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2002年博士論文
本文關(guān)鍵詞:觀念轉(zhuǎn)換: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世紀話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四川大學》 2002年
《金樓子》研究
鐘仕倫
【摘要】: 《金樓子》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部重要的雜家著作,它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就思想體系而言,《金樓子》體兼釋、老而雜糅儒、墨、名、法,大至邦國治亂,小到家庭瑣事,無所不記。在寫法上,《金樓子》一般是采用札記、隨感的形式,或前引名言成句,后加自己的看法;或借題發(fā)揮闡發(fā)自己的思想;或記述史實以勸誡子女;或追敘往事,聊以自慰;或轉(zhuǎn)志奇事,欲廣聞見;或記錄交游,以敘友情,等等。盡管今《金樓子》已為殘本,但仍保存有不少先秦至齊梁的典籍材料。對《金樓子》進行研究,有助于我們對梁元帝蕭繹的思想,特別是文學思想和創(chuàng)作以及蕭梁社會的歷史文化狀況進行了解。 本文以鮑廷博知不足齋叢書本《金樓子》為主,輔以《太平御覽》引文、《永樂大典》引文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金樓子》進行研究。全文共十一章:第一章《金樓子》成書時間考辨。第二章《金樓子》的體例和版本。第三章庫本、鮑本《金樓子》疑誤舉例。第四章《金樓子》的文獻價值。第五章《金樓子》的思想體系。第六章《金樓子》的文筆理論。第七章蕭繹的文學本質(zhì)觀。第八章《金樓子》的文學創(chuàng)作思想。第九章《金樓子》的文學批評思想。第十章蕭繹的文學創(chuàng)作成就。第十一章蕭繹與梁代今古文體之爭。前五章是對現(xiàn)存《金樓子》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后七章是對《金樓子》所表現(xiàn)出來的蕭繹的思想學識、文學觀念等進行研究。論文本“實事求是”和“傍行而觀之”的方法,依“例不十,法不立”的原則,力圖做到對《金樓子》進行客觀的研究和客觀的評價。
【關(guān)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2
【分類號】:I206.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龍;現(xiàn)代文藝學視角下文筆論命題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瓊;;《聊齋志異》同篇雙女情節(jié)及其文化內(nèi)涵[J];蒲松齡研究;2007年03期
2 裴新平,潘祥輝;今本《南齊書》幾例點讀問題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3 宋蕓;;淺談唐太宗賦觀[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4 曾曉梅;;七言詩溯源——最早的完整七言詩的新證據(j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5 陸軍;;古代羌藏盟誓習俗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6 鐘翠紅;李建華;;論江總的散文創(chuàng)作[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7 劉洪強;;“姜維之母”的疏漏——兼談毛宗崗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中“邏輯錯誤”的修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8 劉洪強;;“東吳弄珠客”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9 王柳芳;;《洛陽伽藍記》中的女性形象論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10 吳賢哲;;七言古詩起源與產(chǎn)生問題考辨[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齊;;《五岳真形圖》的成立——以南岳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張曉琦;;順治與《紅樓夢》關(guān)系簡論[A];繁榮學術(shù) 服務(wù)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3 宋國慶;;論北朝民歌創(chuàng)作的繼承性——與漢代北方民歌之比較[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韓金花;王宗殿;王蘊蘊;沈斌;;華佗診斷學術(shù)思想研究[A];全國第十二次中醫(yī)診斷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孔毅;楊志才;;王符倫理思想研究三十年[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6 孫玉文;;以“惡”為例看詞的語法分析必須以音義結(jié)合為基礎(chǔ)[A];高名凱先生學術(shù)思想研討會——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11年
7 王建軍;;教育與政治:元朝國子監(jiān)創(chuàng)辦之爭[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姚宏杰;;北魏皇宗學與四門小學略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高慧斌;;試論南朝私學發(fā)展的原因[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姚宏杰;;金代“六學”考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建軍;宋朝地方官員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馮軍;論外宣翻譯中語義與風格的趨同及篩選機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nèi)涵與實踐應(yīng)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楊棟;神話與歷史:大禹傳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李鴻雁;唐前敘事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耕耘;靜觀萬象——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審美境界[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于歐洋;六朝駢文的興盛與形式美學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高世江;論兩漢士人風貌及文學精神的嬗變[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靖;西漢昭宣時期樂府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雷丹;中國佛教與道教人生哲學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7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張?zhí)杖?協(xié)議離婚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雷曉偉;漢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學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10 吳雯雯;泰山岱頂人文景觀的歷史演變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明君;建安時代“文的自覺”說再審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6期
2 陳偉娜;;南朝文筆大家任昉[J];濱州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唐祖敏;;古代“文學”觀念演進探微[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4 莫恒全;;兼習文筆之體,洞諳文筆之術(shù)——《文心雕龍·總術(shù)》對應(yīng)用寫作理論的學術(shù)貢獻[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5 宋巧燕;;阮元“文筆論”在清代書院中的流播與遺響[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6 郭雪峰;;范曄文筆說及其淵源[J];黃山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7 羅孟冬;簡論魏晉南北朝“文筆”說[J];湖湘論壇;2005年04期
8 蔣祖怡;;劉勰對“文筆之辨”的卓越貢獻[J];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1期
9 高華平;從“文筆之辨”到重“文”輕“筆”──《詩品》揚謝抑顏原因新解[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10 王齊洲;觀念轉(zhuǎn)換: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世紀話題[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杜志強;蘭陵蕭氏家族及其文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楊賽;任昉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3 潘慧瓊;南朝文學批評意識的兩個維度[D];浙江大學;2006年
4 毛新青;劉師培與中國文論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D];山東大學;2007年
5 劉奕;清代中期經(jīng)學家文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6 陳偉娜;“沈詩任筆”——沈約任昉比較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馬明敏;論蔣湘南的文學思想[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震芳;顏延之及其詩文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周家福;《文心雕龍》文體論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08年
4 郭雪峰;范曄及其《后漢書》文學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林森;《文心雕龍》與齊梁文藝論爭[D];山東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耿廣峰;仲桂紅;;《金樓子》校讀小識(續(xù))[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9年11期
2 耿廣峰;;《金樓子》校讀小識[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9年02期
3 明月熙;;近二十年《金樓子》研究綜述[J];今日湖北(理論版);2007年02期
4 熊清元;;《金樓子校注》訂補舉例[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5 耿廣峰;;利用《金樓子》?惫偶⻊t[J];德州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6 陳志平;熊清元;;鮑本《金樓子》勘誤札記[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陳志平;;論鮑廷博、吳騫對《金樓子》的整理[J];蘭臺世界;2012年12期
8 鐘仕倫;讀《金樓子》書后[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4期
9 鐘仕倫;庫本、鮑本《金樓子》疑誤舉例[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10 鐘仕倫;《金樓子》成書時間考辨[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鐘仕倫;《金樓子》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耿廣峰;《金樓子》詞匯研究[D];溫州大學;2010年
2 邵曼;《金樓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蓓蓓;梁元帝與《金樓子》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關(guān)鍵詞:觀念轉(zhuǎn)換: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世紀話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440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44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