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我國股市投資者結構問題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F832.51;F2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花榮;;股市投資的實用操作思維[J];珠江經(jīng)濟;1999年10期
2 李小梅;盲點套利——股市職業(yè)殺手實戰(zhàn)秘笈[J];證券導刊;2005年38期
3 朱曉東;;走入股市[J];發(fā)現(xiàn);1998年01期
4 ;一招鮮[J];現(xiàn)代營銷;2001年09期
5 尹中立;;脆弱的中國“股市生態(tài)”[J];資本市場;2005年01期
6 楊洪波;;七月別樣紅[J];卓越理財;2006年07期
7 張漢杰;如何透過財務報表在股市投資中趨吉避兇?[J];會計之友;1999年02期
8 ;上班族股市投資策略[J];廣西金融研究;2001年09期
9 江曉東;股市投資者人口結構特征探析——以福建省投資者為例[J];內(nèi)蒙古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10 葉國英;;成功的股市投資者自述[J];學問;2000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茂佳;;論重振我國股市投資者信心[A];2004年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論壇: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的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鄭學勤;;CTA在美國[A];2009年第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論文集(1)[C];2009年
3 張強;楊淑娥;;噪音交易、投資者情緒波動與股票收益[A];和諧發(fā)展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孫彥;陳向陽;李紓;;投資決策中框架效應的實驗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易志高;茅寧;耿修林;;中國股票市場投資者情緒指數(shù)開發(fā)研究[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莊慧忠;林冬云;;股市投資決策的一種物理方法[A];1999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7 葉中行;白云芬;;信息論和股市——投資增長率的極限定理[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五屆信息論學術年會暨第一屆全國網(wǎng)絡編碼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8 梁杉;謝曉非;劉璐;;中國個體投資者的風險認知及其影響因素[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孫彥;李紓;;決策情景對投資風險決策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孔煒;孔克勤;;上海市股票投資者的人格與投資行為的關系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繆舢;股市投資理念再次面臨抉擇[N];中國企業(yè)報;2001年
2 本報記者 韋鳴飛;桂林股市風風雨雨20年[N];桂林日報;2010年
3 國泰君安;股市投資的宏觀面分析[N];湖南經(jīng)濟報;2001年
4 本報記者 侯捷寧 朱寶琛;07仍是股市投資黃金年[N];證券日報;2007年
5 嚴志亮;股市變“! 股民開心[N];金華日報;2007年
6 朱周良;美經(jīng)濟擔憂減緩 亞歐股市延續(xù)強勢[N];上海證券報;2007年
7 中證投資 徐輝;藍籌股板塊領漲滬市再創(chuàng)新高[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8 記者 朱周良 見習編輯 艾家靜;日本狂砸9200億力推經(jīng)濟復蘇 股市勁揚1.6%[N];上海證券報;2010年
9 鈕文新;股市該關注的財政政策[N];經(jīng)濟參考報;2010年
10 招商證券研究發(fā)展中心;宏觀調(diào)控背景下的股市投資策略[N];山西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莊學敏;投資者教育與權益保護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2 施青春;基于TE的股市泡沫結構理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3 王麗敏;計算智能改進方法及其在金融與環(huán)境領域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7年
4 梁碧;“發(fā)散的蛛網(wǎng)”及其遏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江曉東;非理性與有限理性:中國股市投資者行為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6 張慶翠;定期報告披露的市場效應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7 賴宏仁;臺灣證券信用交易效能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8 郭文偉;開放式基金投資風格漂移及風格資產(chǎn)輪換策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9 李雙杰;企業(yè)績效評估和效率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劉澎;市場分割環(huán)境下紅籌股回歸的經(jīng)濟效應及制度安排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敏;新時期我國股市投資者結構問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2 朱楠楠;大小非解禁與股價波動性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3 盤蔚華;中美股市關聯(lián)性分析[D];湖南大學;2009年
4 馬麗;中國股市與債市聯(lián)動性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5 鄧未冰;基于小波分析的股市波動分析[D];河南大學;2010年
6 熊立軍;我國商業(yè)保險資金的股市投資策略及風險管控研究[D];集美大學;2010年
7 劉斌;個人投資股票的風險分析與防范措施[D];內(nèi)蒙古大學;2006年
8 王章紅;行為金融理論及股市投資者行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9 劉冬洋;江恩投資理論的核心思想及其應用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10 王勁松;股市常用技術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048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704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