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縣發(fā)展智慧旅游的政府作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 宜良 智慧旅游 政府作用 出處:《云南財經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續(xù)增加,休假制度的改革,自駕游、自助游、個性游逐漸成為了人們主要的出游偏好,旅游日益大眾化、平民化,越來越多的公民能享受旅游服務。國家旅游局把2014年確定為“智慧旅游年”,制定出臺了《關于促進智慧旅游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作為全國旅游大省的云南省,提出了“旅游二次創(chuàng)業(yè)”,出臺了《云南省旅游產業(yè)轉型升級三年(2016—2018)行動計劃》《云南省旅游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昆明市結合實際,提出了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國際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的目標,并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智慧旅游城市試點。宜良縣作為昆明市近郊的旅游大縣,提出了打造昆明休閑養(yǎng)生度假旅游拓展區(qū)、昆明“休閑客廳”和云南旅游強縣的發(fā)展目標。隨著物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時代的到來,宜良縣要在新一輪的旅游競爭中有所作為,實現(xiàn)既定的旅游發(fā)展目標,就必須從引領全國、全省旅游發(fā)展趨勢、前沿的旅游全域化、智慧化上著力,提高旅游業(yè)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發(fā)展智慧旅游。為此,筆者分析了宜良發(fā)展智慧旅游的外部環(huán)境條件、發(fā)展旅游及發(fā)展智慧旅游的內部環(huán)境條件,以及國內外智慧旅游現(xiàn)狀,經驗啟示和宜良所要面臨的挑戰(zhàn)。最后從公共管理的視角,提出了宜良縣發(fā)展智慧旅游的構想和政府作用的發(fā)揮,包括政府主導建設宜良縣智慧旅游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公共平臺建設,引導企業(yè)、游客、市民共同參與智慧旅游服務體系構建,鼓勵旅游企業(yè)打造智慧旅游項目示范。研究表明,宜良縣發(fā)展智慧旅游建設的根本在于充分發(fā)揮政府作用,構建從景區(qū)景點到旅行社、酒店、游客,從游前到游中、游后的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智慧營銷體系,推動宜良旅游實現(xiàn)轉型升級跨越發(fā)展。文章的第一部分是緒論,包括了論文的研究背景意義、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路線;第二部分是相關概念理論;第三部分是宜良發(fā)展智慧旅游的基礎條件;第四部分是宜良發(fā)展智慧旅游的挑戰(zhàn)和國內外經驗借鑒;第五部分是宜良智慧旅游建設的構想和措施;第六部分是結論和結語。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the income level of residents, the reform of the vacation system, self-driving, self-help, personality tourism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travel preference, touris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popularized. More and more citizens can enjoy tourism services. The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designated 2014 as the "year of Wisdom Tourism" and formulated the guidelines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ourism; As a big tourism province in China, Yunnan Province has put forward the "tourism second venture". Issued the "Yunnan tourism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ree years" 2016-2018) action plan "Yunnan tourism" "the 13th Five-Year Plan"; Combined with reality, Kunming puts forward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orld-famous tourist city, international tourism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destination. Yiliang County, as a big tourism county in the suburbs of Kunming City, proposed to build a tourism development area of Kunming for leisure, health and vacation. Kunming "leisure living room" and Yunnan tourism strong county development goal. With the Internet of things, big data, the arrival of cloud computing era, Yiliang County in a new round of tourism competition. To achieve the established goa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we must lead the whole country, the whole province tourism development trend, the frontier tourism global, intelligent effort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ce of tourism. Therefor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developing intelligent tourism in Yiliang,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developing tourism and developing intelligent tourism,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developing intelligent tourism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Yiliang County.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 led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tourism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platform construction, guiding enterprises, tourists,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tourism service system. Encourage tourism enterprises to create intelligent tourism project demonstra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ourism in Yiliang County lies i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from scenic spots to travel agencies, hotels, touris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is the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meaning of the thesis, which is the wisdom management, the intelligent service, the intelligent marketing system,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Yiliang tourism.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and research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econd part is related concept theory; The third part is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developing intelligent tourism in Yiliang. The 4th part is the challenge of Yiliang's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ourism and the referen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ience. The 5th part is the conception and measure of Yiliang wisdom tourism construction; Part 6th is the conclusion and conclusion.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D630;F59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蔚;;基于價值鏈(網絡)理論的旅游產業(yè)競爭力分析[J];北方經濟;2006年17期
