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淵漢語文化詩學的本土性反思——兼及任洪淵的詩歌創(chuàng)作
發(fā)布時間:2021-03-26 08:37
任洪淵跨在漢語文化和西方文化逆向發(fā)展的兩條河岸,上下溯源,從他的人性基因里生長出來的漢語文化詩學,以反思工具理性為前提,以漢語為載體、以詩性智慧為核心,具有屬人的性質(zhì)。他將漢語置于法語、德語、英語、俄語的視野之內(nèi),通過對古代漢語的再解讀,發(fā)現(xiàn)卡西爾、巴爾特、海德格爾、德里達等西方現(xiàn)代哲學發(fā)展的趨勢是不斷打破邏各斯中心而走向非邏各斯,重新回到原初的文化源頭,與中國古老的老莊語言文化詩學可以互相發(fā)現(xiàn)、互相體認、互相激活,從而為現(xiàn)代漢語詩學的本土性提供有效的反思參證,讓我們深思現(xiàn)代漢語詩性智慧如何在回應西方語言哲學的轉(zhuǎn)向中確立漢語的主體性、如何使現(xiàn)代漢語與古典漢語在詩性智慧層面產(chǎn)生對話。任洪淵的學術表達融詩性、哲性、科學性于一爐,形成了獨特的文體風格。任洪淵以學術與創(chuàng)作互證的方式,彰顯出漢語文化詩學的魅力。任洪淵學案為漢語詩學的發(fā)展勾勒出一幅醒目的剪影。
【文章來源】:中國文學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任洪淵漢語文化詩學的發(fā)生
二、漢語詩性智慧自由空間的開啟及所受阻拒
三、在西方的語言轉(zhuǎn)向中重新發(fā)現(xiàn)漢語詩性智慧
四、任洪淵漢語文化詩學的文體表達式
五、任洪淵提供的鏡鑒與思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他從幾代詩人的身旁走過——任洪淵小傳[J]. 孫曉婭. 傳記文學. 2017(11)
[2]當代漢語書寫:在克隆外,在0與1的編碼外——詩人學者任洪淵訪談錄[J]. 李正榮. 文藝研究. 2016(10)
本文編號:3101308
【文章來源】:中國文學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任洪淵漢語文化詩學的發(fā)生
二、漢語詩性智慧自由空間的開啟及所受阻拒
三、在西方的語言轉(zhuǎn)向中重新發(fā)現(xiàn)漢語詩性智慧
四、任洪淵漢語文化詩學的文體表達式
五、任洪淵提供的鏡鑒與思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他從幾代詩人的身旁走過——任洪淵小傳[J]. 孫曉婭. 傳記文學. 2017(11)
[2]當代漢語書寫:在克隆外,在0與1的編碼外——詩人學者任洪淵訪談錄[J]. 李正榮. 文藝研究. 2016(10)
本文編號:31013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10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