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行PICC置管溶栓救治的效果及護理模式分析
本文關鍵詞:肺栓塞行PICC置管溶栓救治的效果及護理模式分析 出處:《結直腸肛門外科》2016年S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肺栓塞 PICC置管溶栓 救治效果 護理模式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肺栓塞行PICC置管溶栓救治的效果,并研究其術后護理模式。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PICC置管溶栓術治療,根據術后護理不同,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組間比較患者的護理療效、護理滿意度及焦慮抑郁評分。結果經術后護理后,組間比較,實驗組患者的護理療效和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較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肺栓塞患者實行PICC置管后,INR值恢復正常,效果較好,且在術后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良好,提高了護理滿意度,改善了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患者信賴和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作者單位】: 臺州恩澤醫(yī)療中心(集團)臺州醫(yī)院;
【分類號】:R473.5
【正文快照】: 外周靜脈置人中心靜脈(PICC)置管術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 點,看是否有滲血或滲液,發(fā)現不良情況,及時匯報醫(yī)生。越廣泛,其中肺栓塞就是典型應用的疾病之一[1]。該操作操作簡 1.2.4健康教育在進行治療前,進行健康知識的宣教,說明單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較少,導管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鳳仙;量子血治療肺栓塞的效果初探[J];黑龍江醫(yī)學;2000年08期
2 買玉蘭,丁繼俠;以暈厥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肺栓塞12例分析[J];河南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0年06期
3 周繼英,張瑞志;肺栓塞4例誤診分析[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0年03期
4 李冬云,李小瑩,楊強,魏兵;38例肺栓塞臨床分析[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5 何善嫻,張京嵐,劉巖華;肺栓塞40例誤診分析[J];心肺血管病雜志;2000年03期
6 梁瑛;應重視肺栓塞的防治工作[J];心肺血管病雜志;2000年04期
7 楊媛華,張洪玉;加強對肺栓塞的認識與診治(一)[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0年09期
8 楊媛華,張洪玉;加強對肺栓塞的認識與診治(二)[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0年10期
9 姜淑娟;肺栓塞的臨床特點[J];山東醫(yī)藥;2001年20期
10 羅慰慈;肺栓塞的診治進展[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兆山;陸學超;;不典型肺栓塞誤診1例[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血栓病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血栓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國琴;;肺癌合并肺栓塞診治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十三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孔,;溫小紅;陳慶廉;;肺栓塞的診斷與治療進展[A];2005年浙江省麻醉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4 關艷麗;;基層醫(yī)院肺栓塞16例診治分析[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5 周訓英;劉榮;王再見;;老年人肺栓塞28例臨床觀察及誤診原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6 張勁松;;肺栓塞診治的幾點認識[A];第十二屆全國復蘇與中毒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7 王懷振;;以暈厥為首發(fā)癥狀的肺栓塞一例報告[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8 楊錫光;朱丹;陳慧;駱健峰;王臨英;陳衛(wèi)松;;婦科手術相關肺栓塞12例臨床分析[A];華東地區(qū)第13屆中青年呼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9 胡紅杰;;肺栓塞-從臨床到影像[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10 張海生;王印林;張明生;;肺栓塞17例誤診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德芝 楊麗佳 王樂民;警惕肺栓塞的漏診和誤診[N];健康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譚嘉 通訊員 吳玉華;為肺栓塞“正名”[N];健康報;2009年
3 山東省肥城市中醫(yī)院外一科 李恒山;避免術后肺栓塞醫(yī)生要增強意識[N];健康報;2013年
4 楊銳、特約記者 馬紅;九成肺栓塞被誤診[N];健康時報;2004年
5 金畢;不容忽視的肺栓塞[N];家庭醫(yī)生報;2005年
6 吳玉華;肺栓塞:隱藏的病魔[N];人民政協報;2002年
7 保健時報特約記者 吳玉華 翟振國;肺栓塞“多發(fā)少見”危險大[N];保健時報;2006年
8 金畢;肺栓塞緣于下肢血栓[N];健康報;2007年
9 陳德芝;肺栓塞類型不同治法各異[N];健康報;2007年
10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急診科教授 鄧躍林;面對肺栓塞的挑戰(zhàn):急診醫(yī)師該做什么?[N];健康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毛錫金;雙源CT雙能量成像及迭代重建技術在肺栓塞的應用研究[D];青島大學;2016年
2 馬展鴻;肺栓塞的影像診斷學研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3 季順東;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單抗片段肺栓塞動物模型顯像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王青;螺旋CT肺動脈與靜脈聯合造影在肺栓塞及深靜脈血栓診斷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05年
5 宋云龍;肺栓塞影像學診斷的系列研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1996年
6 張運劍;肺栓塞大鼠動脈內膜增生及低分子肝素干預作用的實驗研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05年
7 王堅;非體外循環(huán)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橋通暢率和肺栓塞的臨床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4年
8 張敬霞;實驗性急性血栓性肺栓塞凝血和纖溶系統的分子生物學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2年
9 張杰慧;基于CT造影圖像的肺栓塞計算機輔助檢測[D];重慶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喻冬芹;惡性腫瘤合并肺栓塞40例臨床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劉歆;310例肺栓塞臨床預后和生存分析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國琦;肺栓塞病例回顧性分析[D];延邊大學;2015年
4 蒲艷軍;雙能量CT灌注成像技術在急性肺栓塞中的應用[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魏偉;易患因素評分系統對肺栓塞的預測價值[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何俊毅;不同危險因素肺栓塞患者的抗凝療程與療效[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姚秀峰;椎體成形術術后肺栓塞相關因素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于潮曉;肺栓塞并發(fā)胸腔積液的臨床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9 荊麗宏;檢測紅細胞分布寬度、尿酸及D-二聚體對肺栓塞患者病情判斷及預后的臨床意義[D];青島大學;2015年
10 古正鳳;重慶地區(qū)近十年肺栓塞診治回顧性調查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3151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1315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