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證券論文 >

違約風險對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定價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5-11 08:23
  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作為一種重要的金融創(chuàng)新工具,它的發(fā)展對分散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促進房地產(chǎn)市場穩(wěn)定發(fā)展,豐富我國投資產(chǎn)品以及完善金融市場體系都有顯著的積極作用。通過對我國宏微觀經(jīng)濟環(huán)境和有關政策的分析,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在我國進行實施是可行的。在MBS發(fā)行過程中,合理確定作為其標的資產(chǎn)的住房抵押貸款的價值始終是其核心問題之一,而借款人的違約行為帶來的違約風險直接影響了資產(chǎn)池現(xiàn)金流,因此,文章將主要圍繞違約風險對抵押貸款定價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研究。 借款人的違約行為包括由支付能力導致的被迫違約和支付意愿導致的理性違約,文章首先分別分析了兩類違約風險的影響因素,并重點分析了房價變化對借款人理性違約行為的重要影響。其次,在住房抵押貸款定價過程中,以固定利率等額還款貸款為研究對象,分別對理性違約和被迫違約情況下的住房抵押貸款定價進行了分析。在理性違約情況下,住房價格變化可用布朗運動過程來表示,通過對房價與無差異住房價格大小的比較,對借款人的違約概率進行預測,建立了理性違約情況下的住房抵押貸款定價模型。在被迫違約情況下,基于KKS強度模型,引入違約強度的概念,在風險中性概率測度下建立住房...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和意義
    1.2 相關文獻綜述
        1.2.1 傳統(tǒng)方法
        1.2.2 計量經(jīng)濟方法
        1.2.3 國內(nèi)考慮違約風險的定價模型文獻綜述
    1.3 論文框架與思路
    1.4 論文主要研究工作
2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概述
    2.1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相關理論
        2.1.1 住房抵押貸款的概念
        2.1.2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概念
    2.2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在我國實施的意義
    2.3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在我國實施的可行性及前景
        2.3.1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在我國實施的可行性
        2.3.2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在我國的發(fā)展
3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違約風險
    3.1 次貸危機帶來的風險管理啟示
    3.2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前后的違約風險對比
    3.3 違約風險分析
        3.3.1 違約的定義
        3.3.2 借款人違約行為分類
    3.4 違約風險的主要影響因素
        3.4.1 被迫違約的主要影響因素
        3.4.2 理性違約的主要影響因素
        3.4.3 違約風險其他影響因素
4 隱含違約風險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定價
    4.1 基本定價思路
    4.2 違約風險定價理論
        4.2.1 違約風險理論刻畫
        4.2.2 違約風險定價模型
        4.2.3 理性違約概率模型
        4.2.4 被迫違約定價模型
    4.3 抵押貸款現(xiàn)金流分析
        4.3.1 正常情況下,即不考慮違約及預付的抵押貸款現(xiàn)金流
        4.3.2 違約發(fā)生時的現(xiàn)金流分析
    4.4 貼現(xiàn)率的選擇
        4.4.1 貼現(xiàn)率的影響因素
        4.4.2 利率期限結構模型
    4.5 房屋價格隨機過程模型
    4.6 違約風險住房抵押貸款定價
        4.6.1 理性違約概率下的定價模型
        4.6.2 被迫違約風險下的強度定價模型
    4.7 蒙特卡羅模擬在定價模型求解中的應用
        4.7.1 蒙特卡羅模擬簡介
        4.7.2 模擬步驟
        4.7.3 參數(shù)設定及算例
5 案例分析——“建元2007—1”
    5.1 “建元2007—1”概述
        5.1.1 交易概要
        5.1.2 資產(chǎn)池總體特征
        5.1.3 現(xiàn)金流支付機制
        5.1.4 定價
        5.1.5 違約風險
        5.1.6 信用增級
        5.1.7 利率風險
        5.1.8 房價波動風險
    5.2 對比“建元2005”,“建元2007”的進步之處
    5.3 RMBS 的違約風險防范
6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文編號:396978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396978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195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