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局域網絡的加權財富演化模型
本文關鍵詞:基于局域網絡的加權財富演化模型
更多相關文章: 復雜網絡 局域網絡 冪律分布 財富熵 異質性
【摘要】:基于復雜網絡理論,考慮到局部連接、成本以及收益分配,構建一個基于局域網絡的加權財富演化模型.首先應用率方程法推導出節(jié)點度分布和財富分布的動力學方程,理論分析和數(shù)值仿真表明,網絡模型的節(jié)點度與財富值均符合冪律分布;然后,通過分析聚集系數(shù)、度相關性、財富分布以及財富熵等統(tǒng)計量,發(fā)現(xiàn)該網絡是一個負向匹配網絡,網絡中的財富分布是不均衡的,個體間財富異質性與結構參數(shù)r以及M相關;最后結合實證進行了說明和驗證.
【作者單位】: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104075)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11YJA630019)
【分類號】:TP393.1
【正文快照】: 0引言現(xiàn)實社會中許多自組織現(xiàn)象均是由個體間不斷地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當社會群體足夠大時,集群行為將會獨立于個體間相互作用的細節(jié)以及個體的特性.因此,應用統(tǒng)計物理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些社會現(xiàn)象.物理學家們進行了各種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析以及社會模型的研究,例如金融時間序列的統(tǒng)計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剛;郭敏;;中國宏觀經濟多部門網絡及其性質的實證研究[J];經濟問題;2009年02期
2 譚躍進,吳俊;網絡結構熵及其在非標度網絡中的應用[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04年06期
3 王林;戴冠中;胡海波;;無標度網絡的一個新的拓撲參數(shù)[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峰;趙海;哈鐵軍;張永慶;;基于標準結構熵的Internet健壯性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2006年11期
2 徐峰;趙海;哈鐵軍;張永慶;;互聯(lián)網中的標準結構熵的時間演化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2006年12期
3 程淑佳;王肇鈞;;復雜網絡理論下世界原油貿易空間格局演進研究[J];地理科學;2011年11期
4 王茂軍;楊雪春;;四川省制造產業(yè)關聯(lián)網絡的結構特征分析[J];地理學報;2011年02期
5 王茂軍;田麗英;楊雪春;;山東省城鎮(zhèn)網絡結構與城鎮(zhèn)網絡角色識別——基于民國時期土貨/洋貨流通網絡的分析[J];地理研究;2011年09期
6 劉學軍;;基于網絡結構熵研究網絡演化的一種新方法[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年10期
7 冷炳榮;楊永春;黃幸;李甜甜;譚一m:;;1990年代以來基于重力法的中國城市網絡結構復雜性分析[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11年05期
8 張明媛;袁永博;李宏男;;基于脆性理論的災害作用下生命線系統(tǒng)耦聯(lián)分析[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09年04期
9 張文波;趙海;孫佩剛;徐野;張昕;;因特網拓撲演化及其節(jié)點平均連接度的分形研究[J];電子學報;2006年08期
10 王紅蕾;魏一鳴;;局域世界演化模型在貴州輸配電網中的應用[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后銳;中國啤酒產業(yè)動態(tài)并購的建模、仿真與預測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2 程淑佳;世界原油貿易空間格局演進與中國原油進口空間格局優(yōu)化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卓越;復雜網絡的拓撲生存性與數(shù)據(jù)傳輸相關問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4 劉媛妮;復雜網絡抗毀性建模優(yōu)化及其評估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5 王冰;復雜網絡的演化機制及若干動力學行為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6 章忠志;復雜網絡的演化模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7 張文波;Internet宏觀拓撲結構的生命特征研究[D];東北大學;2006年
8 李陽;軸輻式網絡理論及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9 萬陽松;銀行間市場風險傳染機制與免疫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10 王林;復雜網絡的SCALE-FREE性、SCALE-FREE現(xiàn)象及其控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珊;基于復雜網絡的國際石油貿易網絡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2 楊雪春;北京市產業(yè)關聯(lián)網絡結構特征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蔣洋;基于結構和隨機特性的交通網絡設計問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管玉梅;復雜網絡演化模型及網絡流量自相似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陳立龍;非結構化P2P網絡節(jié)點負載均衡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蔣群;電力系統(tǒng)可靠性裕度評估[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7 練帥超;基于不同機制復雜網絡結構的科學論文甄別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董木偉;區(qū)域故障下城市級互聯(lián)網拓撲生存性評估[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9 周競鈺;基于復雜網絡理論的電力系統(tǒng)連鎖故障的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10 吳英;動態(tài)聯(lián)盟中道德風險防范與控制機制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成思危;復雜科學與系統(tǒng)工程[J];管理科學學報;1999年02期
2 姜璐;熵——描寫復雜系統(tǒng)結構的一個物理量[J];系統(tǒng)辯證學學報;1994年04期
3 譚躍進,吳俊;網絡結構熵及其在非標度網絡中的應用[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04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凱;楊學剛;楊愚魯;;給定平均連接度的無標度網絡演化模型[J];計算機工程;2006年17期
