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的現狀與未來
本文關鍵詞: 二維碼 移動互聯網 大數據 OTO 出處:《新聞與寫作》2013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二維碼作為一種先進的應用,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普及而快速發(fā)展,在媒體、產品質量、倉儲物流等各行各業(yè)都應用廣泛,但是目前多數公司把其當成信息承載的工具,導致其商業(yè)價值沒有得到有效開發(f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二維碼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級應用,將成為大數據分析的前提,將成為"OTO"模式有效運營的關鍵點。
[Abstract]:As an advanced applic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QR cod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edia, product quality, warehousing and other industries. But at present most companies use it as a tool to carry information, so their commercial value is not effectively develop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QR code will become the portal-level application of mobile Internet. Big data will become the premise of analysis, will become the "OTO" mode of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key point.
【作者單位】: 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
【分類號】:F4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牽手中國移動二維碼 卓越網移動購物更上層樓[J];數碼世界;2006年10期
2 陳婧俐;;日韓手機二維碼業(yè)務模式[J];通信企業(yè)管理;2007年12期
3 吳穎;;中移動的二維碼計劃[J];IT經理世界;2006年22期
4 ;用移動二維碼也能看博客[J];互聯網天地;2007年08期
5 ;公交二維碼[J];杭州(生活品質版);2011年Z1期
6 ;二維碼助力西班牙時裝銷售[J];中國防偽報道;2011年07期
7 潘雪峰;柏琳;;日本手機二維碼業(yè)務發(fā)展的啟示[J];中國新通信;2007年06期
8 孫東風;;正向生活滲透的手機二維碼[J];信息網絡;2008年09期
9 黃松飛;移動互聯網將往何處去[J];通信世界;2002年13期
10 孫杰賢;;.mobi引發(fā)移動互聯網的體驗革命[J];通訊世界;2006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宏劍;鄭大永;;經營好移動互聯網 助運營商轉型——創(chuàng)新引領移動互聯網發(fā)展的舉措[A];四川省通信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閆彥;;移動互聯網發(fā)展模式探討[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1年
3 李慧;李華;;移動互聯網在快遞服務中的應用[A];2012中國快遞論壇論文集[C];2012年
4 張先祥;;中國互聯網市場發(fā)展展望[A];四川省通信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煒;;破譯國內移動互聯網發(fā)展背后的經濟學密碼[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6 胡春;;中國移動互聯網盈利模式分析[A];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劉路;;3G與Wi-Fi在移動互聯網中的互補性研究[A];融合與創(chuàng)新——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管理委員會第29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陶蒙華;劉紅旗;;全業(yè)務運營下的固定移動互聯網融合技術探討[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9 姚群峰;張玉瑩;;搶占融合通信高地,領先移動互聯網時代——電信運營商發(fā)展融合通信的戰(zhàn)略思考[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1年
10 高叢;葉菲;陳禹;呂廷杰;;移動互聯網與“拿來主義”創(chuàng)新機制[A];融合與創(chuàng)新——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管理委員會第29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顯鋒 飛普越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二維碼可成移動互聯網身份證[N];通信產業(yè)報;2010年
2 達涌;二維碼應用以技術創(chuàng)造新價值[N];人民郵電;2007年
3 姚春鴿;手機二維碼:通往無限信息世界的一把鑰匙[N];人民郵電;2008年
4 王冀;把持手機上網唯一入口?[N];通信產業(yè)報;2006年
5 綜合;雷軍再度出山 轉戰(zhàn)移動互聯網[N];經理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翁佳焰;雷軍東山再起訂五年規(guī)劃 能否爭得移動互聯網桂冠?[N];通信信息報;2008年
7 新華社記者 張忠霞;移動互聯網產業(yè)蓬勃興起[N];經濟日報;2008年
8 ;英特爾中國大區(qū)移動互聯網事業(yè)部總監(jiān)郭京申:更多商務應用將推出[N];中國電子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張韜;移動互聯網“冬天里的一把火”[N];上海證券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王慧;移動互聯網“潛伏”3G[N];華夏時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高廣;電信運營商移動互聯網商業(yè)模式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2 王艷;基于生態(tài)學的運營商移動互聯網商業(yè)模式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3 滿青珊;移動商務合作伙伴關系模型及其協調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4 劉舸;基于網絡效應的電信運營商IM市場競爭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5 楊永清;基于感知風險的移動服務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種曉麗;基于消費者價值的移動服務定價模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藝熙;創(chuàng)毅視訊公司營銷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張路菡;消費者選擇移動互聯網手機終端的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3 程安科;基于行動者網絡理論的移動互聯網產業(yè)盈利及利益協調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4 車文;移動互聯網盈利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5 陳曉杰;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運營商平臺策略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6 張衛(wèi)斌;移動互聯網中的UGC業(yè)務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7 劉文婷;以運營商為主導的移動互聯網業(yè)務商業(yè)模式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8 曾建;移動互聯網產業(yè)鏈合作競爭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9 張沙沙;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移動互聯網產品可用性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10 李俊受;中國和韓國移動互聯網發(fā)展的比較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5101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1510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