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方法在證券投資基金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14 12:42
【摘要】:我國已加入WTO,金融市場最終將全面向外國金融機構開放,我國金融機構面臨兩個生存性問題:如何保住國內(nèi)市場和向國外市場發(fā)展。我國金融機構只有集中精力發(fā)展在選擇和管理風險方面高人一籌的技能,才有可能在全球金融化的背景下解決上述問題。VaR作為先進的風險測量方法,同時也是國際金融監(jiān)管工具,將VaR引入我國金融機構是勢在必行之舉。本論文以證券投資基金作為研究目標,建立相應的VaR模型,進行VaR風險管理,不僅有利于加強證券投資基金風險管理能力,提高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而且為其它非銀行金融機構運用VaR風險管理提供了借鑒的經(jīng)驗,具有非常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本文首先介紹了風險價值Value at Risk(VAR)方法的發(fā)展背景與研究現(xiàn)狀,論述了VaR技術計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比較了各種計算方法的優(yōu)缺點,提出了其最優(yōu)化問題。并就VaR技術在金融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展開定性的描述和討論。接著概述了證券投資基金風險的概念、分類及常用的風險度量指標,評價其風險規(guī)避的理論基礎,著重闡述了將VaR引入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管理中的意義。 本文從兩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第一,從具體應用的角度出發(fā),使用VAR對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市場風險進行度量,通過成分VAR概念的引入以及在此基礎上對樣本基金景宏的投資組合風險進行實證分析,剝離出投資組合中每一項資產(chǎn)的風險權重,揭示了證券投資基金的市場風險組成結構,說明VaR技術可以幫助基金管理者進行更為有效的資產(chǎn)風險管理。在此基礎上,我們繼續(xù)探討了證券投資基金風險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資產(chǎn)配置。文中提出了一個資產(chǎn)配置模型,即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管理者在確定持有期內(nèi),如何構建滿足VAR限制條件下求解期望收益最優(yōu)化時達到的投資組合結構模型,即我們要求的資產(chǎn)配置。基本假設如下:(1)一個最優(yōu)的投資組合模型,將在所選定的投資持有期以及給定的置信水平下,滿足其最大預期損失不會超過VAR;(2)依據(jù)VAR限制條件來定義風險厭惡程度,而不使用普遍使用的期望效用理論的限制。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F830.91
本文編號:2663367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F830.91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古巖;商業(yè)銀行理財產(chǎn)品收益風險特征及評價指標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2 徐瀅燕;我國開放式基金市場風險管理研究[D];東華大學;2005年
3 沙緹縈;VaR模型與我國證券投資基金風險管理[D];暨南大學;2007年
4 印菲菲;黃金期貨在珠寶存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5 袁康安;我國開放式基金風險管理的實證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肖盼杰;Tsallis統(tǒng)計分布及其在金融市場風險估計中的應用[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66336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6633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