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1938年的三篇佚文釋讀
本文選題:何其芳 + 佚文; 參考:《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7年08期
【摘要】:自《何其芳全集》出版以來,何其芳的一些佚詩、佚文、佚簡陸續(xù)被發(fā)現(xiàn),本文對此略作說明,并在此基礎(chǔ)上,對新發(fā)現(xiàn)的.《關(guān)于〈國仇〉》《我一年來的生活》《給〈雷雨〉周刊社的一封信》等略作梳理與鉤沉。尤其是《我一年來的生活》一篇,是理解何其芳抗戰(zhàn)爆發(fā)前后一年間的生活、工作和思想的重要文獻資料,彌足珍貴。
[Abstract]: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He Qifang, some of He Qifang's lost poems, essays and notes have been discovered one after another. "A letter to the Weekly Journal of thunderstorm", "A letter to the Weekly Journal of thunderstorm", and so on. In particular, my Life in the past year is an important docume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life, work and thoughts of He Qifang in the year before and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作者單位】: 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中國現(xiàn)代作家佚文佚簡考釋”(15FZW052)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206.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應光 ,何休 ,陶德宗;第二屆何其芳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J];文學評論;2003年02期
2 白葦;紀念何其芳誕辰90周年暨第二屆何其芳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召開[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3 王保生;“何其芳現(xiàn)象”再批判——紀念何其芳誕辰90周年暨第二次何其芳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總結(jié)發(fā)言[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4 宮璽;美麗的夭亡[J];咬文嚼字;2003年01期
5 萬龍生;何其芳舊體詩創(chuàng)作初探[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童龍超;對詩歌定義“公式化”問題的反思——以何其芳詩歌定義為例[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4年05期
7 封英鋒;陶德宗;;何其芳研究會成立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綜述[J];文學評論;2008年05期
8 ;紀念何其芳先生逝世三十周年座談會[J];文學評論;2008年01期
9 程凱;;紀念何其芳同志逝世三十周年座談會側(cè)記[J];文學評論;2008年01期
10 王鈺璇;李麗萍;;近五年何其芳研究綜述[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年2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怡;;“何其芳特征”與東方色彩——論何其芳前期詩歌的中西融合[A];東方叢刊(1994年第1輯 總第八輯)[C];1994年
2 謝應光;;何其芳詩歌的語言策略與歷史處境[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C];2006年
3 北塔;;述論何其芳詩的英文翻譯[A];中國新詩:新世紀十年的回顧與反思——兩岸四地第三屆當代詩學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陳尚哲;;何其芳的詩歌創(chuàng)作及其發(fā)展[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5 郝明工;;何其芳同志與共和國文學運動——從一個人的文學境遇看一個社會的文學運動[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C];2006年
6 王平凡;王素蓉;;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大事記(下)——鄭振鐸、何其芳領(lǐng)導時期的文學所[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1年第2期(總第201期)[C];2011年
7 王平凡;王素蓉;;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大事記(中)——鄭振鐸、何其芳領(lǐng)導時期的文學所[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1.1)[C];2011年
8 鄧經(jīng)武;;何其芳與“花間詞”及其文化啟示[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C];2006年
9 王平凡;王素蓉;;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大事記(上)——鄭振鐸、何其芳領(lǐng)導時期的文學所[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0.6)[C];2010年
10 譚德晶;;《預言》后期創(chuàng)作與艾略特影響[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張永權(quán);他就是一首大詩[N];文藝報;2011年
2 呼巖鸞;尋找詩歌的地址[N];人民日報;2010年
3 對話主持人祝曉風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編審 本報記者 記錄整理 本報記者 楊賽;時代與格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4 王水照 侯體健;文學所“何其芳時代”雜憶[N];東方早報;2013年
5 華光;數(shù)十年記憶 人間情誼[N];文藝報;2011年
6 李舫;杜書瀛——像大自然一樣真純[N];人民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雪偉;何其芳的延安之路[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姚韞;論何其芳文學思想的建設(shè)性和矛盾性[D];遼寧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乜;論何其芳詩歌與晚唐詩風[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2 王曉云;論何其芳的新詩理論[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3 張興祥;論何其芳的唯美追求[D];揚州大學;2010年
4 彭云;何其芳的新詩理論初探[D];蘇州大學;2006年
5 馮雷;何其芳“藝術(shù)自覺”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6 劉進;何其芳論[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7 林美欽;“何其芳現(xiàn)象”新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8 王榮;何其芳前后期創(chuàng)作轉(zhuǎn)變的原因初探[D];蘇州大學;2009年
9 趙靜;何其芳文藝思想研究[D];湖北民族學院;2014年
10 袁飛舟;夢里云煙芬芳滿園[D];西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887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088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