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興柜市場的投融資制度及對大陸的啟示
本文關鍵詞: 興柜市場 投融資制度 利益相關者 轉板 出處:《統(tǒng)計與決策》2014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興柜市場是未上市、未上柜股票的交易市場。該市場的產生即是臺灣當局為了滿足宏觀經濟轉型和各利益相關方的需求而在政府主導下創(chuàng)設的。興柜市場的投融資制度充分反映了該市場對各利益相關方利益的考慮。我國大陸可借鑒臺灣興柜市場的成功經驗,發(fā)展場外市場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滿足中小企業(yè)的融資需求,并激勵券商積極參與,同時加強對市場參與者的監(jiān)管,降低投資者的進入門檻。
[Abstract]:The emerging market is unlisted. The emergence of this market was created by the Taiwan author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cr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various stakeholders.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of the emerging stock market fully reflects the. Market considerations for the interests of various stakeholders. China's mainland can learn from Taiwan's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the market. To develop the over-the-counter market to perfect the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 system, to meet the financing need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encourage the securities companies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market participants and to lower the entry threshold of investors.
【作者單位】: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基金】:中國證券業(yè)協(xié)會2013年重點課題
【分類號】:F832.51
【正文快照】: 0引言臺灣與大陸資本市場的發(fā)展經歷較為相似,雙方都是從自發(fā)的柜臺市場起步,之后政府逐步主導了資本市場的發(fā)展。相比大陸,臺灣資本市場的起步時間早了近30年。目前我國股票場外市場建設更多的類似于臺灣模式和美國模式,而臺灣場外市場的發(fā)展正是借鑒了美國的經驗。作為經濟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元萍;蔡雙立;;境外柜臺交易市場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聞岳春;;臺灣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形成、發(fā)展及對大陸的啟示[J];上海金融;2006年11期
3 張立;;臺灣地區(qū)多層次股票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比較研究[J];臺灣研究集刊;2013年01期
4 李響玲;周慶豐;;試論我國場外交易市場法律制度的完善[J];證券市場導報;2010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丹;;區(qū)域產權交易市場制度構建[J];財會月刊;2012年05期
2 石森昌;;場外交易市場推進天津經濟發(fā)展的當前策略探析[J];城市;2009年03期
3 唐雯;;股票場外交易市場法律制度初探[J];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學報;2009年06期
4 晉入勤;;股票場外交易市場的制度構建應遵循五項原則[J];當代經濟管理;2010年03期
5 晏露蓉;張立;;資本市場效率:臺灣柜買中心服務中小企業(yè)經驗與啟示——福建省金融學會赴臺考察報告之二[J];福建金融;2012年04期
6 晉人勤;;論天津股權交易所的制度構建[J];公司法律評論;2009年00期
7 楚義芳;姜晶晶;;臺灣證券柜臺買賣市場的發(fā)展及其對大陸建設全國性OTC市場的啟示[J];港口經濟;2011年07期
8 石森昌;;場外交易市場推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探析[J];消費導刊;2009年08期
9 于鑫;崔瀟;;三板市場發(fā)展的域外經驗與本土思考[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3期
10 白冰;逯云嬌;;中國場外市場發(fā)展研究——基于國內外場外交易市場的比較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2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晉入勤;企業(yè)國有產權交易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郭廣良;中國產業(yè)投資基金運營體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3 曾繁振;國際化背景下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及其構建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4 劉斌;OTC市場盈余信息含量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5 劉沛佩;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轉讓市場的制度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蓓;天津濱海多層次OTC市場機制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0年
2 梁丹丹;中國場外交易市場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尹雯;我國場外交易市場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王莉娜;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機制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祝麗娟;證券場外交易市場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蔡曉琪;我國場外交易市場引入做市商制度之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沈成燕;我國證券市場轉板法律制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惠建軍;我國多層次OTC市場發(fā)展模式選擇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9 胡東艷;代辦股份轉讓系統(tǒng)投資者保護機制研究[D];江西農業(yè)大學;2011年
10 阮婷婷;我國證券場外交易市場法律規(guī)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寶奇;賈牧;王宏偉;;中國資本配置效率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0年11期
2 涂琳琳;萬邁;;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效率研究——以長三角多層次資本市場構建為例[J];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3 黃濤;;臺灣地區(qū)證券市場的漸進開放之路[J];銀行家;2005年11期
