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生態(tài)移民遷入?yún)^(qū)的移民效應評估
[Abstract]:Ecological migrat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measur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aking 30 typical resettlement villages of Huanjiang County in Guangxi as an example, the research adopts participatory peasant household assessment method to carry out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in the emigration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migration. The survey farmer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migration peasant households and former resident farmers. By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 farmers' existing arable land area, economic income and response to immigration policie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 immigration effect and sustainability of emigration areas were discuss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cological migration project is generally accepted and supported by farmers,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and economic income occupied by farmers are grea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reloc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land use and agricultural planting is further optimized. However,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on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emigration areas, which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residents in terms of the amount of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spee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地科學技術學院;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171440)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2652015175)
【分類號】:D632.4;F323.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碧清;移民資金管理應做到三“強化”[J];中國三峽建設;2000年06期
2 陳春松;心系移民 身近移民[J];中國三峽建設;2000年12期
3 蔣從倫;用移民條例規(guī)范移民行為──新《移民條例》學習體會[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4 鄭之問,譚科;“村帳鎮(zhèn)管”:把移民資金用在“刀刃”上[J];中國三峽建設;2001年02期
5 于華,馬恩;嚴格把好“十個關口” 確保移民工程質量[J];中國三峽建設;2001年08期
6 劉學敏;西北地區(qū)生態(tài)移民的效果與問題探討[J];中國農村經濟;2002年04期
7 鐘吉鵬;背水一戰(zhàn) 決勝萬州二線移民[J];中國三峽建設;2002年02期
8 張耀榮;;生態(tài)移民要做到四個結合[J];致富之友;2002年01期
9 王愛祖;;強化認識 細化措施 硬化制度 確保二期移民任務全面完成[J];重慶行政;2002年02期
10 夏開良;三峽庫區(qū)鄉(xiāng)鎮(zhèn)移民資金監(jiān)管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三峽建設;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施國慶;;移民學探討[A];水庫經濟論文集(2005年)[C];2005年
2 包智明;;生態(tài)移民的幾個問題[A];共識(2009春刊01)[C];2009年
3 束錫紅;聶君;;寧夏生態(tài)移民遷移意愿的實證研究[A];2013中國生態(tài)移民與區(qū)域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4 張曉鳳;張助軍;;寧夏中南部山區(qū)生態(tài)移民的金融支持問題研究[A];2013中國生態(tài)移民與區(qū)域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5 張耀武;;寧夏勞務移民發(fā)展研究[A];2013中國生態(tài)移民與區(qū)域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6 劉萬里;;移民環(huán)保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南方十三省(區(qū)、市)水力發(fā)電學會秘書長會議論文集[C];2010年
7 ;三峽水庫二期移民工程綜合監(jiān)理實踐[A];水庫經濟論文集(二○○三年)[C];2003年
8 ;小浪底移民項目管理的主要成效與做法[A];水庫經濟論文集(二○○三年)[C];2003年
9 常獻立;;世界銀行管理小浪底移民項目的程序、特點和作用[A];水庫經濟論文集(二○○三年)[C];2003年
10 徐運漢;蔣輝;;荒灘變綠洲,移民得安康——實施溫孟灘工程安置移民的經驗與體會[A];水庫經濟論文集(二○○三年)[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國宏 高永利;移民工程讓牧民過上了好生活[N];赤峰日報;2007年
2 多杰才讓;從易地扶貧、生態(tài)移民到“移民經濟”[N];黃南報;2007年
3 李曉明邋苗武軍 通訊員 仝劉革;晉中扶貧移民惠及4.5萬莊戶人[N];山西日報;2007年
4 楊文新;多倫縣多項政策惠移民[N];錫林郭勒日報;2006年
5 鄭天強;對得榮因都壩生態(tài)移民開發(fā)的分析與思考[N];甘孜日報(漢文);2008年
6 趙建軍邋劉麗萍;我省37.8萬人受益“扶貧移民”工程[N];山西日報;2008年
7 王利清;鄂旗移民工程讓貧困戶富了[N];鄂爾多斯日報;2008年
8 王燕民;三峽四期移民工程進行了階段性終驗[N];中國檔案報;2008年
9 記者 王大軍;進一步強化協(xié)作機制扎實高效推進移民工作[N];雅安日報;2009年
10 張瑞元;州移民局強化移民工程項目監(jiān)管[N];楚雄日報(漢);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李生;當代中國生態(tài)移民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施祖留;水利工程移民管理理論框架構建研究[D];河海大學;2003年
3 曾建生;水利工程移民專業(yè)化管理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4 閆秋源;社區(qū)的“位育”[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5 尕丹才讓;三江源區(qū)生態(tài)移民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6 呂靜;陜南地區(qū)生態(tài)移民搬遷的成本研究[D];西北大學;2014年
7 姜冬梅;草原牧區(qū)生態(tài)移民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年
8 李勛華;水電工程移民權益保障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曼莉;遷入?yún)^(qū)生態(tài)移民項目的效益評估[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董,
本文編號:24353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43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