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震害模擬中的RC框架結構自動化精細建模方法研究
【圖文】:
混凝土受壓應力—應變曲線
鋼筋受拉應力—應變曲線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U375.4;TU352.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謹;段小廿;楊律磊;龔敏鋒;鄭志剛;;動力彈塑性分析方法及其在結構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結構;2016年20期
2 劉如山;張美晶;王翔鷹;李吉;;基于設防烈度和震害統(tǒng)計的變電站震害快速評估法[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2年05期
3 張慶平;;淺析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J];工業(yè)建筑;2011年S1期
4 周曉信;;大跨度鋼結構廠房三維有限元動力分析[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1年03期
5 劉飛;郭棟;梁利利;;基于MSC.MARC的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有限元模型[J];四川建材;2011年03期
6 馬玉虎;陸新征;葉列平;唐代遠;李易;;漩口中學典型框架結構震害模擬與分析[J];工程力學;2011年05期
7 周穎;呂西林;;智利地震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震害對我國高層結構設計的啟示[J];建筑結構學報;2011年05期
8 楊志勇;黃吉鋒;邵弘;;彈性與彈塑性動力時程分析方法中若干問題探討[J];建筑結構學報;2009年S1期
9 謝禮立;;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教訓[J];中國工程科學;2009年06期
10 林旭川;潘鵬;葉列平;陸新征;趙世春;;汶川地震中典型RC框架結構的震害仿真與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2009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熊琛;基于時程分析和三維場景可視化的區(qū)域建筑震害模擬研究[D];清華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武夢雅;雙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基礎滑移隔震結構偏心扭轉效應時程分析[D];安徽理工大學;2014年
2 吳旺成;地震動標準累積絕對速度及其應用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4年
3 何劍平;框架—核心筒超高層結構彈塑性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4 左勝軍;汶川地震中框架結構“強梁弱柱”現(xiàn)象的震害分析[D];湖南大學;2011年
5 田杰;不同錐度體系在風荷載及地震作用下的分析[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6 趙鵬;框架結構震害特征簡析及三維災害場景實現(xiàn)初步[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0年
7 吳成才;基于PATRAN的起重機數(shù)值仿真集成系統(tǒng)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8 林旭川;基于系統(tǒng)方法的RC框架結構抗震性能優(yōu)化設計[D];清華大學;2009年
9 石磊;高層建筑土—結構相互作用地震反應分析方法[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05年
10 張鳳連;鋼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結構的破壞過程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5804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580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