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中的入世梅花形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9 15:58
本文關(guān)鍵詞:《梅苑》中的入世梅花形象研究 出處:《華東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梅苑》 梅花形象 用世之志 佚名詞人
【摘要】:《梅苑》是兩宋之交黃大輿所編選的一部專題收錄詠梅詞的詞選,共收錄詠梅詞四百多首,以佚名詞作為主!睹吩贰返牟糠置吩~中塑造了一種積極入世的梅花形象,這與學界一般認識中的梅花有極大反差。然而《梅苑》在學界卻鮮有問津者,書中獨特的入世梅花形象則更是極少受到重視。這正是本文所關(guān)注的核心問題。梅花入世形象的體現(xiàn),一是在于"和羹"之典的反復運用以直抒用世之志;二是梅花褪去清高與孤傲,苦苦渴求著欣賞者;三是梅花對于生不逢時、生不逢地的哀嘆,并渴望被移栽到繁華溫暖之處。此外,有些詞作在欲說還休的之間,委婉地表達出了對入世和羹的向往。在書寫手法上,這一類梅詞最為突出是空間書寫,通過對凄冷荒涼的孤村野外和溫暖富麗的廟堂庭院這一對頗具隱喻意味的空間意象的構(gòu)建,來突出梅花的用世愿望。同時,男性化的語言也被融入了本應柔媚的詠花詞中,以表現(xiàn)"用世"這一較具男子氣的主題。桃李、苑梅等意象也常常以"得志者"形象出現(xiàn),與經(jīng)久不遇、求仕無門的江野之梅的失意形成強烈對比。與宋代名家詠梅詞相較,佚名詞人群體筆下的抒發(fā)用世之志的詠梅詞有其獨特性,而它的獨特性也與詞人所處歷史環(huán)境代息息相關(guān)。北宋儒生數(shù)目的急劇增長使得科舉的競爭日益殘酷,不計其數(shù)的讀書人名落孫山,這與他們在時代精神感召下生發(fā)的高漲政治熱情間產(chǎn)生了極大的落差。因此失意中的他們便將入世的渴望賦予了與自身境遇頗為相似的梅花。而此類詠梅詞在格調(diào)上卻與名家經(jīng)典有一定的距離。并且,士風的轉(zhuǎn)變,加之南宋后國破家亡給士大夫造成心靈的重創(chuàng),也使文人的政治熱情逐漸消退,對于個人在官場上的得失成敗不再那么關(guān)注。入世主題詠梅詞的書寫也隨之漸漸式微。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I207.2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新紅;;宋代無名氏詞芻議[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5期
2 余敏芳;趙曉嵐;;選擇的立場:宋人詞選價值略論[J];云夢學刊;2012年05期
3 余敏芳;;唐宋人詞選的理論批評價值[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4 楊有山;;試論我國古代第一部專題詠物詞選《梅苑》[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馬寧;;論宋代詠梅詞的創(chuàng)作范式[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王瑩;;唐宋“國花”意象與中國文化精神[J];文學評論;2008年06期
7 李荷蓉;;李清照詠梅詞與宋代梅文化[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8 馬茂軍;;“韓柳文章”的闡揚者黃大輿考——從黃大輿的幾篇佚文看他的生平事跡[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S1期
9 錢建狀;宋室南渡初期的政局變化與詞壇風氣[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張雁;《梅苑》版本考[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0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春媚;南宋江湖文人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3508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35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