2 王林;戴冠中;覃森;;Internet的一種新的動態(tài)演化模型[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06年10期
3 崔競飛;牛艷花;;應用層行為與網絡性能的關聯(lián)模型研究[J];電視技術;2009年S2期
4 胡海波,王林;關于因特網自治系統(tǒng)的連接率的冪律關系[J];西安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5 山秀明;王磊;任勇;袁堅;宋永華;;互聯(lián)網復雜性研究進展[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6 李增揚;李兵;何克清;梁鵬;余敦輝;;本體中的復雜網絡特性研究[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6年09期
7 李增軍;王韜;楊永剛;鄭媛媛;;基于層次模塊性和冪律特性的互聯(lián)網拓撲結構分析[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7年22期
8 李鎮(zhèn)偉;;基于復雜網絡的校園網絡蠕蟲病毒抑制研究[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9 劉強;方錦清;李永;;高新科技園-大學科技園聯(lián)合網絡的初步分析[J];復雜系統(tǒng)與復雜性科學;2009年01期
10 孫俊香;;軟件系統(tǒng)的復雜性及故障管理的優(yōu)化設計[J];計算機與現(xiàn)代化;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錦清;;序言[A];第四屆全國網絡科學學術論壇暨研究生暑期學校論文集[C];2008年
2 魏梅娟;羅睿;郭進濤;肖德寶;;一種基于XML/Policy的復雜網絡的網絡管理模型的研究和設計[A];2006全國復雜網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戴琨;汪小帆;;根據(jù)特征向量判據(jù)優(yōu)化網絡的同步能力[A];第四屆全國網絡科學學術論壇暨研究生暑期學校論文集[C];2008年
4 劉強;方錦清;李永;孫偉剛;;高新科技園-大學科技園聯(lián)合網絡的初步分析[A];第四屆全國網絡科學學術論壇暨研究生暑期學校論文集[C];2008年
5 李增揚;李兵;何克清;梁鵬;余敦輝;;本體中的復雜網絡特性研究[A];2006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6年
6 王健;劉衍珩;徐沛娟;魏達;田大新;;Internet相繼故障分析與控制[A];2006全國復雜網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吳艾;劉心松;皮建勇;劉克劍;;聚集度相關的網絡節(jié)點搜索算法[A];計算機技術與應用進展——全國第17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6年
8 唐璐;張永光;付雪;;語義網絡的結構:我們怎樣學習語義知識(英文)[A];全國語域web與本體能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楊文;汪小帆;李翔;;一致性問題綜述[A];第25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中冊)[C];2006年
10 劉進;劉征;;基于XML的復雜網絡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A];2006全國復雜網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長佑;家庭局域網絡技術標準的演進[N];電子資訊時報;2007年
2 ;東方衛(wèi)士中小企業(yè)版[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
3 本報記者 胡英;在復雜網絡中“緝毒”[N];計算機世界;2003年
4 李;復雜網絡 矢量考量[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5 實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張志強;怎樣組建管理型局域網絡[N];網絡世界;2001年
6 張宇;組建管理型局域網絡[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1年
7 特約撰稿 鐘玉洪;Windows2000辦公局域網絡組建方案[N];通信信息報;2004年
8 ;高性能≠高價格[N];計算機世界;2002年
9 邱曉理;某銀行局域網改造實例[N];計算機世界;2007年
10 廣州 梁俊清;ADSL Modem的遠程控制[N];電腦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偉;基于復雜網絡的拓撲與信息傳輸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蘇先創(chuàng);復雜網絡的結構刻畫與蛋白質作用網絡的建模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吳增海;社交網絡模型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4 黃新力;基于復雜網絡理論的對等計算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6年
5 馬衛(wèi)東;信息共享動力學及主動服務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6 顧亦然;基于復雜網絡理論的信息網絡關鍵技術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0年
7 榮智海;復雜網絡上的演化博弈與機制設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8 胡海波;在線社會網絡的結構、演化及動力學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9 卓越;復雜網絡的拓撲生存性與數(shù)據(jù)傳輸相關問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關沫;復雜網絡中的計算遷移問題[D];東北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書延;基于復雜網絡的Internet AS層網絡演化分析[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2 劉麗;復雜網絡中具有抑制作用的雙信息傳播建模與仿真[D];青島大學;2010年
3 李慧嘉;加權局域網絡的構建及應用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嘉齡;基于復雜網絡的信息傳播[D];廈門大學;2008年
5 陶建平;基于復雜網絡的模糊C均值聚類算法在校園網絡安全評估的應用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王天驕;無標度和加權網絡的搜索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7 王曉燕;P2P系統(tǒng)模型的研究[D];西華大學;2009年
8 彭剛;因特網拓撲結構復雜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陳偉;基于復雜網絡拓撲結構的耦合映象格子的動力學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10 龐傳軍;基于聚類的復雜網絡中社團發(fā)現(xiàn)算法的研究[D];青島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941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1194145.html