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地區(qū)2013年手足口病非EV71、非CVA16型腸道病毒的檢測分析
本文關鍵詞: 手足口病 腸道病毒 基因型 出處:《重慶醫(yī)學》2016年1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貴陽地區(qū)引起手足口病(HFMD)的非腸道病毒71型(EV71)、非柯薩奇病毒A(CVA)16型腸道病毒的病原構成及優(yōu)勢型別,為貴陽地區(qū)HFMD防治工作提供依據(jù)。方法收集2013年4~6月檢測為非EV71、非CVA16型腸道病毒的HFMD患者肛拭子標本共107例。提取病毒核酸,用巢式RT-PCR法擴增病毒VP4區(qū)序列,對PCR陽性擴增產物進行測序,通過與GenBank收錄的序列BLAST比對確定病毒型別;并對優(yōu)勢型別進行序列和進化分析。結果 107例標本中共有100例標本巢式RT-PCR檢測為陽性(93%),其中100例PCR產物測序成功,經(jīng)BLAST比對后,100例標本病毒型別均得到確定:CVA6為46例,CVA10為30例,CVA5為10例,CVA2為6例,CVA3和CVA4各2例,CVB2和ECHO16各2例。CVA6在型別確定的非EV71、非CVA16型腸道病毒中占42.99%,為優(yōu)勢腸道病毒型別。結論貴陽地區(qū)引起HFMD的腸道病毒型別多樣,CVA6為非EV71、非CVA16型腸道病毒中的優(yōu)勢型別。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ic composition and dominant types of non-enterovirus 71 (EV71A) and non-coxsackie virus (NCoV) ACCA16 enterovirus causing HFMD in Guiyang area.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FMD in Guiyang area. A total of 107 anal swabs from patients with non CVA16 enterovirus (HFMD) were collected. The nucleic acid was extracted and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VP4 region was amplified by nested RT-PCR. The PCR positive amplification products were sequenced, and the virus type was determin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sequence BLAST included in GenBank. The sequence and evolution of the dominant type were analyzed. Results 100 cases of nested RT-PCR were detected positive by nested RT-PCR, among which 100 cases of PCR products were sequenced successfully. After BLAST comparison, the virus types of 100 specimens were confirmed to be 46 cases, 30 cases of CVA10, 10 cases of CVA5, 6 cases of CVA2, 6 cases of CVA2, 6 cases of CVA5, 30 cases of CVA10, 10 cases of CVA5 and 6 cases of CVA2. There were 2 cases of CVB2 and 2 cases of ECHO16 in CVA3 and 2 cases in CVA4, respectively. CVA6 accounted for 42.99% of non-EV71, non-#en3# enterovirus. Conclusion the enterovirus type caused by HFMD in Guiyang area is non-EV71, and it is the dominant type of non-EV71enterovirus.
【作者單位】: 貴州省貴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檢驗科;貴陽醫(yī)學院檢驗系;
【基金】:貴陽市科技局項目(筑科合[2013103]9號) 貴陽市高層次創(chuàng)新型青年衛(wèi)生人才項目(筑衛(wèi)合[2013]創(chuàng)2號)
【分類號】:R512.5;R440
【正文快照】: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主要由腸道病毒(enteroviruses,EV)引起的出疹發(fā)熱急性傳染病,引起HFMD的病毒屬于小RNA病毒科EV屬,引發(fā)HFMD的有20多個血清型,包括柯薩奇病毒A組(CVAsckievirus A,CVA)的2、4、5、7、9、10、16型等,B組(CVAsckievirus B,CVB)的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楊興林;熊金鳳;李麗;王義光;;貴陽地區(qū)2010年手足口病病原體檢測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2年11期
2 胡海峗;喬蓉;沈琦;沈磊;趙必珍;李瑤雯;李紅;張育才;;2009—2011年上海市手足口病病原學檢測及其臨床特點分析[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2年05期
3 王彥霞;許汴利;陳豪敏;康鍇;黃學勇;尤愛國;衛(wèi)海燕;許玉玲;;河南省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趨勢及病原學分析[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2年08期
4 楊興林;李麗;熊金鳳;王義光;;2011年貴陽地區(qū)手足口病病原學檢測結果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年12期
5 李靜;金玉;檀曉娟;葉寧;喻文亮;張亞婷;李曉樂;許文波;;2010年南京市手足口病患兒的病原構成及腸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華兒科雜志;2012年04期
6 楊赫;陶澤新;王海巖;李巖;樊慶瑩;馮藝;李忠;王顯軍;徐愛強;;手足口病患兒柯薩奇病毒A10型山東地方株VP1區(qū)基因特征分析[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0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海燕;;元寶山區(qū)2009-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2016年08期
2 金美彤;崔大偉;謝國良;楊先知;成軍;孫長貴;王國政;戴玉柱;李靜云;陳瑜;;2012-2013年浙江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特征分析[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6年07期
