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證券論文 >

機構投資者持股對上市公司績效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3 10:01

  本文關鍵詞:機構投資者持股對上市公司績效的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機構投資者 公司績效 股權集中度 股權性質


【摘要】:我國的機構投資者迅速崛起,并在國內的資本市場逐漸成為主導力量,并開始對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產生較大的影響。機構投資者通常通過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來參與公司治理,并對上司公司的績效產生影響。不少研究表明機構投資者持股對上市公司績效有正相關性,也有研究表明這兩者是負相關性的。那么機構投資者持股對上市公司績效究竟有什么樣的影響,具體是怎樣影響的;本人覺得很有必在機構投資者持股對公司績效的影響這個問題進行透徹的研究,以便給廣大投資者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故這個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首先界定了機構投資者的定義,然后結合國內外的現(xiàn)狀,指出我國關于機構投資者持股對上市公司績效研究普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然后通過闡述機構投資者影響公司治理的方式和途徑,據(jù)此提出本文的假設,并對假設進行實證研究,通過實證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績效越好。2、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第一大股東的制衡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績效越好。3、在股權集中度高的企業(yè),機構投資者的參與能改善公司業(yè)績。4、相對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持股對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績效影響更為顯著。本文通過系統(tǒng)梳理公司績效與機構投資者持股的相關理論,并進行了對機構投資者持股與公司績效關系進行了相關實證研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研究貢獻:1、工具變量選取的創(chuàng)新。之前學者研究機構投資者持股與公司績效的關系,主要分兩種方法。第一種就是不考慮內生性,直接對兩者進行回歸得出結論;第二種方法主要是尋找一個工具變量(通常是股票換手率)消除內生性后,然后對機構投資者持股與公司績效進行二階段最小二乘法回歸。本文基于機構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之間可能存在因果關系的內生性問題,同樣采用二階段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分析。但是在工具變量的選取上,較之前的研究大有不同;本文把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作為工具變量,通過構建一個模型,進行一階段最小二乘法回歸,然后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這個工具變量轉化為內生變量,從而消除研究中存在的內生性問題,保證了研究結論的可靠性。2、研究模型的創(chuàng)新。之前學者有不少對股權集中與公司績效的研究,都是僅僅把股權集中度作為解釋變量,來研究股權集中度的高低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本文在研究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關系,先把股權集中度作為解釋變量進行回歸,然后引入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與股權集中度的交叉乘數(shù)項,并把此交叉項設置為新的解釋變量,對此進行進一步的回歸,最后綜合這兩次回歸的結果進行分析,從而保證了實證結果的準確性。3、研究內容的創(chuàng)新。之前學者有不少對股權集中與公司績效的研究,主要通過直接對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進行回歸的方法,來研究股權集中度的高低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本文深入研究了機構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關系,指出在股權集中較高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常常為了一己私利,經(jīng)常會采取一系列的舉措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對公司業(yè)績帶來損害。機構投資者參與能減少中小股東免費搭車現(xiàn)象,不僅能發(fā)揮監(jiān)督大股東的作用,而且有可能跟大股東合作共同治理好企業(yè)。故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后,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績效有正面作用,該結論對改善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此外,在研究控股股東的性質上,之前的大部分學者把控股股東的性質僅僅作為一個控制變量;本文把控股股東的性質作為一個解釋變量,并設置相應的模型來研究機構投資者持股在不同控股股東性質下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關鍵詞】:機構投資者 公司績效 股權集中度 股權性質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51;F275
【目錄】: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4
  • 第一章 緒論14-23
  • 1.1 選題背景14-15
  • 1.2 研究意義15-16
  • 1.2.1 理論意義15
  • 1.2.2 現(xiàn)實意義15-16
  • 1.3 相關概念的界定16-18
  • 1.3.1 機構投資者的定義16-17
  • 1.3.2 公司績效的定義17-18
  • 1.3.3 公司績效評價方法18
  •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18
  • 1.5 研究內容18-21
  • 1.6 研究創(chuàng)新21-23
  • 第二章 文獻綜述23-29
  • 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23-26
  • 2.1.1 機構投資者能夠提升公司績效的文獻綜述23-24
  • 2.1.2 機構投資者不利于公司績效提升的文獻綜述24-25
  • 2.1.3 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績效沒有影響的文獻綜述25-26
  • 2.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26-27
  • 2.2.1 機構投資者能夠提升公司績效的文獻綜述26-27
  • 2.2.2 機構投資者不利干公司績效的提升的文獻綜述27
  • 2.2.3 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績效沒有影響的文獻綜述27
  • 2.3 文獻評述27-29
  • 第三章 全文的理論基礎29-36
  • 3.1 有效市場理論29-31
  • 3.2 利益相關者理論31-32
  • 3.3 成本收益理論32-33
  • 3.4 委托一代理理論33-36
  • 第四章 實證假設及模型設計36-45
  • 4.1 研究假設的提出36-38
  • 4.2 數(shù)據(jù)來源與樣本選取38
  • 4.3 變量的選取38-42
  • 4.3.1 被解釋變量38-39
  • 4.3.2 解釋變量39-40
  • 4.3.3 控制變量40-42
  • 4.4 研究方法與模型設計42-45
  • 4.4.1 研究方法42
  • 4.4.2 模型設計42-45
  • 第五章 機構投資者持股的實證結果及分析45-61
  • 5.1 機構投資者持股的描述性統(tǒng)計45-46
  • 5.2 相關性分析46-49
  • 5.3 回歸結果與解釋49-56
  • 5.3.1 對假設1進行實證檢驗分析49-51
  • 5.3.2 對假設2進行實證檢驗與分析51-52
  • 5.3.3 對假設3進行實證檢驗與分析52-54
  • 5.3.4 對假設4進行實證檢驗與分析54-56
  • 5.4 穩(wěn)健性檢驗56-59
  • 5.4.1 對假設1進行穩(wěn)健性檢驗與分析56-57
  • 5.4.2 對假設2進行穩(wěn)健性檢驗與分析57-58
  • 5.4.3 對假設3進行穩(wěn)健性檢驗與分析58
  • 5.4.4 對假設4進行穩(wěn)健性檢驗與分析58-59
  • 5.5 實證檢驗小結59-61
  •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61-66
  • 6.1 研究結論61
  • 6.2 政策與建議61-64
  • 6.2.1 清除機構投資者在參與公司內部治理方面的機制障礙62
  • 6.2.2 引導機構投資者多元化、均衡化發(fā)展62
  • 6.2.3 建立多元化的股東結構62-63
  • 6.2.4 鼓勵民營資本參與63
  • 6.2.5 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及規(guī)章制度63-64
  • 6.3 研究不足及未來展望64-66
  • 第七章 參考文獻66-69
  • 致謝69-70
  • 讀研期間科研成果7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吳世農,吳育輝;我國證券投資基金重倉持有股票的市場行為研究[J];經(jīng)濟研究;2003年10期

2 孔維東;證券投資基金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的障礙與對策分析[J];市場周刊(研究版);2005年06期



本文編號:61376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61376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590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