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患者交接過程中病房護士對急診護士滿意度的效果評價
發(fā)布時間:2017-10-12 23:15
本文關鍵詞:品管圈在提高患者交接過程中病房護士對急診護士滿意度的效果評價
【摘要】:急診患者的轉運是醫(yī)院急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急診科護理工作過程中一個高風險的環(huán)節(jié),雖然轉運和交接的過程短暫,但卻存在危及患者生命的多種風險因素,完善急診患者轉運環(huán)節(jié),對于搶救急診患者生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醫(yī)療工作的重點是確;颊叩陌踩,因此減少醫(yī)療護理質量缺陷、提高關鍵環(huán)節(jié)的護理水平,預先性的消滅不安全隱患,是規(guī)避醫(yī)療糾紛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的客觀需要[1]。急診科工作面對著急危重癥患者,具有搶救時間急、突發(fā)事件多、與醫(yī)院各科室協(xié)作關系密切等特點,危重患者經診斷明確后,進一步手術或住院治療,需要對急危重癥患者進行院內轉運[2]。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建立了第三方滿意度調查平臺,通過了解病房護士對急診護士轉運交接滿意度,對急診與病房的信息交流及反饋調查,發(fā)現急診患者轉運與病房銜接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已經影響了對患者的進一步治療處置,極易耽誤患者病情,引發(fā)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進而影響我院醫(yī)療護理工作質量。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指工作性質相關聯(lián)的基層人員,自發(fā)組織,運用科學管理工具,提高工作質量、工作效率的活動的小組[3]。2011年原衛(wèi)生部印發(fā)《三級綜合醫(y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2011版)》,也多次提及通過科學的運用質量管理工具,達到醫(yī)療質量和安全的持續(xù)改進[4]。為此,把品管圈這種質量管理工具在全國醫(yī)院中普及并推廣,緊密圍繞公立醫(yī)院改革和優(yōu)質醫(yī)院建設工作,促進我國醫(yī)療質量與安全的不斷提高。目的: 本研究調查了解四平市中心醫(yī)院急診與病房護士對急診護士轉運交接滿意度情況,在院內成立“品管圈”小組,通過運用質量管理工具,找出影響急診護士轉運交接過程中的滿意度的主要因素,并針對主要因素提出合理性建議提高病房護士的轉運交接滿意度,進而規(guī)范急診護士轉運交接的行為,保障患者診療過程中的安全,提高轉運環(huán)節(jié)的護理質量;同時通過運用實施品管圈,使參與品管的基層護理人員,在管理工具的運用以及團隊合作上有所提高,也為其它醫(yī)療機構改善患者轉運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提供參考和借鑒。 方法: 本研究通過系統(tǒng)的搜尋國內外數據庫,如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PubMed等,結合本研究主題查閱有關文獻,為本研究的開展提供了理論和方法依據。并通過查閱相關調查表的文獻,結合本研究主要內容,經過若干專家的評定,篩選設計了病房護士對急診護士轉運交接滿意度影響因素的調查表。 2013年9-10月為現況調查階段,選擇四平市中心醫(yī)院轉運患者、危重患者較多的8個科室(神經外科、神經內科、ICU、CCU、消化內科、呼吸內科、普外科、骨科)臨床一線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了解該院現階段急診護士與病房護士在轉運交接過程中的不和諧因素,計算出各個因素所占比例及累計百分比,通過繪制柏拉圖、“運用二八法”,找出影響急診與病房轉運交接滿意度的主要影響因素,利用魚骨圖進行要因分析,針對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對策并實施。品管圈活動于2014年1-2月再次發(fā)放調查問卷,調查對象仍為上述階段調查的護理人員。 利用Epidate3.0建立數據庫,數據錄入采用雙錄入的方法,使用SPSS18.0進行數據處理,根據資料類型采用相應的統(tǒng)計學方法,本研究主要的資料類型為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均以P0.05為差別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品管圈前后,共有180名護理人員參與了本次的調查研究,兩次均發(fā)放問卷18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 2.本研究發(fā)現影響急診護士轉運交接滿意度的主要因素分別為:輔助檢查項目及陽性結果未交清、留置針位置不佳易在回彎處、為病房護士預留準備時間不充足、留置針脫管/固定不妥當。 3.實施品管圈之后,病房護士對急診科護士在轉運交接過程中的電話告知病房護士患者的病情詳情、告知門診輔助檢查項目及相關陽性結果、護送助理護士詳細掌握患者的病情的滿意度評價顯著高于實施品管圈之前,經統(tǒng)計分析P0.01,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實施品管圈之后,病房護士對急診科護士在轉運交接過程中,,保持各種管理通暢和各種管路固定妥善及留置針穿刺情況的滿意度評價顯著高于實施品管圈之前,經統(tǒng)計分析P<0.01,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實施品管圈之后,病房護士對急診科護士在轉運交接過程中記錄字跡整、清晰無涂改,轉運交接單項目填寫完全、內容準確,轉交接記錄單內容填寫準確的滿意度評價顯著高于實施品管圈之前,P<0.01,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品管圈活動前,病房護士對急診護士轉運交接滿意度為57.3%,開展品管圈后,病房護士對急診護士轉運交接滿意度為78.21%,轉運交接滿意度明顯提升,經統(tǒng)計分析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1.經過研究影響病房護士對急診護士轉運交接滿意度的主要因素為:輔助結果告知不詳細、為病房護士預留時間不充足、留置針穿刺位置不佳、留置針管路脫管/固定不規(guī)范。 2.本研究發(fā)現經過品管圈活動,能夠明顯提高病房護士對急診護士轉運交接滿意度評價,能夠有效減少醫(yī)療糾紛,保證護理服務質量,融洽部門之間的合作。 3.品管圈活動的開展,激發(fā)圈員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提升質量管理工具的運用能力、提高了圈員工作的積極性,希望此研究能夠對我國醫(yī)院急診與病房對患者轉運交接質量控制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品管圈 轉運交接滿意度 質量管理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47
