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Star:一種可擴展高階互連拓撲結構
本文選題:高階路由器 切入點:高性能互連網(wǎng)絡 出處:《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4年06期
【摘要】:隨著高速信號傳輸技術和VLSI技術的發(fā)展,使用高階路由器來應對因高性能計算機峰值性能不斷攀升給高性能互連網(wǎng)絡帶來的新挑戰(zhàn)已是發(fā)展需求;同時,如何利用高階特性減少互連網(wǎng)絡延遲和成本開銷,以支持更大的網(wǎng)絡規(guī)模是設計高性能互連網(wǎng)絡拓撲結構的關鍵和突破點。針對目前基于高階路由器的典型拓撲結構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個新的高階拓撲架構SuperStar,其不僅具有較短的網(wǎng)絡直徑而且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通過在一個基于OMNeT++平臺自主開發(fā)的高階互連網(wǎng)絡性能測評模擬器上設定不同的通信負載,測評各種拓撲結構在通信系統(tǒng)下實際的網(wǎng)絡延遲和吞吐率的走勢,以分析SuperStar的通信開銷。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signal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and VLSI technology, it is necessary to use high-order routers to cope with the new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rising peak performance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s.It is the key and breakthrough point to design the topology of high performanc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how to reduce the delay and cost overhead of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by using high order characteristics to support a larger network scal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topology structure based on high order router, a new high order topology architecture SuperStarboard is proposed, which not only has short network diameter but also has good scalability.By sett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loads on a high-order interconnect network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imulator based on OMNeT platform, the actual network latency and throughput of various topologies in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 evaluated.To analyze the communication overhead of SuperStar.
【作者單位】: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1272483,61272482,61003301)
【分類號】:TP393.0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曹維君;;顧德新個展[J];大美術;2007年05期
2 楊學軍;廖湘科;盧凱;胡慶豐;宋君強;蘇金樹;;The TianHe-1A Supercomputer: Its Hardware and Software[J];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田剛;盧風順;;MPI/OpenMP+CUDA高性能計算環(huán)境的配置及應用[J];硅谷;2011年17期
2 張擁軍;林宇斐;;基于閉合最小圖劃分模型的多作業(yè)分配優(yōu)化方法[J];計算機科學;2014年06期
3 廖湘科;楊燦群;唐滔;易會戰(zhàn);王鋒;吳強;薛京靈;;OpenMC: Towards Simplifying Programming for TianHe Supercomputers[J];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14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饒金理;ESCA高性能處理器控制內(nèi)核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IR新型HEXFET功率MOSFET[J];實用無線電;2001年02期
2 黃勇 ,邵飛 ,顧娟;無線USB標準簡介[J];信息技術與標準化;2005年07期
3 權循忠;智能公交系統(tǒng)(APTS)中通信傳輸技術的實現(xiàn)[J];現(xiàn)代計算機;2005年06期
4 李宏博,陳樹新;一種新型無線自組織網(wǎng)絡技術及應用研究[J];電子科學技術評論;2005年03期
5 唐曉芬;;蜂窩IP技術及其拓撲結構探討[J];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李瓊林;劉會金;孫建軍;崔福鑫;;大容量有源濾波器的拓撲結構分析[J];高電壓技術;2006年02期
7 何玉寶;劉正捷;田曉杰;;網(wǎng)站拓撲結構提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計算機工程;2006年01期
8 宗慧琴;;淺談江漢采油廠局域網(wǎng)的系統(tǒng)構成及建設[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9 王紅艷;;初級小型局域網(wǎng)組建方案[J];內(nèi)江科技;2006年07期
10 劉賢喜;蘇慶堂;劉中合;李邦明;;基于圖的機械系統(tǒng)拓撲結構的數(shù)據(jù)存儲[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6年2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科;張斌;張心光;;基于功能和拓撲結構的機械設計過程管理[A];2008年安徽省科協(xié)年會機械工程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李良軍;劉惠康;李莉;;高壓變頻器拓撲結構及其智能控制的研究[A];中國計量協(xié)會冶金分會2008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李良軍;劉惠康;李莉;;高壓變頻器拓撲結構及其智能控制的研究[A];2008全國第十三屆自動化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4 李蕾;;列車通信網(wǎng)絡拓撲結構及采用技術初探[A];中國鐵道學會第三屆標準計量委員會2008年學術交流報告會論文集[C];2008年
5 肖德琴;王景利;羅錫文;;大規(guī)模農(nóng)田傳感器網(wǎng)絡拓撲結構設計[A];2007年中國農(nóng)業(yè)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竺博;鄢志杰;胡郁;王仁華;;區(qū)分性參數(shù)重分配在HMM模型結構優(yōu)化中的應用[A];第九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王振利;曹茂永;靳凱;孔珊珊;;基于Harris算法的顱骨特征定位[A];第十三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董波濤;杜福勝;李子臣;;AGET ATR-SCVP控制聚合物的拓撲結構及支化度[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9年
9 李擎;鄭德玲;;混沌時間序列神經(jīng)網(wǎng)絡拓撲結構的確定[A];1999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10 鐘有菊;孫燕瓊;楊國昱;;一個具有手性骨架的硼磷酸鎘的水熱合成和晶體結構[A];中國化學會第十三屆金屬有機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橙;網(wǎng)絡新行當能否一世風光?[N];科技日報;2009年
2 中科院計算所 羅杰文;P2P網(wǎng)絡的拓撲結構[N];計算機世界;2006年
3 胡德榮;中德科學家聯(lián)手分析蛋白質(zhì)拓撲結構和功能[N];健康報;2006年
4 ;藍牙網(wǎng)絡拓撲結構[N];人民郵電;2001年
5 曉偉;賽米控新拓撲結構助IGBT降低損耗[N];中國電子報;2008年
6 智;WiMAX技術有望攜手奧運[N];計算機世界;2007年
7 ;引入FTTX接入難題迎刃而解[N];人民郵電;2007年
8 ;烽火通信FTTX系統(tǒng)解決方案[N];人民郵電;2007年
9 沈健苗;“靈活”應對存儲變化[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10 金樺;路由協(xié)議一樣影響速度[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桂蘭;嵌入式互聯(lián)網(wǎng)宏觀拓撲結構及統(tǒng)計時間特征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2 吳紹鋒;Gauss-Bonnet-Chern定理的拓撲結構和高維紐結膜的φ映射拓撲場論[D];蘭州大學;2006年
3 陳阿蓮;新型多電平逆變器組合拓撲結構和多電平逆變器的容錯技術[D];浙江大學;2005年
4 王毅;級聯(lián)型多電平逆變器的新型拓撲結構與控制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5年
5 顧華璽;直連網(wǎng)絡關鍵技術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6 徐峰;互聯(lián)網(wǎng)宏觀拓撲結構中社團特征演化分析及應用[D];東北大學;2009年
7 牟金平;基于休眠—喚醒機制下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的建模分析和協(xié)同控制[D];東華大學;2013年
8 王征;分布式互斥算法的研究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9 潘恬恬;氫鍵和芳環(huán)堆積構筑的過渡金屬配合物超分子體系的結構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10 劉瑩瑩;柔性配體構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結構和性質(zhì)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新利;基于仿生學研究的多跳藍牙散列網(wǎng)組網(wǎng)設計[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2 王桂芝;職業(yè)教育中心學校校園網(wǎ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天津大學;2005年
3 韓微;新型單相雙變流器UPS拓撲結構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07年
4 高俊;上海市高速公路網(wǎng)指路標志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評價[D];同濟大學;2008年
5 呂s,
本文編號:16931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169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