4 過文俊;;臺灣柜臺市場的成長與變革(上)[J];產權導刊;2006年02期
5 周高見;張穎;;場外交易市場與主板市場的比較[J];產權導刊;2006年05期
6 李學峰;劉洋;;場外交易市場、私募股權基金與中小企業(yè)融資——基于博弈論的分析[J];南方金融;2009年06期
7 楊俊;;我國證券場外交易市場的立法現狀及監(jiān)管制度研究[J];廣東培正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8 王剛,韓立巖;臺灣興柜股票市場探析及其對我國內地技術產權市場發(fā)展的啟示[J];管理現代化;2004年01期
9 史代敏;吳陽;張永任;;中國股票市場資本配置效率評價——基于產業(yè)資本形成角度的實證分析[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10 李淑龍,蔣虹;美國場外交易市場的發(fā)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4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龍曉楓;楊姝;;中西方商業(yè)銀行社會責任報告的框架比較及相關分析[J];武漢金融;2008年08期
2 戴欣苗;;三大國有銀行2008~2009年社會責任報告比較分析[J];企業(yè)活力;2010年11期
3 劉亞麗,崔正華;證券市場會計信息披露的契約理論分析[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4年10期
4 蔣波;;國有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探討[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1期
5 周小川;;公司治理改革是股改核心[J];中國金融家;2006年06期
6 何勇;;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的契約分析[J];云南社會科學;2006年05期
7 張迎新,楊素珍;我國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模式選擇[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3年10期
8 高曉紅,徐凱;利益相關者均衡與國有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9 張紹巖,薛波;國有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重構中的隱性契約[J];南開經濟研究;2005年02期
10 王洪運,葉建木;基于利益相關者的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結構[J];當代經濟管理;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麗潔;李景慧;;試論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與完善[A];第五屆國有經濟論壇“海峽兩岸企業(yè)改革與重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劉達;;政府在商業(yè)銀行治理中的控制力研究——公司治理與公共治理的結合[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鄧莉;楊軍;李宏勝;;銀行進入公司董事會的經濟學分析[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C];2009年
4 李文貴;;公司信任度:基于中國資本市場的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方燦榮;伊萬·辛普森;利昂·泰勒;邁克爾·昆;;將危機轉變?yōu)闄C遇:KIMEP對金融危機的戰(zhàn)略應對[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金融危機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對策與發(fā)展”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胡振華;袁曉文;;股權全流通下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中的博弈分析[A];《兩型社會建設與湖南管理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08年
7 項衛(wèi)星;王達;;轉軌國家國有商業(yè)銀行改制后的公司治理模式分析[A];第七屆國有經濟論壇“大型國有企業(yè)集團公司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陳耀先;;金融企業(yè)的社會責任[A];科學持續(xù)地發(fā)展生產力——世界生產力科學院中國籍院士文集[C];2009年
9 周道炯;;積極引導上市公司承擔社會責任 促進資本市場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在“2008建設和諧社會與企業(yè)社會責任(上海浦東)論壇”上的講話[A];科學持續(xù)地發(fā)展生產力——世界生產力科學院中國籍院士文集[C];2009年
10 孫飛;蒲實;;構建中國信托業(yè)高能多元優(yōu)化治理模式[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若斌;浦發(fā)銀行發(fā)布年度企業(yè)社會責任報告[N];證券時報;2007年
2 陳耀芳;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二元化目標的協(xié)調機制分析[N];金融時報;2007年
3 尚福林;《中國公司治理報告(2007)》序言[N];證券時報;2007年
4 ;廣義的法人治理機制[N];中華合作時報;2005年
5 葉檀;請問央行:銀行職工是什么利益相關者[N];上海證券報;2006年
6 韓雪凌 本報記者 葉健;股改核心重在正確對待利益相關者[N];遼寧日報;2006年
7 綜編;上證所:關注保護利益相關者及公司社會責任[N];中國經營報;2007年
8 王婷;強調對股東等利益相關者負責[N];中國證券報;2008年
9 賈偉;保護利益相關者 履行社會責任[N];經濟日報;2007年
10 證券時報記者 黃婷邋李沫;上市公司應自覺保護利益相關者[N];證券時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平;國有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結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2 孔建;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與績效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3 陳建;證券利益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4 黃鐸;商業(yè)銀行利益相關者行為選擇對商業(yè)銀行資本配置績效的影響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5 王栩;股權分置改革的公司治理效應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6 邱艾松;商業(yè)銀行信息披露的層次與邊界[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7 王國海;開放經濟條件下證券公司治理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8 董奕;基于治理理論的上市公司監(jiān)控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鄭立明;國有商業(yè)銀行治理結構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10 李艷虹;投資者保護、績效與風險控制[D];暨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t,
本文編號:14686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146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