3 何流;;免疫球蛋白水平與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檢測早期的小兒手足口病療效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年13期
4 王相詩;葛艷玲;蔡潔皓;常海嶺;李月芳;夏愛梅;朱啟昒;曾玫;;2014年上海地區(qū)住院患兒手足口病病原學及臨床流行病學特征[J];微生物與感染;2016年04期
5 伍劍;何楊;楊成林;代澤偉;張秀華;劉泉;肖靜杰;;2011年德陽市手足口病病原學檢測結果分析[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16年06期
6 楊興林;梁躍東;洪章萍;熊金鳳;王云芬;黃海;;貴陽地區(qū)2013年手足口病非EV71、非CVA16型腸道病毒的檢測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6年17期
7 王萬民;陳巧格;李國偉;;2013-2014年鄭州市重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6年10期
8 楊勇;孫偉;李崢嶸;王丹;;2014年廣州新塘地區(qū)手足口病病原體基因檢測結果分析[J];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2016年03期
9 王萬民;高利華;易海莉;;2011—2014年鄭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16年10期
10 何軍;唐榮;;撫州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病原學監(jiān)測結果[J];江蘇預防醫(yī)學;2016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丹;項東;王建紅;范玉山;;唐山市2009年手足口病病原學檢測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1年05期
2 張慧娟;朱汝南;錢淵;鄧潔;趙林清;王芳;鄧莉;張艷玲;;2008至2009年北京地區(qū)分離的腸道病毒71型全基因組序列分析[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1年01期
3 李家偉;舒莎;袁茂陽;陸朝國;陳梅;蒙黎明;陳曙光;;2009年貴陽市重癥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0年24期
4 石平;錢燕華;繆小蘭;何恩奇;邵潔;;無錫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學監(jiān)測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0年12期
5 賈蕾;李潔;李錫太;嚴寒秋;吳曉娜;林暉;黎新宇;黃芳;王全意;;2009年北京市手足口病重癥病例流行病學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10年09期
6 陶澤新;李巖;王海巖;宋立志;劉桂芳;劉堯;林小娟;馮蕾;楊赫;樊慶瑩;徐愛強;;腸道病毒A組山東地方株的基因型分布[J];病毒學報;2009年06期
7 吳新偉;蔣力云;伍業(yè)健;康燕;李向忠;陳藝韻;謝華萍;楊智聰;;廣州地區(qū)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體檢測分析[J];廣東醫(yī)學;2009年05期
8 朱理業(yè);丁振濤;萬俊峰;劉奇泉;將_";徐海洋;李曉鵬;張勇;薛彬;王維;田亞貞;見海暉;;阜陽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重癥病例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安徽醫(yī)學;2008年05期
9 溫懷加;;瑞安市2006—200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分析[J];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2008年05期
10 檀曉娟;李崇山;紀峰;張勇;祝雙利;王海巖;張玉軍;嚴冬梅;朱暉;陳立;王東艷;姬奕昕;徐愛強;王顯軍;李巖;唐瀏英;毛乃穎;朱貞;安洪秋;許文波;;山東省2007年腸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08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Tzou-Yien Lin ,何愛華;臺灣腸道病毒71型暴發(fā)流行:發(fā)生與確認[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3年06期
2 劉銘,任剛,張大勇,朱青,蘇飛,杜雯,喻浩,于傳寧;2003年貴州省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腸道病毒監(jiān)測分析[J];貴州醫(yī)藥;2004年08期
3 ;“腸道病毒71型感染的診斷與治療”試題[J];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2008年09期
4 蔣建國;水中的病毒[J];國外醫(yī)學參考資料(衛(wèi)生學分冊);1979年02期
5 何家鑫;王碧錦;蘇用年;林桂華;田文琪;;腸道病毒傳播動態(tài)觀察[J];福建醫(yī)藥雜志;1981年02期
6 趙錦銘;腸道病毒[J];北京醫(yī)學;1985年06期
7 新宮正久,劉瑞璋;偶蹄類動物腸道病毒抗癌作用的研究——由鹿分離的腸道病毒性狀[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1985年01期
8 楊蘇河;楊林;張楚瑜;王祖卿;;醫(yī)院污水中腸道病毒的分離與鑒定(摘要)[J];鐵道勞動安全衛(wèi)生與環(huán)保;1987年03期
9 吳家駒;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結膜炎[J];中國公共衛(wèi)生;1991年01期
10 雅德;;抗腸道病毒的新藥[J];國外醫(yī)學情報;200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勇勝;;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肺水腫的預測及干預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12年
