)認證專業(yè)人士;[N];中華建筑報;2011年
3 李光熙;[N];建筑時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王曉濤;[N];中國經濟導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馬生泓;[N];中華建筑報;2009年
6 張高青;[N];建筑時報;2008年
7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信息部部長 鄭琪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信息部高級工程師 陳宜;[N];中華建筑報;2008年
8 ;[N];中華建筑報;2008年
9 劉麗華 金水高 胡凱 梁子柱;[N];計算機世界;2006年
10 李杰;[N];中華建筑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琪;基于本體方法構建中醫(yī)藥概念信息模型的方法學示范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1年
2 安繼業(yè);醫(yī)療健康信息框架與信息模型的研究和建立[D];浙江大學;2009年
3 屠海波;電子病歷信息模型及其應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4 王懷明;面向制造企業(yè)的集成化工藝與生產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5 竇郁宏;程序挖掘中構件描述和檢索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6 魏珅;機械產品快速設計與制造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7 朱建江;基于軟件構件的軟件復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2年
8 董全林;軋鋼機接軸轉動能量傳輸信息模型的研究[D];燕山大學;2003年
9 朱龍英;公理化設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
10 段惠明;超高壓輸電網絡故障信息處理系統(tǒng)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艷妮;基于BIM的建筑結構模型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年
2 姜慶艷;單件小批量企業(yè)庫存管理集成信息模型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0年
3 張曉晶;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中的做市商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4 張勇;可動態(tài)擴充零件庫的數(shù)據(jù)庫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5 李元龍;可視化電網調度基礎信息平臺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6 楊進;小模數(shù)齒輪的CAPP系統(tǒng)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7 劉凌;基于移動通信計費系統(tǒng)的軟件測試應用研究[D];貴州大學;2006年
8 吳小娟;機械產品概念設計過程模型建模及其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9 王艷;個性化信息服務技術及其在防汛會商中應用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10 王立波;企業(yè)車輛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四川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BIM的建筑結構模型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29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5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