2 黃秀娟;;旅游產業(yè)競爭力研究綜述[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3 趙建強;翁鋼民;;我國城市旅游產業(yè)競爭力問題分析與培育方案[J];商業(yè)研究;2008年12期
4 李鳳霞;曹艷英;王棟;;旅游產業(yè)競爭力來源的理論范式及提升機制研究[J];山東經濟;2010年05期
5 劉名儉;唐靜;;旅游產業(yè)競爭力提升的動力機制研究[J];經濟管理;2010年12期
6 劉曉琳;;從培育產業(yè)素質談山東省旅游產業(yè)競爭力的提升[J];中國商貿;2011年08期
7 韓麗群;;以歷史文化促進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J];中國商貿;2011年31期
8 趙蕾;;提升黑龍江省旅游產業(yè)競爭力研究[J];學理論;2012年16期
9 張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旅游產業(yè)的競爭力研究[J];特區(qū)經濟;2012年08期
10 王曉東;李珊;;提升區(qū)域旅游產業(yè)競爭力的對策研究——基于貴州實證[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海弘;王惠瑩;劉正偉;趙軒維;;沈陽市旅游聚集區(qū)發(fā)展的政策措施及對策研究[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楊鋒梅;曹明明;邢蘭芹;;資源轉型期山西省旅游產業(yè)競爭力評價研究[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陳文君;;對廣州科技旅游發(fā)展一些問題的探討[A];區(qū)域旅游:創(chuàng)新與轉型——第十四屆全國區(qū)域旅游開發(fā)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海南國際旅游島大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張祖群;王子杰;崔旭;;京津冀區(qū)域旅游競合模式初步研究——兼論“十二五”京津冀旅游政策調整[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胡宇娜;曹艷英;李鳳霞;;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qū)旅游產業(yè)競爭力分析[A];東方行政論壇(第一輯)[C];2011年
6 王乾亮;;威海旅游品牌化發(fā)展的對策研究[A];山東省首屆服務業(yè)發(fā)展論壇優(yōu)秀論文選[C];2007年
7 崔晶;徐淑梅;;提高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產業(yè)競爭力的對策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徐虹;;實現(xiàn)京津冀區(qū)域旅游產業(yè)一體化的幾點思考[A];京津冀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熊瓊;崔黎波;;旅游貿易對上海經濟發(fā)展影響的實證分析[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10 高蓉;李長青;;首都經濟圈旅游休閑產業(yè)集群分析及可行性研究[A];2012京津冀晉蒙區(qū)域協(xié)作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謝成剛 記者 邱環(huán) 何均洪;高縣著力增強旅游產業(yè)競爭力[N];宜賓日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葉其軍;全州旅游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N];阿壩日報;2007年
3 白恩培;扎實推進旅游“二次創(chuàng)業(yè)” 努力開創(chuàng)云南旅游產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云南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尹瑤;今年5月底前我市建成“四川省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N];樂山日報;2011年
5 四川省旅游局 李永清;以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省為契機 努力提升四川旅游發(fā)展品質[N];中國旅游報;2011年
6 ;青島旅游標準化試點工作扎實推進[N];青島日報;2011年
7 記者 陳群;一季度旅游“攬金”同比增兩成[N];安徽日報;2013年
8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產業(yè)安全研究中心 北京產業(yè)安全與發(fā)展研究基地博士后 李想;旅游產業(yè)期待又好又快發(fā)展[N];人民政協(xié)報;2013年
9 記者 瞿玲;全面提升黃岡文化旅游產業(yè)競爭力[N];黃岡日報;2013年
10 駐河南記者 張明燦;河南加快金融與旅游融合發(fā)展[N];中國旅游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玉寶;東北亞旅游產業(yè)合作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2 李海建;河南省旅游產業(yè)安全評價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3 何池康;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宿倩;城市旅游產業(yè)競爭力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5 易麗蓉;區(qū)域旅游產業(yè)競爭力模型及區(qū)域旅游產業(yè)“競合”模式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6 張秀華;我國旅游產業(yè)國際競爭力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7 李莉葉;基于復雜性理論的旅游目的地核心競爭力研究[D];云南大學;2013年
8 李勇;吉林省旅游產業(yè)區(qū)域影響力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黃秀娟;旅游目的地國際競爭力決定因素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10 孟祥偉;旅游產業(yè)核心競爭力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奇勇;福建省旅游產業(yè)競爭力評價研究[D];中北大學;2011年
2 張建濤;遼寧省市域旅游產業(yè)發(fā)展差異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3 苗峻瑜;山東省旅游產業(yè)競爭力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4 范艷霞;基于競合理論的邛崍市旅游市場定位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5年
5 圖爾蓀古麗·米吉提;新疆區(qū)域旅游產業(yè)競爭力評價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5年
6 宋曉雨;旅游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測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7 高雪峰;新疆阜康市旅游業(yè)發(fā)展中的政府職能轉變對策[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8 尚瑩;跨行政區(qū)旅游資源規(guī)劃與開發(fā)研究[D];山西大學;2014年
9 朱亞輝;常熟市旅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10 陳碧松;探索休閑生活新思維,搭建旅游產業(yè)新平臺[D];復旦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558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455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