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腹筋玄武巖纖維復材筋再生混凝土深受彎構件抗剪性能
本文關鍵詞:無腹筋玄武巖纖維復材筋再生混凝土深受彎構件抗剪性能 出處:《工業(yè)建筑》2017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BFRP筋 再生混凝土 深受彎構件 有限元分析 抗剪性能
【摘要】:為研究無腹筋玄武巖纖維(BFRP)筋再生混凝土深受彎構件的破壞模式、開裂荷載、極限荷載、裂縫擴展趨勢及變形性能,對9根BFRP筋再生混凝土深受彎構件進行四分點集中力加載試驗。考慮影響深受彎構件抗剪性能的主要因素:剪跨比、再生混凝土抗壓強度、BFRP筋配筋率、截面有效高度。在此基礎上利用ANSYS建立非線性有限元模型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結果與試驗結果基本一致;試驗梁的抗剪承載力隨剪跨比的增大而減小,隨縱向BFRP筋配筋率、截面有效高度和再生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提高而呈上升趨勢;模擬較好地反映了裂縫發(fā)展趨勢及BFRP筋的應變;但試驗梁的荷載-變形曲線與模擬結果有一定偏差,仍需進一步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failure mode, cracking load, ultimate load, crack propagation trend and deformation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concrete reinforced with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without web reinforcement (BFRP), the failure mode, cracking load, ultimate load, crack propagation trend and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deep flexural members are studied. A four-point concentrated load test was carried out on 9 reclaimed concrete members with BFRP tendon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hear behavior of deep flexural members were the shear span ratio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ecycled concrete. On the basis of BFRP reinforcement ratio and section effective height, th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ANS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shear capacity of the test beam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hear span ratio, and increases with the reinforcement ratio of longitudinal BFRP bars, the effective height of section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ecycled concrete. The simulation well reflects the trend of crack development and the strain of BFRP tendons. However, the load-deformation curve of the test beam is deviated from the simulation result, which needs further study.
【作者單位】: 遼寧工業(yè)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基金】: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5020208)
【分類號】:TU37
【正文快照】: 再生混凝土替代普通混凝土為解決對天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問題、建筑石材日益短缺問題、城市廢棄物填埋占地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具有極其重要的工程應用價值和巨大的社會效益等[1-3]。然而,再生混凝土由于再生粗骨料的自身缺陷,其力學性能低于普通混凝土。因而,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亦冬,吳萍,周士瓊;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生命周期評價初探[J];混凝土;2004年06期
2 施鐘毅,李陽;再生混凝土的試驗研究與工程應用[J];粉煤灰;2004年04期
3 肖建莊,蘭陽,李佳彬,王軍龍;再生混凝土長期使用性能研究進展[J];結構工程師;2005年03期
4 李彥軍;劉志奇;;新型再生混凝土特性及前景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13期
5 馬勤;李騰忠;王云飛;;再生混凝土發(fā)展及應用現(xiàn)狀[J];廣東建材;2008年10期
6 吳清芳;杜輝;歐陽宏輝;;再生混凝土在承秦出海路中的應用[J];市政技術;2009年02期
7 戴婷婷;;再生混凝土研究進展及應用前景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8 石宵爽;王清遠;;從災后重建探討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應用發(fā)展[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9年03期
9 張波;;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對比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10 王兵;朱平華;;鋼骨再生混凝土的耐火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9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建莊;黃嘯;;再生混凝土在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中的應用研究[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2 曹萬林;張建偉;尹海鵬;陳家瓏;;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抗震研究與應用[A];第19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0年
3 施養(yǎng)杭;彭沖;;再生混凝土研究與發(fā)展析議[A];第19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0年
4 傅曉劍;呂愛增;雒斌;李福海;;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A];“發(fā)展綠色技術,,建設節(jié)約結構”——第十四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李福海;葉躍忠;趙人達;;再生混凝土微觀結構分析[A];“發(fā)展綠色技術,建設節(jié)約結構”——第十四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肖建莊;;前言[A];首屆全國再生混凝土研究與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7 張傳增;肖建莊;雷斌;;德國再生混凝土應用概述[A];首屆全國再生混凝土研究與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8 趙U
本文編號:13985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139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