2 徐勇勝;;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肺水腫的預測及干預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兒科呼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3 陳友鵬;梁旭競;;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及其免疫發(fā)病機制[A];第四屆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感染科醫(yī)師大會暨傳染病診治高峰論壇、浙江省醫(yī)學會肝病、感染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4 崔大偉;謝國良;葛霞琴;秦志梅;鄭書發(fā);余斐;范劍;樓濱;陳瑜;;雙重熒光定量RT-PCR檢測腸道病毒方法的建立及應用[A];2012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張欣;鄧小玲;管大偉;鄭煥英;郭雪;楊杏芬;柯昌文;;2008年廣東省腸道病毒71型分離株全基因組核苷酸序列分析[A];新發(fā)和再發(fā)傳染病防治熱點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羅文英;趙衛(wèi);曹虹;劉建軍;張仁利;;腸道病毒71型感染人腦微血管內皮細胞的比較蛋白質組學研究[A];新發(fā)傳染病研究熱點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7 袁藝;宋國維;曹玲;崔小岱;錢淵;朱春梅;伏謹;馬連華;許崢;朱汝南;鄧潔;王芳;趙林清;;腸道病毒相關的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王彥霞;康鍇;黃學勇;陳豪敏;許汴利;;河南省2011年健康人群腸道病毒帶毒率監(jiān)測[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新發(fā)和再發(fā)傳染病2012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9 錢澄懷;熊華;;嬰幼兒糞便標本中晶格樣結構物與腸道病毒的關系[A];第五次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1988年
10 侯俊;馬洪濱;李魯平;楊靜;郭靜霞;劉愛霞;徐軍;聶為民;李伯安;毛遠麗;;腸道病毒71型血清學檢測方法的建立及初步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省衛(wèi)生廳;腸道病毒及其引發(fā)的疾病[N];福建日報;2008年
2 許俊芳 趙秋英(遼寧中醫(yī)學院);夏季,謹防腸道病毒侵襲寶寶健康[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5年
3 孫晨;阜陽病毒60天[N];中國經(jīng)營報;2008年
4 健康時報記者 李桂蘭;夏季腸道病會耍新花樣[N];健康時報;2012年
5 周立民;阜陽789名兒童感染腸道病毒,死亡19人[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6 本報記者 王均珠;我市未見腸道EV71感染病例[N];貴陽日報;2008年
7 復旦大學兒科醫(yī)院教授 時毓民;哪些腸道病毒容易侵襲嬰幼兒[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8年
8 特約記者 曾航邋本報記者 周揚;阜陽致命EV71病毒調查[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8年
9 記者 袁立新 通訊員 段立華;腸道病毒71型研究步步深入[N];健康報;2000年
10 本版編輯邋代群 崔靜 周立民 熊潤頻;阜陽EV71感染事件:已有585例患兒痊愈[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為勇;南昌與武漢地區(qū)手足口病分子流行病學調查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2 王春陽;腸道病毒71型與宿主干擾素系統(tǒng)相互作用的機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6年
3 檀曉娟;1998-2011年中國腸道病毒71型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2年
4 劉培培;CPTⅡF352C突變對于重癥EV71感染的臨床和機制研究[D];青島大學;2016年
5 常軍亮;長春地區(qū)腸道病毒71型小鼠模型的致病性及對候選疫苗的保護性評價[D];吉林大學;2015年
6 羅文英;腸道病毒71型感染人腦微血管內皮細胞的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7 侯俊;腸道病毒71型基因分析、病毒拯救、毒力及免疫原性的比較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4年
8 茅凌翔;腸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學調查及miRNA抑制腸道病毒71型體外復制的研究[D];江蘇大學;2011年
9 張文清;RT-PCR對水中腸道病毒滅活效果及機制的評價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1996年
10 杜海威;腸道病毒71型2C蛋白調節(jié)NF-κB活化的機制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博;人神經(jīng)細胞粘附分子及其配體1在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手足口病中的表達[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趙芳芳;河北省手足口病伴脫甲癥病例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朱艷菊;2009-2010年云南省腸道病毒相關無菌性腦炎的分子流行學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4 孫峰;亳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點及腸道病毒71型VP1基因特征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李文鳳;基于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的人類腸道病毒區(qū)域性流行型別變遷及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6 吳紅敏;2012~2014年聊城市手足口病病原學及流行病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7 金美彤;浙江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特征分析[D];浙江大學;2015年
8 張莉;臨沂市手足口病檢測結果分析與防控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9 李菲;IL-4-589C/T位點基因多態(tài)性與腸道病毒71型感染的相關性研究[D];青島大學;2015年
10 胡嵐;腸道病毒C組96型(EV-C96)的起源、進化及生物學特征的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5年
,本文編號:14491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144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