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信任優(yōu)化搜索的p2p節(jié)點資源定位算法
本文選題:異構網絡 切入點:信任機制 出處:《計算機科學》2013年07期
【摘要】:傳統(tǒng)HDHT方法采取信任機制完成異構節(jié)點資源定位,在節(jié)點選擇初期信任尚未建立時,一些處理能力較弱的節(jié)點會發(fā)生擁塞,從而嚴重影響到搜索算法的性能。為此,提出一種信任優(yōu)化搜索的p2p節(jié)點資源定位算法,其以信任度為基礎,建立一個搜索區(qū)間,在每一次的搜索過程中,利用Direct_Search對搜索方向進行優(yōu)化,保證每個節(jié)點都能沿著信任度最優(yōu)化方向被搜索,避免在傳統(tǒng)算法下由p2p網絡異構分布造成節(jié)點被重復搜索的弊端。實驗表明,此算法不僅在信任建立初期可以提高節(jié)點的資源搜索效率,并且可以在信任建立以后,提高下載成功率。算法在p2p的查詢周期平臺上得以實現(xiàn),并通過實驗分析了算法的有效性。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HDHT method to complete the trust mechanism of heterogeneous nodes resource location, node selection in initial trust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some nodes with less processing power will happen congestion,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herefore, proposed a trust node localization algorithm to optimize P2P resource search, which is based on trust, set up a search range in the search process, each time, the search direction is optimized by Direct_Search, to ensure that each node can trust along the direction of optimization search, avoid the traditional algorithm by P2P network nodes are heterogeneous distributed shortcomings caused by repeated search.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algorithm not only in the early establishment of trust to improve the search efficiency of node resources, and can be in trus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improve the download success rate. The algorithm achieved in the query cycle of the platform based on the P2P, and through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is analyzed in the experiment.
【作者單位】: 哈爾濱師范大學實驗中心;哈爾濱師范大學網絡中心;佳木斯大學信息電子技術學院;
【基金】:黑龍江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基金(12521146)資助
【分類號】:TP393.0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勇;張琳;王汝傳;張梅;;網格計算中基于信任度的動態(tài)角色訪問控制的研究[J];計算機科學;2010年01期
2 王磊;解福;;基于信任機制的資源調度模型[J];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11年04期
3 戴彬;王芙蓉;劉見;;基于自組織P2P實時應用的可擴展路由算法[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4期
4 汪瑜;;基于P2P的混合安全信任機制研究[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工程技術版);2008年04期
5 武小年;張潤蓮;周勝源;;一種基于實體行為風險評估的信任計算方法[J];計算機應用;2009年05期
6 王亮;郭亞軍;;P2P系統(tǒng)中基于聲譽的信任評估機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9年15期
7 張書欽;蘆東昕;楊永田;;對等網絡中基于信任的訪問控制研究[J];計算機科學;2005年05期
8 趙澤良;陳興蜀;劉益和;沈昌祥;;P2P應用的安全體系結構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9 莫曉莉;王汝傳;張琳;;基于移動代理和信任機制的網格作業(yè)管理[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8年10期
10 王海艷;胡玲;王汝傳;;基于信任向量的P2P信任機制[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菊霞;甘早斌;;一種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面向服務的信任機制[A];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2 白保存;李中學;;一種新的PKI信任度模型路徑算法[A];第九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裴爾明;孫功星;張偉毅;龐彥廣;顧明;馬楠;;一種基于P2P機制的網格資源定位方法[A];第十二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孔華鋒;魯宏偉;張輝;;電子商務中基于相似信任度的信任協(xié)商機制研究[A];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5 姜波;王汝傳;王楊;;一種新的基于移動代理的P2P模型及資源定位算法研究[A];普適計算及其軟件新技術——第三屆長三角計算機科技論壇文集[C];2006年
6 史庭俊;桑霞;徐力杰;殷新春;;一種基于信任度的DV-Hop改進定位算法[A];2008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7 莫曉莉;王汝傳;張琳;;基于移動代理和信任機制的網格作業(yè)管理[A];2008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8 董國防;師恩培;;網格環(huán)境下基于信任機制的資源調度研究[A];全國第十屆企業(yè)信息化與工業(yè)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李慧霸;彭宇行;盧錫城;;P2P流媒體索引服務器的快速源節(jié)點選擇算法[A];第一屆建立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05)論文集[C];2005年
10 丁倩;甘早斌;魏登文;;移動Agent交易實體間的信任和聲譽研究[A];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郵電大學博士生導師 袁超偉邋北京郵電大學博士 賈曉蕓 黃韜;移動泛在網絡中的安全問題[N];中國計算機報;2007年
2 清華大學 程鵬 林闖 戴瓊海 吳秋峰;組播中的擁塞控制[N];計算機世界;2001年
3 丁海虹 諶力;異構網絡環(huán)境下的高效網管[N];網絡世界;2006年
4 雪兒;小知識[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
5 山楓;安氏LinkTrust CyberWall200系列層層設卡,,不讓安全裂縫出“域”[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6 清華大學 林闖 譚章熹;通信技術—減少時延[N];計算機世界;2003年
7 中科院計算所信息網絡室 龐迪;移動自組織網絡的關鍵技術—路由協(xié)議[N];計算機世界;2005年
8 張志剛;第二層發(fā)現(xiàn)從底層了解網絡[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9 劉述 本報記者 伊佳;技術為王:CN2采用的關鍵技術盤點[N];通信產業(yè)報;2004年
10 安樂;SAN系統(tǒng)為企業(yè)數(shù)據(jù)建庫[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鐵軍;非結構化對等網絡資源定位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2 王淑玲;P2P資源共享系統(tǒng)中的資源定位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3 高偉;對等網環(huán)境下搜索策略與信任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4 張瑞;網格市場環(huán)境中信任感知的資源交易機制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曲向麗;網格環(huán)境下互信機制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6 牛常勇;P2P信任機制和覆蓋網絡構建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路峰;信任評估模型及其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8 文珠穆;多域互操作環(huán)境中的動態(tài)信任與訪問控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張歷卓;異構網絡下實時多媒體傳輸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10 高偉;對等網環(huán)境下搜索策略與信任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賀秦祿;基于P2P網絡安全信任機制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2 劉思云;基于Internet異構無線網絡互聯(lián)及其切換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4年
3 朱海;P2P網下一種基于群組的信任模型[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4 李奎;P2P網絡信譽模型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5 胡愫;語義網中基于本體的信任機制研究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6 辛晶晶;對等網絡中信任機制的研究與設計[D];中南大學;2010年
7 王煥府;P2P電子商務中信任機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8 李芳;基于P2P網絡的信任模型的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9 肖廣順;網格身份認證和訪問控制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10 于曉梅;異構網絡擁塞控制技術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6753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167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