【目錄】: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1
- 目錄11-13
- 第1章 緒論13-19
- 1.1 院內轉運國內外發(fā)展綜述14-16
- 1.2 品管圈及相關概念16
- 1.3 品管圈的起源及國內外研究現狀16-19
- 1.3.1 品管圈的起源16
- 1.3.2 國內外研究現狀16-18
- 1.3.3 品管圈在護理管理領域中發(fā)展現狀及遇到的問題18-19
- 第2章 資料與方法19-30
- 2.1 研究對象19-20
- 2.1.1 調查科室選取19-20
- 2.1.2 調查對象20
- 2.1.3 調查對象的科室分布20
- 2.2 調查方法20-21
- 2.2.1 一般資料調查問卷20-21
- 2.2.2 病房護士對急診護士滿意地調查問卷21
- 2.3 QCC 實施的步驟與方法21-29
- 2.3.1 組圈21
- 2.3.2 主題選定21-22
- 2.3.3 計劃擬定22
- 2.3.4 現況調查22-23
- 2.3.5 目標設定23
- 2.3.6 要因分析23-25
- 2.3.7 對策擬定25-28
- 2.3.8 對策實施與檢討28
- 2.3.9 效果確認28-29
- 2.3.10 標準化29
- 2.4 數據分析29
- 2.5 質量控制29-30
- 第3章 結果分析30-36
- 3.1 護士一般資料分析30
- 3.2 實施品管圈前滿意度最高的前 5 項30-31
- 3.3 實施品管圈前滿意度最低的前 5 項31-32
- 3.4 品管圈前后病房護士對急診科護士告知類的滿意交接情況分析32
- 3.5 品管圈前后病房護士對急診科護士管路類的滿意交接情況分析32-33
- 3.6 品管圈前后病房護士對急診科護士文件書寫類的滿意交接情況分析33-34
- 3.7 品管圈前后病房護士對急診科對患者初步處置類的滿意交接情況分析34
- 3.8 品管圈前后病房護士對急診科護士對患者皮膚處理類的滿意交接情況分析34-35
- 3.9 品管圈前后病房護士對急診科護士轉運交接的滿意度情況分析35
- 3.10 品管圈前后病房護士對急診科護士轉運交接的總體滿意度情況分析35-36
- 第4章 討論36-39
- 4.1 實施品管圈后較低滿意度項目的分析36-37
- 4.2 實施品管前后滿意度的變化37
- 4.3 品管圈活動前后圈員能力及觀念的變化37-38
- 4.3.1 品管圈活動前后護理質量的變化37-38
- 4.3.2 品管圈活動對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38
- 4.4 品管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因素38-39
- 第5章 建議及對策39-41
- 5.1 完善常規(guī)制度、流程、規(guī)范,增強品管圈的實效性39
- 5.2 提高護理人員創(chuàng)新能力及評判性思維能力39-40
- 5.3 將品管圈正確引入護理管理中,充分發(fā)揮品管圈的價值40-41
- 第6章 結論41-42
- 參考文獻42-46
- 附錄46-52
- 作者簡介52-53
- 致謝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肖燁;吳永清;蔣德玉;沈毅;裴天容;顏麗;;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風險管理[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年10期
2 王玉瓊;郭秀靜;雷岸江;羅碧如;;品管圈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9年21期
3 蔡學聯(lián);鄭芝芬;唐曉英;孫香愛;裘文娟;賈勤;杜麗萍;裘丹英;;運用品管圈質量改進工具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發(fā)生率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1年12期
4 吳曉霞;董敏;吳玲燕;;品管圈活動在降低老年鼻飼患者非計劃拔管中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年18期
5 劉婷婷;張藝;鄭旭東;吳紅英;王蕊;胡帥;孟愛義;米瑞瑞;;運用品管圈提高體檢者靜脈采血滿意度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3年06期
6 韋春莉;;綜合醫(yī)院急診科護理風險管理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06年01期
7 陳曉華;王立;曾維渝;陳群;;運輸員在推送病人過程中的安全影響因素及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6年11期
8 盧芳燕;江南;趙銳yN;;推行護理品管圈活動的困難因素調查及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1年08期
9 劉瑛;;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安全性的現狀及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年17期
10 王利香;李旺君;;淺議“品管圈”活動在護理環(huán)節(jié)質量檢查中的應用[J];家庭護士;2008年03期
本文編號:10214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10214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